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大型热电偶测量板卡冷端补偿改进方案
发布时间:2021-06-14 18:40
针对火力发电厂常用的大型热电偶测量板卡的冷端补偿方式,基于现有常用冷端补偿方式所具有的局限性,提出一种通过对板卡内不同测点进行差别化冷端补偿的方式,来改进大型热电偶测量板卡每个测量点的冷端补偿精确度。改进方案已应用到工程应用,运行情况良好。
【文章来源】:仪器仪表用户. 2020,27(06)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图2改进的温度补偿方案示例??Fig.2?Example?of?improved?temperature?compensation?scheme??
电偶测量板卡在火电厂实际应用中,可能??被放置于多种不同的物理位置,可水平放置,可竖直放置,??可被放置于空旷环境内,也可能被放置在密闭屏柜内。诸??如密闭屏柜内,屏柜内往往上下放置有多层板卡,热气流??的上升特性会导致盘柜内部各点温度有明显差异,屏柜上??部温度通常高于屏柜下部温度。同时,在诸如DCS?(分散??控制系统)、PLC等应用场合,大型多点热电偶测量板卡通??常做为单类型板卡与其它各种类型的板卡组合为一个测量??控制系统使用,其它类型板卡在物理位置上可紧靠热电偶??图1?DCS屏柜内气流引起温度不均图??Fig.1?Temperature?unevenness?caused?by?air?flow?in?DCS?panel??采集板卡放置,这些其它类型板卡由于自身元器件排布而??引起的热量不均情况(处理器、供电电源等部分温度会明??显高于板卡内其它工作间路)会进一步扩散至相邻的大型??多点热电偶测量板卡(在DCS柜中应用参见图1?),该情况??会进一步引起大型多点热电偶测量板卡上各测点所处环境??温度产生进一步的不均匀情况,如果不对上述这些特殊情??况进行精细化处理,而是粗犷地将整个板卡采用单一环境??温度测M接口或使用两个温度测M接口简单取平均等方式??进行温度补偿,其最终的冷端补偿结果会比较粗糙,精度??及精细度均有待提高。??2改进的补偿方案??为改进上述相对粗旷的大型热电偶测量板卡内部冷端??补偿精度,设计了如下改进方案,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对冷端补偿精度进行改进。所使用的精细化的??冷端补偿方案介绍如下:??首先,将大型板卡按板卡内测点数量可等分可不等分??划分为多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热电偶冷端补偿的实验与研究[J]. 章铁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08)
[2]热电偶传感器的冷端温度补偿研究[J]. 唐圣棵.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09)
[3]热电偶冷端补偿器LT1025及其应用[J]. 张雄飞,段军政,陈志坤. 现代电子技术. 2003(24)
[4]关于热电偶冷端补偿问题的探讨[J]. 郑晓文. 宇航计测技术. 2002(06)
本文编号:3230121
【文章来源】:仪器仪表用户. 2020,27(06)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图2改进的温度补偿方案示例??Fig.2?Example?of?improved?temperature?compensation?scheme??
电偶测量板卡在火电厂实际应用中,可能??被放置于多种不同的物理位置,可水平放置,可竖直放置,??可被放置于空旷环境内,也可能被放置在密闭屏柜内。诸??如密闭屏柜内,屏柜内往往上下放置有多层板卡,热气流??的上升特性会导致盘柜内部各点温度有明显差异,屏柜上??部温度通常高于屏柜下部温度。同时,在诸如DCS?(分散??控制系统)、PLC等应用场合,大型多点热电偶测量板卡通??常做为单类型板卡与其它各种类型的板卡组合为一个测量??控制系统使用,其它类型板卡在物理位置上可紧靠热电偶??图1?DCS屏柜内气流引起温度不均图??Fig.1?Temperature?unevenness?caused?by?air?flow?in?DCS?panel??采集板卡放置,这些其它类型板卡由于自身元器件排布而??引起的热量不均情况(处理器、供电电源等部分温度会明??显高于板卡内其它工作间路)会进一步扩散至相邻的大型??多点热电偶测量板卡(在DCS柜中应用参见图1?),该情况??会进一步引起大型多点热电偶测量板卡上各测点所处环境??温度产生进一步的不均匀情况,如果不对上述这些特殊情??况进行精细化处理,而是粗犷地将整个板卡采用单一环境??温度测M接口或使用两个温度测M接口简单取平均等方式??进行温度补偿,其最终的冷端补偿结果会比较粗糙,精度??及精细度均有待提高。??2改进的补偿方案??为改进上述相对粗旷的大型热电偶测量板卡内部冷端??补偿精度,设计了如下改进方案,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对冷端补偿精度进行改进。所使用的精细化的??冷端补偿方案介绍如下:??首先,将大型板卡按板卡内测点数量可等分可不等分??划分为多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热电偶冷端补偿的实验与研究[J]. 章铁军.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08)
[2]热电偶传感器的冷端温度补偿研究[J]. 唐圣棵.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09)
[3]热电偶冷端补偿器LT1025及其应用[J]. 张雄飞,段军政,陈志坤. 现代电子技术. 2003(24)
[4]关于热电偶冷端补偿问题的探讨[J]. 郑晓文. 宇航计测技术. 2002(06)
本文编号:3230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3230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