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便携式流式细胞仪设计
本文关键词:基于ARM的便携式流式细胞仪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 FCM)是一项集激光技术、电子物理技术、光电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细胞荧光化学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为一体的新型高科技仪器。从1953年第一台流式细胞仪问世至今,流式细胞仪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流式细胞仪整体分为科研型和临床型两种,而便携式临床应用型流式细胞仪的开发是当今相关领域的一大热点。目前国内外对于便携式流式细胞仪的开发均处于实验室阶段,本文在充分分析流式细胞仪的相关背景基础之上,提出了以微流控芯片为平台,采用嵌入式ARM处理器为控制核心的一套手持式流式细胞检测装置的总体构想,该装置主要包括:微流控芯片平台、光学检测系统、ARM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电源供电系统等。由于时间所限,本论文主要完成其中的ARM控制系统及数据采集的部分内容。具体为: (1)搭建用于检测荧光颗粒的光学检测系统,其中光源为中心波长488nm的蓝光LED,此外,光学检测系统还包含滤光片、光敏二极管等光学器件。 (2)改写针对OK6410开发板内置ADC芯片的驱动程序,利用内置ADC采集外部模拟输入信号,并利用QT图形化界面开发软件,编写基于阈值法的脉冲信号计数程序并下载到ARM嵌入式开发板中运行,完成了整个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的搭建。 (3)利用ARM嵌入式开发板的GPIO管脚模拟SPI总线控制外接ADC芯片,并将外接ADC芯片替换内置ADC芯片,添加到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中。完成对经光电二极管、放大滤波电路处理之后的荧光颗粒信号的采集工作,而内置ADC将来仍可用于采集RPS信号。 (4)绘制外置AD7707芯片的PCB电路图,并利用Solidworks打印便携式系统的封装模型,将本文所做的光学检测系统、信号采集电路,嵌入式开发板等相结合,搭建整个便携式流式细胞仪设备,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
【关键词】:流式细胞仪 ARM Linux驱动程序 QT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N492;TP368.1;TH7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6
- 1.1 课题背景11-14
- 1.1.1 流式细胞仪简介11-12
- 1.1.2 流式细胞仪的发展现状12-13
- 1.1.3 流式细胞仪目前存在的缺陷13-14
- 1.2 本文研究内容14-15
- 1.3 本章小结15-16
- 第2章 LED光学信号检测平台搭建16-20
- 2.1 微流控芯片简介16-17
- 2.1.1 微流控芯片简介16-17
- 2.1.2 检测荧光颗粒信号的原因17
- 2.2 光学检测平台的搭建17-18
- 2.3 光学检测平台正确性验证18-19
- 2.4 本章小结19-20
- 第3章 基于开发板内置AD的信号检测20-34
- 3.1 Linux系统底层驱动简介20-21
- 3.1.1 Linux系统简介20
- 3.1.2 底层驱动程序的概念及意义20-21
- 3.2 内置AD简介21-22
- 3.3 AD驱动及测试程序编写22-23
- 3.3.1 AD驱动程序编写22-23
- 3.3.2 AD测试程序编写23
- 3.4 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23-25
- 3.5 Qt软件测试程序的编写25-27
- 3.6 仿真结果及分析27-28
- 3.7 程序移植及整个系统联调28-32
- 3.7.1 将Qt移植到开发板中28-29
- 3.7.2 将测试程序移植进开发板29-30
- 3.7.3 结合内置AD联调系统30-31
- 3.7.4 系统联调结果及结果分析31-32
- 3.8 本章小结32-34
- 第4章 基于外置AD7707芯片的信号检测34-50
- 4.1 GPIO简介及研究意义34
- 4.1.1 GPIO简介34
- 4.1.2 研究GPIO的意义以及应用前景34
- 4.2 GPIO驱动程序的编写及内核烧写34-36
- 4.2.1 GPIO驱动程序编写34-36
- 4.2.2 将GPIO驱动程序烧写进内核36
- 4.3 GPIO测试程序的编写及结果分析36-39
- 4.3.1 GPIO测试程序编写36-37
- 4.3.2 实验结果以及结果分析37-39
- 4.4 内置AD存在的缺陷39-40
- 4.5 AD7707芯片简介以及电路焊接40-43
- 4.5.1 AD7707芯片简介40-41
- 4.5.2 芯片寄存器的研究41-43
- 4.6 SPI驱动及测试程序编写43-44
- 4.6.1 SPI驱动编写43-44
- 4.6.2 测试程序编写44
- 4.7 结果以及分析44-47
- 4.8 联调外接AD电路测试结果及分析47-49
- 4.8.1 AD7707寄存器配置47-48
- 4.8.2 外接AD测试结果48-49
- 4.8.3 结果分析49
- 4.9 本章小结49-50
- 第5章 便携式流式细胞仪的封装50-55
- 5.1 AD7707外接电路的设计50-52
- 5.1.1 AD7707的硬件配置50
- 5.1.2 AD7707PCB板的制作50-52
- 5.2 便携式流式细胞仪的制作52-53
- 5.3 实物实验结果及结果分析53-54
- 5.4 本章小结54-55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55-57
- 6.1 结论55
- 6.2 展望55-57
- 参考文献57-59
- 致谢59-60
- 作者简介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英;杨扬;朱善安;;基于手机平台的双CDMA嵌入式监控系统[J];机电工程;2006年10期
2 燕文;张乐年;;基于双CCD和ARM的焦度计技术的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7年01期
3 张涛;李艳宁;丁丽丽;;基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导热系数测定仪[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8年04期
4 李芳;刘凯;王瞳瞳;闫华;;基于ARM的嵌入式数控系统中汉字显示模块的实现[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年09期
5 高飞;初晓军;;基于ARM的外场交联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26期
6 唐勇波;丰娟;;嵌入式系统在车载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09年01期
7 赵琦;姚庆梅;;基于ARM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通信管理机[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8 邱望标;徐苏恒;彭秀英;陈刚;;基于ARM与UC/OS-Ⅱ的太阳跟踪系统研究与实现[J];机械;2009年08期
9 王玲;李惠敬;郑朝英;;电力电容器微机保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装备制造;2009年11期
10 高璞;高永华;郝建红;;基于ARM和GPRS的变压器负荷检测仪[J];仪器仪表用户;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庆振;王书茂;陈度;杨景利;徐鸿斌;;基于ARM与FPGA的机械手控制设计[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龚兆岗;;基于ARM处理器的LED可变情报板嵌入式控制器[A];2006年全国LED显示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康明才;赵西平;;电力电容器微机保护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和平;;基于ARM的固态记录器控制模块的设计[A];第三届全国嵌入式技术和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夏文岳;袁海文;弥寒光;郭鑫;;基于ARM的有源滤波器测控系统设计[A];2010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曾翠荣;李斌;佘曼桂;;基于ARM的多协议转换系统及其路由设计[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侯立亚;李艳峥;吴水才;张松;白燕萍;;基于ARM的心电采集系统的设计[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医疗仪器学术会议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第三届第二次理事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高得力;高聪哲;;基于ARM的断路器在线监测装置的研制[A];2010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9 阮航;许榕生;;嵌入式SMS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王俊;刘缠牢;赵丁;;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激光粒度仪电路设计[A];2010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小瑞;ARM的另类生存[N];文汇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周源;ARM能成为真正的挑战者吗?[N];网络世界;2010年
3 本报记者 赵艳秋;英特尔与ARM谁将最终获胜?[N];中国电子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然;联想选择ARM 英特尔阵营惊现裂痕[N];经济观察报;2009年
5 许磊;苹果大可不必买ARM[N];计算机世界;2010年
6 胡祝;ARM电脑,,越走越近[N];电脑报;2011年
7 王如晨;ARM总裁:将进入小尺寸笔记本市场[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总编 孙定;新鲜ARM本不妨关注[N];计算机世界;2009年
9 本报记者 郑迪;ARM试与Intel分天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刘学习;ARM与软件企业合作提供先进IP[N];计算机世界;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延;新型活体流式细胞仪及其在循环肿瘤细胞研究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1年
2 张红兵;基于ARM的双丝脉冲MIG高速焊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春梅;TRAIL及其受体在卵巢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5年
4 张志丰;桥路型高温超导限流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5 陈东良;仿生机器蟹两栖步行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黄欣;酮康唑、特比萘芬联合中药单体抗马拉色菌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7 黎静;BUdR标记BUdR/DNA双参数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潜在倍增时间的方法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8 刘凤军;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荧光筛查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付文政;内皮祖细胞在小型猪创伤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的变化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10 王秀芳;基于ARM和WLAN的油田配电网终端数据远传关键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金石;基于ARM的便携式流式细胞仪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2 高瑞;基于ARM+DSP的光电色选机控制系统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09年
3 熊新;基于ARM的二级倒立摆控制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楠;基于ARM的嵌入式车载导航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丽娜;ARM反编译中的类型分析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6 石舒;基于ARM平台嵌入式数据传输通信软件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磊;基于ARM的矿用监测分站[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黄杰;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综合血压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9 阎连龙;基于ARM的嵌入式网关多协议转换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李光;基于ARM的火焰识别系统的设计[D];东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ARM的便携式流式细胞仪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400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