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计调整和使用”实验常见问题讨论
发布时间:2021-06-09 21:04
结合"分光计调整和使用"实验教学实践,总结了教学中学生常遇到的、包含分光计的调整和实验数据分析过程中6个方面的问题:快速调节载物盘,使盘面垂直于中心转轴;避免过度使用"各半调节法";准直管所用狭缝宽度的选择;分光计调整至标准状态的确认;望远镜无法观察到三棱镜其中一个表面反射回的狭缝像;计算三棱镜顶角时测量数据"过零"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这些问题出现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物理实验. 2020,40(05)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望远镜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时,反射线无法进入望远镜视场范围的示意图
在调节“使望远镜光轴和载物盘盘面垂直于中心转轴”这一步骤时,没有仔细分析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而过度地使用“各半调节”法,进而导致这一步骤的调节占用较多的时间.为了克服该问题,需要学生对出现的实验现象做出进一步的物理分析.如图2(a)或(b)所示,当从望远镜中观察到从平面镜或三棱镜2个表面反射回来的像均处于偏高或偏低位置时,很可能是望远镜光轴和中心转轴不垂直造成的,因此尽管利用“各半调节”法可以调整好,但如果主要调节望远镜的俯仰旋钮,即可快速完成这一步骤调整.同理,当出现如图2(c)所示的实验现象,即从望远镜中观察到从平面镜或三棱镜2个表面反射回来的像,一个表面的像偏低(高),而另一个表面的像偏高(低)时,应主要调节载物盘的俯仰旋钮.通过对出现的这些实验现象的物理原因分析,可加快分光计的调整到标准状态的速度.3 准直管所用狭缝宽度的选择
如图3所示,一般分光计准直管所用的狭缝是由2个刀口组成的.在利用宽度调节旋钮调节狭缝的宽度过程中,1个刀口(图3所示的刀口1)位置不变,且此刀口竖线位置正好为狭缝的参考位置,而另外1个刀口(图3所示的刀口2)的左右位置,可通过狭缝宽度调节旋钮进行改变,进而改变狭缝的宽度.因此,在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刀口1所在位置作为判断或读数的参考位置,而不应以狭缝像中心位置为参考位置.由于狭缝的宽度并不会影响到测量定位精度,因此在分光计调节或使用过程中,如能准确分辨出刀口1所在位置,则狭缝宽度越大,狭缝像亮度越大,越便于测量.但是,在狭缝宽度调节过程中,应注意向学生强调,必须从望远镜中观察狭缝像的宽度后进行调节,避免狭缝宽度调为0时损坏刀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究式教学在分光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郭雅慧,张亚萍,尹教建,隋宏光. 大学物理实验. 2017(05)
[2]分光计上物理实验分级设计与教学实践[J]. 赵伟,张权,郑虹,朱玲,王中平,韦先涛,孙腊珍,张增明. 物理实验. 2017(01)
[3]基于分光计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验[J]. 蔡霞,隋成华,李燕,魏高尧. 物理实验. 2009(05)
[4]菲涅耳公式的验证性实验[J]. 郭军. 物理实验. 2009(02)
[5]分光计的调整对椭圆偏振仪测量薄膜厚度和折射率的影响[J]. 杨昌虎,杨力君.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11)
[6]从普物光学实验看夫琅和费的贡献[J]. 刘战存. 物理实验. 1999(03)
[7]分光计双游标读数消除偏心差的分析[J]. 张少君,刘月明. 大学物理实验. 1998(04)
[8]分光计的镜外看象速调法[J]. 王存义. 物理实验. 1988(05)
本文编号:3221311
【文章来源】:物理实验. 2020,40(05)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望远镜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时,反射线无法进入望远镜视场范围的示意图
在调节“使望远镜光轴和载物盘盘面垂直于中心转轴”这一步骤时,没有仔细分析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而过度地使用“各半调节”法,进而导致这一步骤的调节占用较多的时间.为了克服该问题,需要学生对出现的实验现象做出进一步的物理分析.如图2(a)或(b)所示,当从望远镜中观察到从平面镜或三棱镜2个表面反射回来的像均处于偏高或偏低位置时,很可能是望远镜光轴和中心转轴不垂直造成的,因此尽管利用“各半调节”法可以调整好,但如果主要调节望远镜的俯仰旋钮,即可快速完成这一步骤调整.同理,当出现如图2(c)所示的实验现象,即从望远镜中观察到从平面镜或三棱镜2个表面反射回来的像,一个表面的像偏低(高),而另一个表面的像偏高(低)时,应主要调节载物盘的俯仰旋钮.通过对出现的这些实验现象的物理原因分析,可加快分光计的调整到标准状态的速度.3 准直管所用狭缝宽度的选择
如图3所示,一般分光计准直管所用的狭缝是由2个刀口组成的.在利用宽度调节旋钮调节狭缝的宽度过程中,1个刀口(图3所示的刀口1)位置不变,且此刀口竖线位置正好为狭缝的参考位置,而另外1个刀口(图3所示的刀口2)的左右位置,可通过狭缝宽度调节旋钮进行改变,进而改变狭缝的宽度.因此,在分光计的调整和使用过程中,应保持刀口1所在位置作为判断或读数的参考位置,而不应以狭缝像中心位置为参考位置.由于狭缝的宽度并不会影响到测量定位精度,因此在分光计调节或使用过程中,如能准确分辨出刀口1所在位置,则狭缝宽度越大,狭缝像亮度越大,越便于测量.但是,在狭缝宽度调节过程中,应注意向学生强调,必须从望远镜中观察狭缝像的宽度后进行调节,避免狭缝宽度调为0时损坏刀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探究式教学在分光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郭雅慧,张亚萍,尹教建,隋宏光. 大学物理实验. 2017(05)
[2]分光计上物理实验分级设计与教学实践[J]. 赵伟,张权,郑虹,朱玲,王中平,韦先涛,孙腊珍,张增明. 物理实验. 2017(01)
[3]基于分光计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实验[J]. 蔡霞,隋成华,李燕,魏高尧. 物理实验. 2009(05)
[4]菲涅耳公式的验证性实验[J]. 郭军. 物理实验. 2009(02)
[5]分光计的调整对椭圆偏振仪测量薄膜厚度和折射率的影响[J]. 杨昌虎,杨力君.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11)
[6]从普物光学实验看夫琅和费的贡献[J]. 刘战存. 物理实验. 1999(03)
[7]分光计双游标读数消除偏心差的分析[J]. 张少君,刘月明. 大学物理实验. 1998(04)
[8]分光计的镜外看象速调法[J]. 王存义. 物理实验. 1988(05)
本文编号:3221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322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