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蓝牙通信的智能拔罐器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2-02-09 03:58
目的针对传统拔罐器难以调节压力、时间及量化拔罐效果等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蓝牙通信技术的智能拔罐器。该拔罐器可以便捷地调节参数并获取、显示相关的人体生理信息。方法以PIC16F873A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各个模块包括控压模块、温度显示模块和时间控制模块,并通过HC-02蓝牙异步串行实现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交互通信。结果拔罐器的电路设计简单,其中压力传感器和热敏电阻可以采集相关生理信息并通过蓝牙模块与APP进行交互通信,从而实现控压、定时的功能,并可以对罐内压力以及拔罐时间进行精准调整;APP端可显示拔罐部位的温度变化并在拔罐后,给出初步罐斑颜色评级结果。结论本新型拔罐器设计方案合理且可行,不仅优化了拔罐的综合体验,而且为日后展开拔罐相关定性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文章来源】: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0,39(02)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拔罐器的通信示意图
硬件部分由负压控制模块、温度显示模块和时间控制模块组成,硬件电路的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电路中采用具有差分输入的四路运算放大器LM324A,用于放大负压和温度信号;为了保证蓝牙模块3.7 V的工作电压,在电路中串联了小电阻进行分压;使用可充电方块锂电池以及贴片元件,不仅减小了装置自重及体积,而且更为环保。图3 智能拔罐器样机
智能拔罐器样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ffects of Acupoint Massage Combined with Cupping Therapy on Postpartum Lactation and Mastitis in Puerpera[J]. 樊立云,吴优娟,孙尚绘.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9(01)
[2]“火、磁、药”可调节负压防摔拔罐器的设计与实现[J]. 梁庆顺,詹建都,张子圣,王翰林,李满林,范冠杰. 中医药导报. 2018(19)
[3]竹管疗法不同留罐时间对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J]. 廉安琪,张虹,杨璐,杨皓月,张耀巍. 河北中医. 2016(09)
[4]采用高光谱成像仪对拔罐罐斑颜色光谱的初步观察[J]. 田宇瑛,王淑友,王广军,贾术永,宋晓晶,李宏彦,张栋,张维波. 中国针灸. 2016(10)
[5]国内新型拔罐器的研究现状[J]. 刘晓茹,陈彬沁,李立坤,孙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19)
[6]负压疗法的科学原理和运用[J]. 李国瑞,苏映军,郭树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13)
[7]拔罐疗法的负压效应机制研究进展[J]. 崔帅,崔瑾. 针刺研究. 2012(06)
[8]穴位体表温度研究进展评述[J]. 佘延芬,宋佳杉,朱江. 针灸临床杂志. 2010(10)
[9]时间和压力因素对拔罐罐斑颜色影响的初步观察[J]. 赵喜新,童伯瑛,王雪霞,孙改玲. 中国针灸. 2009(05)
[10]不同拔罐负压对皮肤血流量影响的初步观察[J]. 田宇瑛,秦丽娜,张维波. 针刺研究. 2007(03)
硕士论文
[1]拔罐罐内外皮肤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D]. 洪培馨.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16330
【文章来源】: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0,39(02)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拔罐器的通信示意图
硬件部分由负压控制模块、温度显示模块和时间控制模块组成,硬件电路的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电路中采用具有差分输入的四路运算放大器LM324A,用于放大负压和温度信号;为了保证蓝牙模块3.7 V的工作电压,在电路中串联了小电阻进行分压;使用可充电方块锂电池以及贴片元件,不仅减小了装置自重及体积,而且更为环保。图3 智能拔罐器样机
智能拔罐器样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Effects of Acupoint Massage Combined with Cupping Therapy on Postpartum Lactation and Mastitis in Puerpera[J]. 樊立云,吴优娟,孙尚绘.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9(01)
[2]“火、磁、药”可调节负压防摔拔罐器的设计与实现[J]. 梁庆顺,詹建都,张子圣,王翰林,李满林,范冠杰. 中医药导报. 2018(19)
[3]竹管疗法不同留罐时间对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J]. 廉安琪,张虹,杨璐,杨皓月,张耀巍. 河北中医. 2016(09)
[4]采用高光谱成像仪对拔罐罐斑颜色光谱的初步观察[J]. 田宇瑛,王淑友,王广军,贾术永,宋晓晶,李宏彦,张栋,张维波. 中国针灸. 2016(10)
[5]国内新型拔罐器的研究现状[J]. 刘晓茹,陈彬沁,李立坤,孙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19)
[6]负压疗法的科学原理和运用[J]. 李国瑞,苏映军,郭树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13)
[7]拔罐疗法的负压效应机制研究进展[J]. 崔帅,崔瑾. 针刺研究. 2012(06)
[8]穴位体表温度研究进展评述[J]. 佘延芬,宋佳杉,朱江. 针灸临床杂志. 2010(10)
[9]时间和压力因素对拔罐罐斑颜色影响的初步观察[J]. 赵喜新,童伯瑛,王雪霞,孙改玲. 中国针灸. 2009(05)
[10]不同拔罐负压对皮肤血流量影响的初步观察[J]. 田宇瑛,秦丽娜,张维波. 针刺研究. 2007(03)
硕士论文
[1]拔罐罐内外皮肤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D]. 洪培馨.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16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3616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