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实时引导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经纬仪实时引导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光电经纬仪是跟踪目标的重要测量设备,光电经纬仪快速捕获、稳定跟踪,与实时引导数据密切相关。光电经纬仪实时引导的研究,适应了现代武器实验不断发展的需求。 论文从光电经纬仪的应用场所出发,阐述了光电经纬仪数据处理时所需的坐标系,给出了它们之间的转换公式,为实现光电经纬仪的实时引导提供了前提。 研究了光电经纬仪之间的交会方法,针对空间大目标,推导出一种新的交会计算方法——异面交会方法,,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光电经纬仪交会计算的知识。 标准化实验中的各路异构引导数据,每路均采用滑窗式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经过平滑、滤波后,对上述数据按其可信程度进行加权平均,形成实时引导数据,依靠编制的控制软件,通过高速RS-422串口传送实时引导数据,从而实现光电经纬仪的实时引导。经过实际使用,取得了很好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实时引导 光电经纬仪 交会 最小二乘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TH76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前言9-10
- 1.1 课题目的和意义9
- 1.2 论文的主要内容9-10
- 第二章 光电经纬仪的坐标转换10-14
- 2.1 光电经纬仪的坐标系统10-11
- 2.2 光电经纬仪的坐标转换11-14
- 第三章 光电经纬仪实时交会方法14-25
- 3.1 经纬仪共面交会法15-16
- 3.2 水平投影法--“L”公式16-18
- 3.3 垂直投影法--“K”公式18-19
- 3.4 经纬仪异面交会法19-22
- 3.5 光电经纬仪的实时交会22-25
- 第四章 实时引导数据的形成25-38
- 4.1 滑窗式最小二乘法25-28
- 4.2 引导数据的检测28-30
- 4.3 引导数据的标准化30
- 4.4 实时引导数据的形成30-31
- 4.5 实验结果31-38
- 第五章 实时引导的实现38-52
- 5.1 实时引导的硬件平台38-39
- 5.2 实时引导控制程序39-52
- 5.2.1 实时引导控制程序开发平台和工具39-40
- 5.2.2 同步信号的提取40-41
- 5.2.3 网络通信模型41-43
- 5.2.4 网络通信的编程规范43
- 5.2.5 网络通信编程43-46
- 5.2.6 串行接口的编程46-47
- 5.2.7 实时引导程序的实现47-52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52-54
- 6.1 结论52
- 6.2 展望52-54
- 参考文献54-55
- 致谢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峰;李桂芝;李阳;;光电经纬仪室内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1年03期
2 周杰;刘哲;刘长安;闻秋香;;多台光电经纬仪布站几何的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年08期
3 李希字;张天伍;邵明省;;基于加权因子的光电经纬仪航迹测量[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年07期
4 王颖;汪向阳;浦洪利;白华彩;;光电经纬仪与雷达异址条件下的姿态测量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3期
5 李一芒;何昕;魏仲慧;何家维;;光电经纬仪单杆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1年06期
6 贾峰;武征;姬琪;;基于靶标实现光电经纬仪伺服系统的室内检测[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1年04期
7 张宁;沈湘衡;;基于幅频特性曲线的光电经纬仪跟踪性能评价[J];激光与红外;2011年07期
8 佟刚;崔明;;基于查找表的车载经纬仪测角误差修正技术[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年07期
9 左益宏;何红丽;冯巧宁;田伟峰;;高速摄像在起落架载荷测试中的应用[J];光电技术应用;2011年03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立荣;柳玉晗;曹永刚;宋立维;;多传感器光电经纬仪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2 朱玮;张尧禹;余毅;赵立荣;;靶场T型架光电经纬仪三差检测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1年
3 王晓东;叶声华;;光电经纬仪实时引导数据的坐标变换[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4 卓仁善;;光学靶标动态精度确定[A];科学仪器服务民生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金锋;房庆海;刘丹;;光电经纬仪随动控制系统的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斌;刘刚;孙春莹;;光电经纬仪引导测试中几个问题探讨[A];高精度几何量光电测量与校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育良;王建斌;张文波;吴承平;郑绍钰;鲜思德;陈鸿;;光电经纬仪参试状态评判的基本思路和专家模型[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张志君;武克用;;基于光纤陀螺的定向瞄准组合系统研究[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谭碧涛;景春元;王宝国;袁尧臣;;卫星星等的可见光电视测量方法[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D 光电信息处理技术专题)[C];2006年
10 张小虎;李玉广;周剑;孙祥一;于起峰;;车载光电经纬仪在准动基座下的测量误差修正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华北光学;勇于创新的科技带头人[N];首都建设报;2010年
2 梅遂生;光电子应加大关键材料和核心器件研发力度[N];中国电子报;2007年
3 南文生 王艳梅 本报记者 于莘明;谁领“神舟”进太空[N];科技日报;2005年
4 雷文明 唐睿;湖南优化长沙交通环境[N];人民公安报;2009年
5 余小波;东方电机上半年技术创新成绩喜人[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6 罗正然邋特约通讯员 邱柏星;南京军区某师成功搭建三军公用信息平台[N];解放军报;2008年
7 马京生;王大珩:摘下星光的人[N];北京日报;2011年
8 记者 朱文彬;多次参与“神舟”工程奥普光电航天技术大有可为[N];上海证券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淼;基于跟踪伺服系统仿真模型的光电经纬仪电视跟踪性能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2 梁伟;光电经纬仪数字化加速度传感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3 张宁;利用动态靶标装置的光电经纬仪跟踪性能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4 王习文;光电经纬仪跟踪飞机的3D计算机视觉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5 王建立;光电经纬仪电视跟踪、捕获快速运动目标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2年
6 车双良;高精度光电测控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7 谭振江;多传感器光测系统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8 张东梅;车载平台变形测量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6年
9 张尧禹;车载平台变形测量和误差校正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10 王晓东;地基光测设备误差修正[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能伟;经纬仪实时引导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2 王法栋;光电经纬仪实时引导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5年
3 李文成;车载光电经纬仪的测角精度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4 石磊;车载单台光电经纬仪系统的主轴设计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5 郑华强;光电经纬仪模拟器的实时视频处理系统研制[D];重庆大学;2010年
6 张涛;基于UDP的光电经纬仪中央控制站软件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7 吴培;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光电经纬仪目标捕获动态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8 曹学东;电视光电经纬仪跟踪精度影响因素分析及检测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9 孙健;动态高型控制方法在光电经纬仪跟踪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4年
10 丛珊;高精度动态靶标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经纬仪实时引导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324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