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测振位置对加速度计校准结果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8 11:47
通过激光干涉法测量振动频率在5Hz~20kHz的振动台台面加速度,分析不同位置对加速度校准结果的影响。通过在振动台半径1/2处,均匀分布的4个偏置位置的加速度进行测量实验,分析了对称偏置位置的两点平均值和四点平均值对振动台加速度不均匀性引入干扰的改善情况。实验结果与分析表明:偏置位置测量结果间的差异随频率提高逐渐增大。当振动台台面出现对称型加速度不均匀性时,利用任一组对称位置下的两点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可以有效滤除加速度不均匀性引入的干扰。当振动台台面存在非对称分布的加速度不均匀性且各偏置位置的测量结果相对误差随频率变化剧烈时,将四点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可以较好地改善台面加速度不均匀性带来的影响。
【文章来源】:计量科学与技术. 2020,(10)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激光测振系统
实验布置
1)图3(b)所示的计算结果表明:80Hz以内各位置点最大相对误差均不超过0.40%,与四点均值测量结果基本吻合,各偏置位置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结合图2的实验布置可以发现从100Hz开始,位置对称的偏置点上(位置1与位置3,位置2与位置4)数据结果围绕四点均值开始出现对称性,间接说明此时振动台的加速度不均匀性逐渐产生,但此时并未对偏置位置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造成明显影响。图4 1~6.3k Hz加速度灵敏度幅值测量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非线性电磁分布力的虚拟电动振动系统建模[J]. 左曙光,黄荣奎,冯朝阳,吴承喜. 振动与冲击. 2019(02)
[2]振动台加速度幅值均匀度试验研究[J]. 陈立涛,张伟.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5(03)
[3]基于DSP的激光外差干涉信号处理方法[J]. 赵思维,严利平,杨涛,周砚江,陈本永.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1(02)
[4]正弦逼近法振动传感器幅相特性测量技术的研究[J]. 于梅,孙桥,冯源,马明德. 计量学报. 2004(04)
硕士论文
[1]基于单频激光干涉仪的振动测量技术研究[D]. 张埔榛.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18
[2]纳米级激光外差干涉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朱祥.中北大学 2017
[3]大型电动振动台动力学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D]. 孟繁莹.北京工业大学 2013
[4]气动式振动台性能仿真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廖世佳.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
[5]振动校准精度相关技术研究[D]. 贾向军.浙江工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02843
【文章来源】:计量科学与技术. 2020,(10)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激光测振系统
实验布置
1)图3(b)所示的计算结果表明:80Hz以内各位置点最大相对误差均不超过0.40%,与四点均值测量结果基本吻合,各偏置位置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结合图2的实验布置可以发现从100Hz开始,位置对称的偏置点上(位置1与位置3,位置2与位置4)数据结果围绕四点均值开始出现对称性,间接说明此时振动台的加速度不均匀性逐渐产生,但此时并未对偏置位置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造成明显影响。图4 1~6.3k Hz加速度灵敏度幅值测量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考虑非线性电磁分布力的虚拟电动振动系统建模[J]. 左曙光,黄荣奎,冯朝阳,吴承喜. 振动与冲击. 2019(02)
[2]振动台加速度幅值均匀度试验研究[J]. 陈立涛,张伟.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5(03)
[3]基于DSP的激光外差干涉信号处理方法[J]. 赵思维,严利平,杨涛,周砚江,陈本永.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1(02)
[4]正弦逼近法振动传感器幅相特性测量技术的研究[J]. 于梅,孙桥,冯源,马明德. 计量学报. 2004(04)
硕士论文
[1]基于单频激光干涉仪的振动测量技术研究[D]. 张埔榛.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18
[2]纳米级激光外差干涉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朱祥.中北大学 2017
[3]大型电动振动台动力学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D]. 孟繁莹.北京工业大学 2013
[4]气动式振动台性能仿真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廖世佳.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
[5]振动校准精度相关技术研究[D]. 贾向军.浙江工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02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3502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