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设计视野下失能老人生活护理类辅具设计研究
【学位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H789
【部分图文】:
1.1 课题研究背景1940 年美国人口学家 R 波尔(Raymond Pearl)发表了《人口的老龄化》,首次提出“人口老龄化”的概念。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变迁,现如今世界各国不仅陆续迈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也正逐渐步入高龄化社会。2015 年,全球 60 岁及以上的人口约为 9.01 亿人。其中,中国的老年人口总数达 2.1 亿;预计到 2030 年,全球 60 岁及以上的人口数将达到 14 亿。纵观全球,80 岁及以上被称为“高龄老人”的人口的增长速度甚至比老年人口整体增长速度还要快,高龄老人由 2000 年的 7100 万人增长至了 2015 年的 1.25 亿人,见图 1-1。据联合国统计局于 2015 年预测的数据显示:全球高龄老人的数量将在 2030 年达到 4.34 亿;而到了 2050 年,中国高龄老人的人口数量将突破 1 亿人,占总人口数量百分比由 2015 年的 1.6%上升至 8.9%,是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的年龄组1。
但无论孰先孰后,最终反映的都是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公平的追求。图2-1 包容性设计源起进程图(图片来源:笔者自绘)在此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由于大规模冲突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导致的残障幸存者人数的增加,为残障人士设计的主题很快受到了重视。其中有两位轮椅使用者在推动建筑环境的设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来自美国的罗纳德 麦斯(Ronald L. Mace)开创了通用设计的先河;来自英国的戈德 史密斯(Selwyn Goldsmith)于 1963 年所著的书籍 Designing for the Disabled 影
图 2-2 用户金字塔模型(User Pyramid)片来源:P. John Clarkson, Sam Waller, Carlos Cardoso.Approaches to estimatingexclusion[J]. Applied Ergonomics, 2015(46): 305.)通常情况下,无障碍设计可以视作是“自上而下”的设计过程来考虑户需求,即优先考虑特殊人群的用户需求,再进一步考虑普通大众需求设计所倡导的是“自下而上”的设计流程,以满足普通大众的需求为前提升设计对特殊人群的适用。但是这两种单向的思路有可能会造成设入消除极端用户障碍的泥潭而忽略普通用户,或是因追求“所有人都的乌托邦式崇高目标而抛弃金字塔塔顶用户的后果。基于此,英国剑桥大学的约翰 克拉克森(JohnClarkson)和现任职格林的西米恩 基茨(Simeon Keates)于 2003 年提出了包容性设计立方体nclusiveDesignCube16),见图 2-3。根据用户能力的差异,不同的人群被容性设计立方体中,用以衡量某一设计的包容性程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娜;;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对W村四户家庭的走访[J];营销界;2019年21期
2 乡汝浩;邹宗峰;刘茂玲;;中山市失能老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求趋势及预测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8年12期
3 马文娟;王玉环;黄伟;周佳;;新疆牧业地区失能老年人居家非正式照护时间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年04期
4 袁泉;罗雪燕;姚文兵;;失能老年人机构长期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24期
5 何权瀛;;大力关注和研究老年失能问题[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7年07期
6 黄海耀;;调查社区失能老人现状及医疗服务照护需求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年S3期
7 薛阳阳;李环;姜丽萍;;照护依赖量表评估失能老年人自我照护能力的诊断价值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18年03期
8 勒系琳;汤新发;;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现状分析及对策[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02期
9 刘二鹏;张奇林;;失能老人子女照料的变动趋势与照料效果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8年06期
10 陈泰昌;;构建失能老年人照护体系,应对老龄服务核心问题[J];老龄科学研究;2018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明旭;中国人口多属性预测研究暨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政策仿真[D];浙江大学;2016年
2 丁一;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构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3 李明;济南市城区失能老年人居家长期照护现状及需求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罗小华;我国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5 许桂莲;超抗原SEA诱导T细胞失能的分子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6 刘晓雪;我国城市老年照护社会救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孙祺宇;可持续发展视阈下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8 李强;城乡居民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制度构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9 马绍东;伤病发生率测量与中国健康保险费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媛;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空巢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2 王妮妮;个案管理在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服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3 沙莎;失能老人照料成本与家庭风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4 钟煜岚;包容性设计视野下失能老人生活护理类辅具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5 刘定刚;医养结合背景下重庆市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长期照护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6 邓文燕;重庆市以居家为基础的城乡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需要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7 张倍倍;积极老龄化视域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效果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8 李运;在校医学生团体照护对养老机构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幸福度的影响[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9 王洪敏;心脑血管病失能半失能患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开发与应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10 曹培叶;护理院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评估量表的编制与初步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1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2881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