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确定学习理论的心肌缺血早期辅助诊断与管理系统及实现
发布时间:2021-07-24 13: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目前,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许多心血管疾病在发病前均会出现心肌缺血现象,及时发现心肌缺血症状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心电图是诊断心肌缺血的常用检测方法。目前心电图的人工诊断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诊断的准确度也取决于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因此,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心肌缺血进行自动诊断具有实用价值。近十年来,Wang等人在动态模式识别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性研究,提出了确定学习理论。该理论为未知动态环境下知识的获取、表达和再利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框架。利用确定学习理论对心电ST-T段内部动态进行局部准确建模,提取信号中包含的微弱动力学信息并将其三维可视化显示得到心电动力学图(Cardiodynamicsgram,CDG)。CDG能反映个体心肌供血的情况,为心肌缺血自动诊断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确定学习在心肌缺血诊断方面的应用,结合实际医疗需求,构建了心肌缺血早期辅助诊断与管理系统。在数据获取方面:针对心电图ST-T段形态变化多样、截取不够准确等问题,利用凸点算子、动态搜索...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前十位死亡原因统计
第二章 心脏电生理基础当细胞膜电位改变时,肌膜对特定离子的通透性随即发生变化。在细胞的电生理,由于内向电流作用,正离子内流或负离子外流导致细胞内的正电荷增多,膜电位化(除极化);反之由于外向电流的作用,正离子外流或负离子内流导致细胞内的负增多,膜电位复极化。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出现的除极和复极的过程所表现出一电位的变化就称为动作电位。心脏不同部位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态、幅值和持间各不相同,这使得不同心肌细胞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特性也各具特色,从而保证了的正常工作。这也是心电图波形产生的重要基础。一般而言,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按其发生顺序可分为 5 个相,除极前的静息状态动作电位的 4 相,静息电位稳定在大约-90mV 处,此后将出现特征性的细胞除极和的 4 个相,如图 2-1 所示。
图 2-2 心肌细胞的不应期膜电位处于-80mV~-90mV 期间称为超长期,期间膜电位接近且稍低于静息电位,只要给与稍低于阈值的刺激即可引起动作电位,但动作电位 0 相的幅值和速度、兴奋传导的速度任低于正常速度。以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为例,以下为其周期性变化表:表 2-1 心肌细胞兴奋性周期变化兴奋性 阈值有效不应期 0 无穷大相对不应期 低于正常 高于正常超长期 高于正常 低于正常2) 自律性:指心脏的自律细胞能够主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心脏许多部位都存在自律细胞,但其自律性不尽相同,从高到低依次为窦房结、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和末梢浦肯野细胞。正常心脏中,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是整个心脏的主导起搏点,控制着心脏的起搏节律,称为窦性节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T波形态分类[J]. 刘明,李国军,郝华青,侯增广,刘秀玲. 自动化学报. 2016(09)
[2]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eterministic learning of sampled-data nonlinear systems[J]. YUAN ChengZhi,WANG Cong. 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 2014(03)
[3]不应期与离子通道[J]. 顾春英.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3(03)
[4]一种新的T波终点定义方法及其在QT间期检测中的应用[J]. 周青,江依法,叶含笑,刘师少,王海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2(03)
[5]一种基于R波和T波的心电图ST段夹逼检测方法[J]. 宋晋忠,严洪,李力,杨向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1(05)
[6]心电信号ST段形态识别算法[J]. 汪振兴,张思杰,曾孝平. 计算机应用. 2011(10)
[7]冠心病与心电图波形的改变[J]. 董艳妮,周红,乔燕燕.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9(05)
[8]Cabrera导联(60)[J]. 陈琪.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9(03)
[9]确定学习与基于数据的建模及控制[J]. 王聪,陈填锐,刘腾飞. 自动化学报. 2009(06)
[10]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相关分析[J]. 周军荣,卢喜烈.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05)
博士论文
[1]HCN2基因转染脂肪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实验研究[D]. 段炼.第二军医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信息融合的心血管信号处理方法研究[D]. 罗堪.重庆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00722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前十位死亡原因统计
第二章 心脏电生理基础当细胞膜电位改变时,肌膜对特定离子的通透性随即发生变化。在细胞的电生理,由于内向电流作用,正离子内流或负离子外流导致细胞内的正电荷增多,膜电位化(除极化);反之由于外向电流的作用,正离子外流或负离子内流导致细胞内的负增多,膜电位复极化。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出现的除极和复极的过程所表现出一电位的变化就称为动作电位。心脏不同部位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态、幅值和持间各不相同,这使得不同心肌细胞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特性也各具特色,从而保证了的正常工作。这也是心电图波形产生的重要基础。一般而言,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按其发生顺序可分为 5 个相,除极前的静息状态动作电位的 4 相,静息电位稳定在大约-90mV 处,此后将出现特征性的细胞除极和的 4 个相,如图 2-1 所示。
图 2-2 心肌细胞的不应期膜电位处于-80mV~-90mV 期间称为超长期,期间膜电位接近且稍低于静息电位,只要给与稍低于阈值的刺激即可引起动作电位,但动作电位 0 相的幅值和速度、兴奋传导的速度任低于正常速度。以心肌细胞的兴奋性为例,以下为其周期性变化表:表 2-1 心肌细胞兴奋性周期变化兴奋性 阈值有效不应期 0 无穷大相对不应期 低于正常 高于正常超长期 高于正常 低于正常2) 自律性:指心脏的自律细胞能够主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心脏许多部位都存在自律细胞,但其自律性不尽相同,从高到低依次为窦房结、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和末梢浦肯野细胞。正常心脏中,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是整个心脏的主导起搏点,控制着心脏的起搏节律,称为窦性节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T波形态分类[J]. 刘明,李国军,郝华青,侯增广,刘秀玲. 自动化学报. 2016(09)
[2]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eterministic learning of sampled-data nonlinear systems[J]. YUAN ChengZhi,WANG Cong. 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 2014(03)
[3]不应期与离子通道[J]. 顾春英.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3(03)
[4]一种新的T波终点定义方法及其在QT间期检测中的应用[J]. 周青,江依法,叶含笑,刘师少,王海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2(03)
[5]一种基于R波和T波的心电图ST段夹逼检测方法[J]. 宋晋忠,严洪,李力,杨向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1(05)
[6]心电信号ST段形态识别算法[J]. 汪振兴,张思杰,曾孝平. 计算机应用. 2011(10)
[7]冠心病与心电图波形的改变[J]. 董艳妮,周红,乔燕燕.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9(05)
[8]Cabrera导联(60)[J]. 陈琪.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9(03)
[9]确定学习与基于数据的建模及控制[J]. 王聪,陈填锐,刘腾飞. 自动化学报. 2009(06)
[10]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相关分析[J]. 周军荣,卢喜烈.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05)
博士论文
[1]HCN2基因转染脂肪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实验研究[D]. 段炼.第二军医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基于信息融合的心血管信号处理方法研究[D]. 罗堪.重庆理工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00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3300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