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手持智能终端系统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ARM的手持智能终端系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嵌入式技术不断发展,嵌入式微处理器已被应用于各种工业控制测量系统的电子测量仪器设备中。近年来,ARM(Advanced RISC Machine)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发展迅速,并以其高性能、小体积、低功耗的特性成为嵌入式领域应用最广泛的32位微处理器。 本课题进行了基于ARM的手持智能终端系统的研究。系统CPU采用了基于ARM7TDMI内核的S3C44B0X微处理器;软件方面,采用功能强大而源码免费开放的Linux系统作为开发环境,同时采用专门针对微控制领域而设计的Linux系统的uClinux作为目标系统的操作系统(简称ARM-uClinux系统),并对这种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测量中的网络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期提高手持智能终端系统测量设备的整体性能。 本文首先介绍了嵌入式系统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并在分析Linux操作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讨论了Linux、uClinux与ARM之间的关系。接着分析了目标系统硬件平台的搭建,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剖析了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特点及选型,外围电路芯片的选型及电路设计。 操作系统是嵌入式系统处理能力的保证。本文介绍了Bootloader概念、并剖析了目前流行的Bootloader:U-Boot的启动流程、体系结构及其向目标系统的移植过程;探讨了嵌入式uClinux内核的组成、配置、编译及ARM-uClinux向目标系统平台的移植,根文件系统的建立。实现了Linux的多任务多用户的工作环境。接着,深入分析了目标系统网络通信机制的实现及其网络功能,充分体现Linux强大的网络功能。 最后用实验证明了U-Boot的在目标系统Flash上的调试及其烧写,uClinux在目标系统上的调试下载过程、文件网络传输过程及远程登陆,完成了整个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ARM 智能终端 S3C44B0X 嵌入式系统 移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H86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7
- 第一章 绪论7-14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7
- 1.2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7-10
- 1.2.1 概念7-8
- 1.2.2 组成8-9
- 1.2.3 特点9-10
- 1.3 嵌入式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0-11
- 1.3.1 嵌入式系统的现状10
- 1.3.2 嵌入式系统发展趋势10-11
- 1.4 Linux、uClinux 与ARM11-13
- 1.4.1 Linux11
- 1.4.2 uClinux11-12
- 1.4.3 uClinux 和Linux 的异同12
- 1.4.4 基于ARM 上的uClinux12-13
- 1.5 课题提出的意义13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3-14
- 第二章 基于ARM 的手持智能终端系统硬件平台搭建14-27
- 2.1 手持智能终端系统硬件平台总体设计14-15
- 2.2 微处理器的选择15-19
- 2.2.1 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特点15-16
- 2.2.2 嵌入式微处理器的选择16-19
- 2.3 外围电路芯片的选择19-26
- 2.3.1 Flash 一SST39VF16020-21
- 2.3.2 SDRAM 一HY57V641620HG21-22
- 2.3.3 PHY 芯片一RTL8019AS22-23
- 2.3.4 USB 芯片一PDIUSBD1223-24
- 2.3.5 串行电路接口24-26
- 2.3.6 电源模块设计26
- 2.4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uClinux 嵌入式操作系统在ARM 上的移植27-48
- 3.1 uClinux 操作系统27-28
- 3.2 uClinux 的启动过程28-29
- 3.3 Bootloader29-30
- 3.4 U-Boot 向ARM 内核上的移植30-38
- 3.4.1 U-Boot 简介30-31
- 3.4.2 U-Boot 启动流程31-32
- 3.4.3 U-Boot 体系结构32-33
- 3.4.4 U-Boot 向目标板的移植33-38
- 3.4.4.1 U-Boot 源码下载33
- 3.4.4.2 建立U-Boot 的交叉编译环境33-34
- 3.4.4.3 U-Boot 的代码修改34-37
- 3.4.4.4 U-Boot 的编译调试37-38
- 3.5 uClinux 向ARM 内核上的移植38-47
- 3.5.1 uClinux 内核组成38-40
- 3.5.2 uClinux 内核移植40-44
- 3.5.2.1 uClinux 内核移植项目及说明40-42
- 3.5.2.2 uClinux 内核移植步骤42-43
- 3.5.2.3 uClinux 内核配置与编译43-44
- 3.5.3 根文件系统的生成44-47
- 3.6 本章小结47-48
- 第四章 手持智能终端系统的应用开发48-56
- 4.1 目标系统网络实现48-49
- 4.2 网络协议栈的实现49-51
- 4.2.1 TCP/TP 协议分析及简化思想49-50
- 4.2.2 TCP/IP 网络结构50-51
- 4.3 远程通信51-52
- 4.4 TFTP 文件网络传输52-54
- 4.5 更新内核54-55
- 4.6 本章小结55-56
- 第五章 uClinux 环境下智能终端系统的实验56-65
- 5.1 开发环境的建立56-57
- 5.2 U-Boot 烧写57-59
- 5.2.1 基于JTAG 的调试57-58
- 5.2.2 超级终端调试58
- 5.2.3 串口调试58-59
- 5.3 uClinux 内核下载59-62
- 5.4 目标系统的网络功能62-64
- 5.5 本章小结64-65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5-66
- 参考文献66-68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68-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惠;;智能终端影响日渐深远[J];通讯世界;2011年08期
2 阿呆;;56TD-SCDMA:智能终端是制高点[J];通讯世界;2011年06期
3 ;冠林~汶 E9智能终端[J];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0年11期
4 阿呆;;风河:推进智能终端加速创新[J];通讯世界;2011年06期
5 田磐;徐德爱;张飞霞;洪剑青;;基于ARM的全软件开放式数控系统设计[J];镇江高专学报;2011年02期
6 田冲;;论ARM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特点与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7期
7 俞建军;倪勇;;基于ARM+DSP的网络视频服务器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年07期
8 傅江成;陈丽珍;赵鸿燕;;基于ARM的高速编带机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11年06期
9 唐伟莉;冯海亮;施玉海;;广播电视智能终端功能需求浅析[J];广播电视信息;2011年08期
10 ;助力警务信息化 大唐电信推PL10T警务通智能终端[J];移动通信;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庆振;王书茂;陈度;杨景利;徐鸿斌;;基于ARM与FPGA的机械手控制设计[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龚兆岗;;基于ARM处理器的LED可变情报板嵌入式控制器[A];2006年全国LED显示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康明才;赵西平;;电力电容器微机保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和平;;基于ARM的固态记录器控制模块的设计[A];第三届全国嵌入式技术和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夏文岳;袁海文;弥寒光;郭鑫;;基于ARM的有源滤波器测控系统设计[A];2010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曾翠荣;李斌;佘曼桂;;基于ARM的多协议转换系统及其路由设计[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侯立亚;李艳峥;吴水才;张松;白燕萍;;基于ARM的心电采集系统的设计[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医疗仪器学术会议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第三届第二次理事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高得力;高聪哲;;基于ARM的断路器在线监测装置的研制[A];2010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阮航;许榕生;;嵌入式SMS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王俊;刘缠牢;赵丁;;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激光粒度仪电路设计[A];2010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风;三星MITs M400移动智能终端[N];计算机世界;2003年
2 柴小瑞;ARM的另类生存[N];文汇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丁少将;3G智能终端需增强图形处理能力[N];中国电子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赵艳秋;英特尔与ARM谁将最终获胜?[N];中国电子报;2010年
5 ;恶意软件紧盯智能终端[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唐隆辉;三星发展现状不乐观 智能终端恐难成市场旗舰[N];通信信息报;2011年
7 高辰;智能终端刚上路[N];人民邮电;2011年
8 本报记者 舒杰;智能终端在于“性价比”而非“价格战”[N];通信产业报;2011年
9 ;商用智能终端遍地开花[N];网络世界;2011年
10 记者 商宇 何清平;宏x佒悄苤斩巳蜓蟹⒅行穆浠е厍靃N];重庆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兵;基于ARM的双丝脉冲MIG高速焊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志丰;桥路型高温超导限流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3 陈东良;仿生机器蟹两栖步行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王秀芳;基于ARM和WLAN的油田配电网终端数据远传关键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5 李外云;基于ARM架构的嵌入式人脸识别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竺乐庆;基于手部特征的多模态生物识别算法研究与系统实现[D];浙江大学;2008年
7 王利霞;基于处方图的变量喷药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李军;大规模数字内容网络分发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9 冯辰;基于压缩感知的RSS室内定位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林威;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频谱资源利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兵;基于ARM和GPRS的无线发票智能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2 徐小明;基于ARM数据记录仪软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金欣;基于ARM的嵌入式无线视频传输系统的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谢亚明;ARM体系结构虚拟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大学;2008年
5 谢侃;基于ARM的嵌入式粘度仪系统设计与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6 柯鉴轩;基于ARM和WINCE的医用自助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杨菲;基于ARM的蓝牙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8 叶顺流;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研究与实现[D];重庆大学;2005年
9 任立东;管道机器人视像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10 柯新宇;基于ARM的数据采集卡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ARM的手持智能终端系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349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