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基于压电驱动的全固态可变焦微透镜结构设计与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5 12:47
  传统的光学透镜通过音圈马达(VCM)驱动,焦距不可调且结构复杂、存在电磁干扰;当前研究的热点是液体微透镜,可通过改变微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实现变焦,但存在漏液、重力效应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压电驱动的固体可变焦微透镜,通过采用压电陶瓷-玻璃薄膜-压电陶瓷三层式结构的压电驱动器间接驱动柔性微透镜介质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使其产生相应的弯曲来达到调焦的目的,具有体积小、可变焦范围广、无漏液和重力效应、无电磁干扰等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利用COMSOL仿真软件研究了不同压电驱动结构对微透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微透镜各组件的最佳结构参数,探讨了不同驱动电压下微透镜的形变量和焦距,为高可靠微透镜的设计提供了新颖的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电子器件. 2020,43(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基于压电驱动的全固态可变焦微透镜结构设计与仿真研究


人眼及弹性聚合物变焦原理示意图

电压图,微透镜,形变,电压


传统透镜的变焦一般为电磁驱动,其虽然响应速度快、易于控制,但容易受到电磁干扰,长期使用机械损耗严重。压电驱动不仅具备响应速度快、易于控制等优点,且不存在电磁干扰和机械磨损等问题。因此,采用压电驱动使玻璃薄膜和弹性聚合物发生形变,进而改变透镜表面的曲率半径来达到改变焦距,可以达到体积小、功耗低、造价低、易于制作和集成的效果。图2为依据透镜形变原理设计出的固体可变焦微透镜。如图2(a)所示,聚合物PDMS置于玻璃薄膜和支撑玻璃之间,压电元件分别置于玻璃薄膜上下表面,支撑玻璃用于支撑整个透镜组件。如图2(b)和2(c)所示,通过给压电元件施加不同方向的电压来驱动玻璃薄膜发生形变,进而带动PDMS聚合物发生相应的形变(玻璃薄膜的硬度高于PDMS聚合物的硬度)。通过调整施加电压方向,驱动玻璃薄膜发生不同的弯曲变形,形成平凸(凹)透镜。通过调整驱动电压大小,使得透镜焦距发生改变。图3 不同结构的压电陶瓷驱动微透镜时形变量的对比

微透镜,形变,压电陶瓷,结构参数


不同结构的压电陶瓷驱动微透镜时形变量的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介电润湿三液体透镜的变焦光学系统的设计与分析[J]. 赵瑞,马建权,党智勇,孔梅梅,梁忠诚.  光子学报. 2017(06)
[2]一种MEMS压电大位移驱动器设计分析[J]. 唐玉娟,杨忠,司海飞.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6(04)
[3]大变倍比液体透镜变焦系统设计[J]. 王鸿鹤,李湘宁,潘文强,黄浩.  光子学报. 2016(06)
[4]柔性变焦透镜发展现状[J]. 贾书海,唐振华,董君,陈花玲.  中国光学. 2015(04)
[5]可调微流控光学变焦透镜[J]. 吴雯婷,梁忠诚,仉乐.  发光学报. 2015(06)
[6]充液型可调双焦微透镜的设计与仿真[J]. 王春水,张斌珍,龚珊,杨潞霞,毛静.  电子器件. 2013(05)
[7]热调控变焦聚合物微透镜的设计与分析[J]. 童伟,唐雄贵,廖进昆,李和平,李儒健.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3(04)
[8]液体透镜在变焦系统中的应用[J]. 张鹰,张新,史广维,王超,王钰.  中国光学. 2013(01)
[9]可调液晶微透镜研究进展[J]. 唐雄贵,童伟,陆荣国,廖进昆,刘永智.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2(04)
[10]基于介质上电润湿的微流体变焦透镜的研究进展[J]. 康明,吴建刚,曾雪锋,岳瑞峰,刘理天.  光学技术. 2006(05)



本文编号:3302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3302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9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