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基于双核的小型化离子阱质谱仪测控系统的研制

发布时间:2020-11-11 01:39
   目前,小型化质谱仪已经成为诸多领域的必备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环境监测、机场安检、航天和军事技术等领域。发展小型化质谱仪是当今质谱领域研究的一大热门,这类仪器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在实效性和成本方面较传统质谱仪具有明显的优势。测控系统是质谱仪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控制仪器进行样品采集、质量分析、状态切换、数据采集和传输等,是整个质谱仪的控制中枢。传统的质谱仪测控系统存在体积大、功耗高、板卡数量多、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无法用于小型化质谱仪。实际上,测控系统的小型化设计是实现质谱仪小型化开发的技术瓶颈之一,其设计难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积、重量和功耗较传统测控系统大幅减小,但要求其控制复杂度和性能不能降低;小型化质谱要求分析速度快,因此对测控系统的实时处理能力、数据存储和数据交互速率等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小型化质谱的使用环境复杂,对测控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是重大考验;需要在外界干扰的条件实现微弱质谱信号的放大和数据采集。针对上述技术难点,本文设计了一套新型的小型化质谱仪测控系统,其主要技术特点和创新性为:(1)基于ARM+FPGA双核架构设计,兼顾了小型化质谱仪对控制复杂度和控制实时性的需求;(2)在系统控制和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了双进程循环控制技术,实现仪器时序控制和数据传输并行工作,最终提升了小型化质谱仪的分析速度;(3)采用光耦双向隔离及数据差分传输技术,保证了微弱信号放大和质谱数据采集系统的超低噪声性能;(4)采用新型以太网芯片W5500完成测控系统与上位机的以太网通信,实现上位机和下位机的高速数据交互;(5)使用ARM端FSMC总线接口完成了ARM和FPGA之间的高速通信,解决了传统处理器之间串行通信速率慢和并行通信设计复杂度高的问题;(6)采用多层PCB技术、微型和低功耗电子元件实现了高度集成化的系统设计,极大地减小了测控系统的整体功耗和体积。实际工作过程中,首先完成了整个测控系统的方案论证和系统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原理图设计和PCB图设计;然后对ARM处理器的嵌入式软件进行了总体设计和程序编写,采用Verilog语言设计了FPGA的逻辑程序,实现了ARM和FPGA的通信和ARM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交互,以及对质谱仪的控制功能;继而,实现整个测控系统的联合调试和性能测试;最终,成功将所设计的质谱仪测控系统应用于本课题组研发的小型化质谱仪。最终设计完成的基于ARM和FPGA双核架构的小型化质谱仪测控系统共2块PCB板,集成安装后的整体体积为16×14×4.5cm3,重量为0.48kg,稳态功耗为24W;通过以太网接口与计算机实现数据传输和人机交互,所选用以太网芯片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80MHz;微弱信号放大及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平均噪声低于0.5m V。使用本测控系统的小型化质谱仪的整体性能优良,在质量分辨率、质量范围、检测灵敏度、分析速度和仪器稳定性等方面均取得良好结果。特别是仪器分析速度可达6次/秒(即每秒可实现6次分析,得到6张质谱图),高于一般的离子阱质谱仪。
【学位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H843
【部分图文】:

台商,产品,第一,测控系统


图 1-1 中国第一台商业化便携式 GC-MS 产品 Mars-400主要研究内容质谱仪结构都包括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和真空系统测控系统的控制对象,测控系统是整个质谱仪器控制中枢,。的小型化需要对其各个部件进行小型化处理,本课题的研究路线,针对线性离子阱质量分析器[34-47],对小型化离子阱质关研究,研制了一款新型的小型化离子阱质谱仪测控系统,、性能稳定、分析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同时对于善上,也同样有着很好的提升。分为如下六个章节:绪论。本章详细阐述了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

系统结构图,线性离子,质谱仪,EI源


第二章 小型化线性离子阱质谱仪测控系统的设计分析 基于双核的小型化离子阱质谱仪测控系统的研制第二章 小型化线性离子阱质谱仪测控系统的设计分析2.1 小型化线性离子阱质谱仪的系统构成本文研究的质谱仪测控系统是专门针对小型化线性离子阱质量分析器[48-50]所设计的,选用的线性离子阱是本实验室自主设计和开发的半圆弧面线性离子阱质量分析器,它简化了线性离子阱的双曲面结构,加工廉价且组装精度较高,同时又具备线性离子阱的大储存量和高捕获效率的功能[51]。线性离子阱质谱仪主要由八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测控系统、真空系统、端盖电极、进样系统、电离源、离子光学透镜、线性离子阱质量分析器、离子倍增器。如图 2-1 所示是一台完整的基于电子轰击电离源[52-55](EI 源)的线性离子阱质谱仪的系统结构图。

进样系统,结构示意图,离子阱质谱


性离子阱质谱仪测控系统的设计分析 基于双核的小型化离子阱质谱上位机软件进行加热控制,控制薄膜口温度为 60℃,方便方式就能保证真空度始终维持在离子阱质谱仪所需要的条个质谱仪的影响,降低了整个系统得噪声,同时,它也拥[58],具有进样速度快的特点。在进行样品测试时只需要将样口几秒钟,很快就会得到质谱峰图。此外,此种薄膜体质谱仪得进样系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琦;邓一兵;黄刚;;小型离子阱技术及其航天应用进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4年12期

2 白佳俊;孟祥勇;张德平;冯起;袁乃昌;;基于W5300和FPGA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13年04期

3 何坚;黄如俊;李刚;唐紫超;林水潮;;小型高分辨电子轰击离子源反射式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研制[J];分析化学;2012年10期

4 李晓旭;刘立鹏;马乔;俞建成;郑毅;吴文明;王健;;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研制及应用[J];分析化学;2011年10期

5 齐志强;;高速PCB设计经验与体会[J];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16期

6 王桂友;臧斌;顾昭;;质谱仪技术发展与应用[J];现代科学仪器;2009年06期

7 严宇;黄建国;曾浩;;基于SPI协议的新型高速ADC芯片配置[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9年05期

8 高印寒;吴保军;江游;方向;;高性能四极质谱仪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3期

9 李晓旭;蒋公羽;罗婵;杨鹏;丁传凡;汪源源;;PCB离子阱质量分析器[J];生命科学仪器;2009年01期

10 费强;姜杰;周建光;金伟;范茜;;基于LabVIEW的离子阱质谱仪研发软件[J];中国仪器仪表;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肖育;新型离子阱质量分析器的研发[D];复旦大学;2014年

2 罗婵;四极场质量分析器的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李晓旭;基于印刷线路板(PCB)的矩形离子阱及阵列离子阱质谱仪的研发[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姚如娇;线性离子阱质谱仪的设计与性能探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张顺盛;模块化EI源电路控制系统的研究与研制[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3 程玉鹏;小型化离子阱质量分析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韩文念;质谱仪小型化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78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878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f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