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恒温箱现场自动校准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21-06-07 02:15
  本文设计了一套校准系统可校准恒温箱温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将单片机技术、手机终端技术、蓝牙技术、网页编程技术及网络云服务器技术应运到恒温箱的温度采集、处理、保存及显示中。通过手机终端软件扫描恒温箱箱体的二维码读取恒温箱的ID信息并保存到网络数据库;通过蓝牙模块监测现场校准器;利用移动终端软件把现场采集的恒温箱温度数据及处理结果上传到网络数据库保存;在网络云服务器端对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在网页中通过表格的形式显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分析系统的功能要求,搭建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将系统模块化处理,分为现场采集端和云服务器端。现场采集端设计了一个现场校准器和手机APP软件,云服务器端包括网页的制作和设计的显示。(2)在现场采集端的软件和硬件设计中,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下完成了现场校准器和手机终端软件的制作。现场校准器包括蓝牙模块、单片机模块、AD转换模块等,完成各个模块的电路设计并完成PCB板的制作,单片机在Keil5的环境下编写程序,实现对恒温箱温度的采集、处理和发送功能。为了保证现场校准器测温的准确度,使用Fluke 45万用表对现场校准器进行电阻的测试。移动终端软件使... 

【文章来源】: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恒温箱现场自动校准系统设计


容积小于2立方米测试点的位置

测试点,位置,恒温箱,容积


根据规范不能大于 500mm。温度的测试点用 A,B,C,...表示。根据《JJF1101-2003 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不同容积的恒温箱,所选的温度测试点也有所不同。当恒温箱容积小于 2 立方米时,温度的测试点选择 9 个,O 点位于中层几何中点,如图 2.1 所示。当恒温箱容积大于 2 立方米时,温度的测试点选择 15 个,E,O,N 分别位于上、中、下层的几何中心,如图 2.2 所示。当容积大于 50 立方米情况下,测试点可适当增加。图 2. 1 容积小于 2 立方米测试点的位置

过程图,温度校准,恒温箱,过程


计算温度波动度恒温箱温度在稳定状态下,箱体内中心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量,即中点在 30 分钟内(没 2 分钟测试一次)实测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的一半冠以“ ”号。Δft = (omaxt -omint )/2 (2-3式中:Δft :温度波动度,℃;omaxt :中心点 n 次测量中的最高温度,℃;omint :中心点 n 次测量中的最低温度,℃。经校准的恒温箱最后给出温度偏差、温度均匀度和温度波动度。2.2.2 温度校准方法根据标准,恒温箱在出厂前或者使用一定年限后都需要对恒温箱进行应的校准,以确保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标准的恒温箱温度校准过程下 UML 序列图 2.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LabVIEW的校准实验室温度控制系统[J]. 李乐艳.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18)
[2]基于云服务器的Moodle平台环境配置与安装[J]. 任翔,刘树林.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11)
[3]基于Pt100铂热电阻的测温电路设计[J]. 于铄航,李建新,贺琳.  工矿自动化. 2014(06)
[4]从7805的实测数据谈谈三端稳压块的输出电压计算公式的使用条件[J]. 刘家灿,李云飞,韦安津,刘建国.  电子世界. 2014(02)
[5]环境温湿度试验设备的校准与不确定度分析[J]. 郭沈辉,王林虎,武佳,徐毅.  工业计量. 2012(S2)
[6]环境试验设备温度偏差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J]. 迪力夏提,马晓军.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0(07)
[7]温度测量模块的设计与实现[J]. 侯金华,琚长江.  低压电器. 2010(13)
[8]基于FPGA高精度频率测量仪的设计[J]. 刘德亮,王竹林,尉广军.  河北工业科技. 2010(01)
[9]温度测量技术现状和发展概述[J]. 杨永军.  计测技术. 2009(04)
[10]基于Altium Designer的电子产品一体化设计[J]. 张惠峥,张鹏.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8(06)

硕士论文
[1]多通道高精度测温存储系统的研究[D]. 王晓丹.中北大学 2015
[2]高精度铂电阻测温仪的设计与实现[D]. 孙慧佳.河北大学 2014
[3]智能化现场温度校准器的设计[D]. 唐廉.重庆大学 2008
[4]高精度多通道温度测量技术研究[D]. 薛清华.华中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15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3215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3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