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SMA的原子钟组装平台减振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0 02:40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NSS)是一种覆盖天空、陆地、海洋全方面用户为其提供全球性二十四小时的高精度测距、授时以及定速服务的重要系统,人们通过它来获取准确的位置以及时间信息。在GNSS系统中,星载原子钟则在用户位置的准确定位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位置信息是从卫星发射信号的传输时间来确定的,故任何时间上的测量误差都会引起定位偏离,因此为减少定位的偏差,采用精准的原子钟十分必要。铯原子钟是当今世界各国竞相研发的超高精度的原子钟,最好的铯原子钟达到2000万年才相差1秒,现被广泛应用在天文、大地测量和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中。铯原子钟组装精度是影响其计时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原子钟组装的对焦是保证组装精度的重要手段,但受到组装调节过程引起平台微小振动的制约,因此,减小组装平台的振动问题是提高铯原子钟的精度有效途径。鉴于MSMA材料能量转换效率高且功率密度大的特点,将其应用于铯原子钟组装平台以减小组装过程中微小振动,其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铯原子钟组装平台振动难以抑制的问题,提出了采用MSMA材料为核心元件的主动减振方案...
【文章来源】: 刘谋泽 武汉科技大学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减振器的研究现状
1.3.2 MSMA模型的研究现状
1.4 MSMA变形机制
1.5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研究内容
1.5.1 存在的问题
1.5.2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MSMA性能实验以及分析研究
2.1 MSMA性能试验概述
2.2 MSMA样品介绍
2.3 多场耦合实验设备
2.4 多场耦合实验步骤
2.5 实验数据分析
2.5.1 负载应力对MSMA性能的影响
2.5.2 控制磁场对MSMA性能的影响
2.5.3 温度对MSMA性能的影响
2.6 其它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SMA减振系统设计
3.1 原子钟组装平台系统
3.2 主动减振装置工作原理
3.3 主动减振器装置设计
3.3.1 MSMA样品选择
3.3.2 励磁铁芯的选择
3.3.3 磁路结构
3.3.4 励磁线圈
3.3.5 MSMA主动减振装置结构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场耦合模型构建与装置可行性分析
4.1 MSMA减振器多场耦合模型理论构建
4.1.1 本构方程
4.1.2 本构模型
4.1.3 参数辨识
4.2 装置可行性仿真分析
4.2.1 仿真简述
4.2.2 模型三维电磁场仿真与分析
4.2.3 模型温度场仿真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SMA减振器控制策略与运行效果分析
5.1 磁滞非线性分析
5.2 温度和相位补偿
5.3 拟合磁滞曲线模型
5.3.1 多项式回归模型
5.3.2 BP神经网络模型
5.4 控制方法
5.4.1 原理介绍
5.4.2 控制参数调整
5.4.3 误差率分析
5.5 主动减振仿真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本文编号:3446084
【文章来源】: 刘谋泽 武汉科技大学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减振器的研究现状
1.3.2 MSMA模型的研究现状
1.4 MSMA变形机制
1.5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研究内容
1.5.1 存在的问题
1.5.2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MSMA性能实验以及分析研究
2.1 MSMA性能试验概述
2.2 MSMA样品介绍
2.3 多场耦合实验设备
2.4 多场耦合实验步骤
2.5 实验数据分析
2.5.1 负载应力对MSMA性能的影响
2.5.2 控制磁场对MSMA性能的影响
2.5.3 温度对MSMA性能的影响
2.6 其它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SMA减振系统设计
3.1 原子钟组装平台系统
3.2 主动减振装置工作原理
3.3 主动减振器装置设计
3.3.1 MSMA样品选择
3.3.2 励磁铁芯的选择
3.3.3 磁路结构
3.3.4 励磁线圈
3.3.5 MSMA主动减振装置结构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场耦合模型构建与装置可行性分析
4.1 MSMA减振器多场耦合模型理论构建
4.1.1 本构方程
4.1.2 本构模型
4.1.3 参数辨识
4.2 装置可行性仿真分析
4.2.1 仿真简述
4.2.2 模型三维电磁场仿真与分析
4.2.3 模型温度场仿真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SMA减振器控制策略与运行效果分析
5.1 磁滞非线性分析
5.2 温度和相位补偿
5.3 拟合磁滞曲线模型
5.3.1 多项式回归模型
5.3.2 BP神经网络模型
5.4 控制方法
5.4.1 原理介绍
5.4.2 控制参数调整
5.4.3 误差率分析
5.5 主动减振仿真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本文编号:3446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344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