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短波红外干涉光谱成像光学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6 13:02

  本文关键词:短波红外干涉光谱成像光学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成像光谱技术是成像技术与光谱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获取目标的二维空间信息和一维光谱信息,因此成为当今可见光以及红外遥感探测领域的前沿科学。随着空间遥感技术的发展,要求成像光谱仪向宽光谱、大口径、高通量及高稳定等方向发展,因此对光学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研究了0.9~2.5m m宽波段的短波红外干涉成像光谱仪的光学系统优化设计与分析问题。首先介绍了短波红外干涉光谱成像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根据系统的参数要求,分别对前置镜、干涉仪、准直镜以及成像镜进行了优化设计。 根据前置镜长焦距、宽谱段和小视场的特点,进行了设计方案讨论;采用非球面R-C折反系统作为优化方案,选用不同的主镜焦比值F/2,F/1.5,F/1.2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结果表明主镜焦比小的系统可以有效地缩短系统长度,为进一步提高系统分辨率提供设计基础,但同时设计难度增加。 在干涉仪的设计中,为了尽量减小系统体积,提高稳定性,实现实体Sagnac干涉仪的设计,分析了望远镜倍率变化引起的干涉仪尺寸变化情况,即干涉仪的尺寸优化设计问题;根据优化分析结果,兼顾望远镜倍率提高带来的准直镜设计难度问题,选取了较为合适望远镜倍率,实现了实体Sagnac干涉仪的设计,减小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准直镜以及成像镜的优化设计,设计中重点讨论了短波红外的材料特性与消色差的材料选配问题。接着,将系统各部分组合,并进行优化和分析,最终得到的整体光学系统,具有体积小、稳定性高和高像质、高通量等优点。 在光学设计的基础上,介绍了杂光分析的重要意义及常用抑制措施,并对前置镜进行了杂散光分析,设计了遮光罩及挡光环等消杂光结构,通过软件仿真和测试,表明采取的抑制措施将杂光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关键词】:短波红外 光学系统设计 干涉成像光谱技术 R-C折反系统 消色差 Sagnac干涉仪 杂散光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H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1.2 成像光谱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10-11
  • 1.3 短波红外成像光谱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11-12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2-14
  • 第二章 光学系统的参数分析与前置镜的设计14-29
  • 2.1 光学系统性能指标的分析与计算14-15
  • 2.2 前置镜的参数分析与方案选择15-18
  • 2.3 前置镜的设计分析与优化设计18-27
  • 2.3.1 折反系统的设计分析18-19
  • 2.3.2 R-C 系统的初始参数分析与计算19-21
  • 2.3.3 校正镜组的优化设计21-22
  • 2.3.4 像方远心优化设计22-27
  • 2.4 优化设计结果的对比与分析27
  • 2.5 本章小结27-29
  • 第三章 Sagnac 干涉仪的优化设计与分析29-39
  • 3.1 几类常用干涉仪的简单介绍29-30
  • 3.2 Sagnac 干涉仪的选择30-31
  • 3.3 实体 Sagnac 干涉仪的剪切量与错位量的计算31
  • 3.4 实体 Sagnac 干涉仪的尺寸优化设计31-35
  • 3.4.1 Sagnac 干涉仪尺寸优化设计的意义31-32
  • 3.4.2 实体 Sagnac 干涉仪的尺寸优化设计32-35
  • 3.5 本文所用干涉仪的优化设计35-38
  • 3.5.1 Sagnac 干涉仪的优化计算35-38
  • 3.5.2 Sagnac 干涉仪的优化设计38
  • 3.6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准直镜和成像镜的优化设计39-56
  • 4.1 准直镜的光学设计39-47
  • 4.1.1 准直镜的设计参数计算39
  • 4.1.2 消色差与二级光谱39-42
  • 4.1.3 准直镜的材料选配与分析42-43
  • 4.1.4 准直镜的结构选型与设计结果43-47
  • 4.2 成像镜的光学设计47
  • 4.3 系统的组合与优化设计47-55
  • 4.4 本章小结55-56
  • 第五章 杂散光分析56-70
  • 5.1 杂散光分析的意义与常用的杂散光分析方法56-58
  • 5.1.1 杂散光分析意义56-57
  • 5.1.2 主要的杂散光分析方法57-58
  • 5.2 杂散光抑制措施研究58-63
  • 5.2.1 杂散光的主要来源与抑制措施分析58-62
  • 5.2.2 常用的杂散光分析软件和消杂光效果评价62-63
  • 5.3 前置镜系统的杂散光分析63-69
  • 5.3.1 前置镜的消杂光设计63-66
  • 5.3.2 消杂光模型建立66-68
  • 5.3.3 消杂光效果分析68-69
  • 5.4 本章小结69-70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0-72
  • 6.1 总结70
  • 6.2 展望70-72
  • 参考文献72-75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75-76
  • 致谢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亚东;陈良益;仓玉萍;何俊华;;单星模拟器杂散光抑制分析[J];光电工程;2007年09期

2 钟兴;贾继强;;空间相机消杂光设计及仿真[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3期

3 董瑛,相里斌,赵葆常;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仪的干涉系统分析[J];光学学报;2001年03期

4 潘君骅;大口径红外成像系统的光学设计[J];光学学报;2003年12期

5 白清兰;;复消色差的短波红外望远物镜设计[J];光子学报;2009年01期

6 赵葆常;杨建峰;陈立武;常凌颖;贺应红;薛彬;;干涉成像光谱仪中宽谱段傅氏光学系统设计[J];光子学报;2009年03期

7 赵葆常;杨建峰;薛彬;马小龙;常凌颖;陈立武;;实体Sagnac干涉仪的设计[J];光子学报;2009年03期

8 赵葆常;杨建峰;常凌颖;陈立武;贺应红;薛彬;;嫦娥一号卫星成像光谱仪光学系统设计与在轨评估[J];光子学报;2009年03期

9 周志良;付强;相里斌;;Sagnac干涉仪的几何参量计算[J];光子学报;2009年03期

10 李旭阳;李英才;马臻;易红伟;;轻小型CCD相机光学系统设计[J];光子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立武;CE-1成像光谱仪工程化光学技术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廖胜;光学系统杂光抑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2 李婷;月基光学天文望远镜(LOT)的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7年

3 强涛;巡航导弹红外成像制导总体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4 宫广彪;超光谱成像仪前置成像物镜设计[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短波红外干涉光谱成像光学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328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c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