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电容式微加速度计敏感元件中非理想因素的检测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9 20:12

  本文关键词:电容式微加速度计敏感元件中非理想因素的检测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微加速度计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到航天、汽车、工业设备,小到手机、游戏机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叉指式微加速度计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线性度好等优点,是新兴传感器中的代表。随着MEMS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加速度计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满足航天航空等高端领域的应用要求,需要不断的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如何提高加速度计的分辨率、灵敏度以及抑制零偏和漂移成为了微加速度计研究中的重点。在理想情况下叉指式微加速度计被等效为一对初值相等的差分电容,它们的电容差与输入的加速度线性相关。但是在设计和加工的过程中由于结构、工艺以及封装的影响会导致一些非理想因素的产生,如有效梳齿电容失配、寄生电容、接触电阻以及电容漏电等,它们的存在会对系统的噪声和零偏等关键性能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微加速度计中的各非理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分析了叉指电容式微加速度计的检测原理并设计了相应的高性能开环检测电路,为研究微加速度计系统中非理想因素的具体影响形式和影响程度提供了电路模型基础。2.根据电路模型,理论分析了微加速度计敏感元件中各非理想因素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对系统的具体影响形式,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3.针对不同的非理想因素设计了不同的检测方法,实现了各非理想因素的精确检测,为精确量化各非理想因素的影响以及微加速度计的优化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4.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精确的微加速度计表芯等效电气模型,根据实际的模型参数计算分析了各非理想因素度对开环微加速度计系统噪声性能、零偏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初步的噪声和零偏测试。最后文中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目标和优化方案。
【关键词】:微加速度计 非理想因素 系统噪声 零偏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82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8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3 本文主要工作16-18
  • 第二章 微加速度计工作原理分析及检测电路设计18-31
  • 2.1 叉指式微加速度计工作原理分析18-20
  • 2.2 微加速度计检测电路设计20-29
  • 2.2.1 C-V转换模块21-24
  • 2.2.2 波形发生及载波分离模块24-26
  • 2.2.3 同步解调与差分放大模块26-29
  • 2.3 微加速度计样机测试29-30
  • 2.4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加速度敏感元件中的非理想因素分析31-42
  • 3.1 有效电容失配与寄生电容分析31-36
  • 3.1.1 差分有效电容失配对零偏的影响32-33
  • 3.1.2 寄生电容对噪声性能的影响33-36
  • 3.2 硅-金接触电阻分析36-39
  • 3.2.1 接触电阻对传递函数的影响37-38
  • 3.2.2 接触电阻对噪声及温度漂移的影响38-39
  • 3.3 电容漏电流分析39-41
  • 3.4 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加速度敏感元件中的非理想因素检测42-55
  • 4.1 微加速度计有效电容与寄生电容检测42-48
  • 4.1.1 MS3110芯片检测原理和使用方法42-45
  • 4.1.2 MS3110芯片性能测试45-46
  • 4.1.3 待测电容的实际测量46-48
  • 4.2 微加速度计接触电阻与结构体电阻检测48-53
  • 4.2.1 开尔文四线法检测原理48-49
  • 4.2.2 待测电阻的实际测量49-53
  • 4.3 微加速度计绝缘电阻与漏电流检测53-54
  • 4.4 本章小结54-55
  • 第五章 微加速度计的等效电气模型及优化设计55-65
  • 5.1 微加速度计等效建模与性能测试55-59
  • 5.1.1 等效电气模型的建立55-56
  • 5.1.2 零偏的计算与测试56-57
  • 5.1.3 噪声的计算与测试57-59
  • 5.2 微加速度计部分性能优化59-64
  • 5.2.1 微加速度计的零偏优化59-61
  • 5.2.2 微加速度计的噪声优化61-64
  • 5.3 本章小结64-65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5-67
  • 6.1 本文总结65-66
  • 6.2 展望66-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2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72-73
  • 附录73-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玲,薛大同,雷军刚,郝一龙,董海峰;隧道式硅微加速度计的设计和制作[J];传感器技术;2003年12期

2 刘宗林,李圣怡,吴学忠;新型三轴微加速度计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04年03期

3 李圣怡,刘宗林,吴学忠;微加速度计研究的进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单光宝,阮晓明,姚军,耿增建;悬臂梁式硅微加速度计的研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5年05期

5 俞必强;翁海珊;李疆;;微加速度计粘附问题的研究及应用[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6年06期

6 潘武;张昱;;力平衡式三轴微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分析[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06年02期

7 高健飞;熊继军;郭涛;范波;;微加速度计在冲击环境下的可靠性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02期

8 王世涛;贾玉斌;张斌珍;黄钦文;郝一龙;;微加速度计冲击可靠性及防护[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12期

9 代刚;李枚;杜连明;何晓平;苏伟;邵贝贝;;微加速度计启动漂移特性研究与实验[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10期

10 周华,沈连官,尤辉,李川奇;电容式微加速度计结构的建模及仿真[J];光学精密工程;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郭航;;压电式微加速度计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6年

2 邢朝洋;王巍;徐宇新;邱飞燕;徐杰;;宇航用硅微加速度计工程化研究[A];2010年惯性技术 发展动态 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C];2010年

3 何晓平;张德;文贵印;;“叉指”结构微加速度计的系统设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4 何胜;赵采凡;王巍;朱红生;;“三明治式”硅微加速度计工程化研究[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圣怡;刘宗林;吴学忠;;微加速度计的发展[A];全国生产工程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6 胡莉;李茜;;微加速度计[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鲍海飞;陆德仁;;高量程微加速度计的冲击标定[A];第一届长三角地区传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黄书琴;郝永平;王世军;;电容微加速度计结构参数优化设计[A];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论坛暨东北MEMS研发联合体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何晓平;;抗7400g冲击的静电伺服微加速度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10 何胜;赵采凡;朱红生;王岩;;硅微加速度计微敏感结构设计与研制[A];2001年飞行器惯性器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晓e,

本文编号:436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436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7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