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胱抑素C检测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8 16:34
在我国,肾脏疾病处于发病率高,知晓率低的状况,目前检测肾脏的仪器都比较大型、操作复杂。因此,研发一台结构小巧,在家便可以操作的肾脏检测仪迫在眉睫。首先,本文在对比了目前所存在的肾脏检测物质后,采用胱抑素C作为检测物质,利用胱抑素C进行检测具有所需时间短,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随后确定以散射比浊法对胱抑素C复合物进行测量,散射比浊法操作过程简便,更适合于个人操作检测。其次,为了实现便携式胱抑素C检测系统对肾脏的检测,设计合适的光电采集系统,利用激光器作为光源,光电池作为接收装置,而后由光电池将收集到的散射光强度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由差分放大电路将信号进行放大,由RC滤波电路去除噪声后传送给微控制系统,完成测量工作。然后微控制系统通过WiFi模块完成与智能手机的连接后,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检测仪器的指令发送,同时可在手机APP和仪器所配置的显示屏上实时查看胱抑素C含量的测量结果。同时,数据也可以通过WiFi上传至互联网,这也给大数据的云处理奠定了基础。在数据处理方面,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度,首先利用均值滤波算法对数据进行去噪工作,降低环境等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然后利用小波去噪法,对测...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测量原理
2.1 胱抑素C的各种测量方法对比
2.2 散射比浊法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采集与控制系统
3.1 采集系统主要元件及电路设计
3.1.1 主要元件设计
3.1.2 放大电路
3.2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2.1 电路元件设计
3.2.2 差分放大电路
3.2.3 RC滤波电路
3.3 恒温控制的实现
3.3.1 测温模块
3.3.2 加热模块
3.3.3 恒温控制
3.4 监控终端PCB主板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件系统
4.1 控制系统设计
4.1.1 微控制系统设计
4.1.2 均值滤波设计
4.1.3 手机APP软件设计
4.2 数据处理
4.2.1 误差来源
4.2.2 基于小波的阈值去噪方法
4.3 利用MATLAB进行数据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调试实验
5.1 系统调试实验
5.1.1 测试环境及测试步骤
5.1.2 测试结果与分析
5.1.3 系统调试实验
5.2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某型装备高精度液体流量监测仪设计与实现[J]. 张程,胡金辉,王禹.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8(06)
[2]RC滤波电路实验设计与研究[J]. 钱钧,惠王伟,高莹,张春玲,孙骞. 大学物理实验. 2017(05)
[3]全国431家临床实验室常规生化专业室内质量控制现状调查与分析[J]. 肖亚玲,王薇,赵海建,张传宝,何法霖,钟堃,王治国. 临床检验杂志. 2015(08)
[4]胱抑素C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J]. 刘怡伶,廖启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1(04)
[5]血清cystatin C对肾功能的评价[J]. 潘风军,徐金升,刘杰. 河北医药. 2011(09)
[6]自适应中值滤波在焊缝视觉跟踪中的应用[J]. 申俊琦,胡绳荪,冯胜强. 焊接学报. 2011(03)
[7]小波和Kalman滤波用于GPS数据去噪方法分析[J]. 李永泉.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1(02)
[8]血清胱抑素C测定的临床意义及方法学进展[J]. 单立新. 吉林医学. 2011(06)
[9]血清胱抑素C在肾损伤中研究及与血肌酐尿素氮关系的分析[J]. 张立军. 当代医学. 2011(02)
[10]血清胱抑素C测定及临床意义[J]. 刘欣,王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05)
博士论文
[1]GFR评估方法比较及GFR影响因素分析[D]. 池晓华.南方医科大学 2017
[2]半导体Sn、Sb基硫属化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晁军峰.华中科技大学 2013
[3]软件测试方法研究[D]. 赵瑞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1
硕士论文
[1]肾病有效标志物—胱抑素C检测方法的建立[D]. 及雪敏.长春理工大学 2016
[2]篮球专项测试信息公开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陈淑香.山东师范大学 2011
[3]心音信号特征分析与识别算法的研究[D]. 钟丽莎.重庆大学 2011
[4]功率型LED封装技术及热设计[D]. 胡东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1
[5]纳米TiO2粉尘湿法检测技术研究[D]. 王声燕.南京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82005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测量原理
2.1 胱抑素C的各种测量方法对比
2.2 散射比浊法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采集与控制系统
3.1 采集系统主要元件及电路设计
3.1.1 主要元件设计
3.1.2 放大电路
3.2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2.1 电路元件设计
3.2.2 差分放大电路
3.2.3 RC滤波电路
3.3 恒温控制的实现
3.3.1 测温模块
3.3.2 加热模块
3.3.3 恒温控制
3.4 监控终端PCB主板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件系统
4.1 控制系统设计
4.1.1 微控制系统设计
4.1.2 均值滤波设计
4.1.3 手机APP软件设计
4.2 数据处理
4.2.1 误差来源
4.2.2 基于小波的阈值去噪方法
4.3 利用MATLAB进行数据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调试实验
5.1 系统调试实验
5.1.1 测试环境及测试步骤
5.1.2 测试结果与分析
5.1.3 系统调试实验
5.2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某型装备高精度液体流量监测仪设计与实现[J]. 张程,胡金辉,王禹.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8(06)
[2]RC滤波电路实验设计与研究[J]. 钱钧,惠王伟,高莹,张春玲,孙骞. 大学物理实验. 2017(05)
[3]全国431家临床实验室常规生化专业室内质量控制现状调查与分析[J]. 肖亚玲,王薇,赵海建,张传宝,何法霖,钟堃,王治国. 临床检验杂志. 2015(08)
[4]胱抑素C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J]. 刘怡伶,廖启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1(04)
[5]血清cystatin C对肾功能的评价[J]. 潘风军,徐金升,刘杰. 河北医药. 2011(09)
[6]自适应中值滤波在焊缝视觉跟踪中的应用[J]. 申俊琦,胡绳荪,冯胜强. 焊接学报. 2011(03)
[7]小波和Kalman滤波用于GPS数据去噪方法分析[J]. 李永泉.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1(02)
[8]血清胱抑素C测定的临床意义及方法学进展[J]. 单立新. 吉林医学. 2011(06)
[9]血清胱抑素C在肾损伤中研究及与血肌酐尿素氮关系的分析[J]. 张立军. 当代医学. 2011(02)
[10]血清胱抑素C测定及临床意义[J]. 刘欣,王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05)
博士论文
[1]GFR评估方法比较及GFR影响因素分析[D]. 池晓华.南方医科大学 2017
[2]半导体Sn、Sb基硫属化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晁军峰.华中科技大学 2013
[3]软件测试方法研究[D]. 赵瑞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1
硕士论文
[1]肾病有效标志物—胱抑素C检测方法的建立[D]. 及雪敏.长春理工大学 2016
[2]篮球专项测试信息公开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陈淑香.山东师范大学 2011
[3]心音信号特征分析与识别算法的研究[D]. 钟丽莎.重庆大学 2011
[4]功率型LED封装技术及热设计[D]. 胡东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1
[5]纳米TiO2粉尘湿法检测技术研究[D]. 王声燕.南京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8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3682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