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基于双变形镜的人眼像差校正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09:28

  本文关键词:基于双变形镜的人眼像差校正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自适应光学 人眼波前像差 像差校正 微机械薄膜变形镜 双变形镜 组合影响函数


【摘要】:自适应光学可实时对像差进行测量、校正,将这项技术应用到视网膜成像系统中,可以提高系统的成像分辨率,更好地为眼科本身疾病和其他全身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但自适应光学系统中通常只含有单个变形镜,由于变形镜校正能力的限制,对于人眼像差的校正是不完全的,这将影响对视网膜的观测。论文将重点研究基于双变形镜的人眼像差校正理论及其技术,为活体人眼高分辨率视网膜成像系统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自适应光学技术。分析了基于自适应光学的视网膜成像、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2.介绍了人眼的基本结构、人眼波前像差的定义,采用Zernike模式表达人眼波前像差,研究了利用Hartmann-Shack波前传感器测量人眼像差的原理,建立了基于Zernike模式的波前重建模型。3.对微机械薄膜变形镜的面形解析,以影响函数建立变形镜面形与控制信号之间的关系。基于影响函数的奇异值分解,提出两种校正算法:固定修正法、动态修正法。4.建立了双变形镜系统校正模型,讨论了双变形镜系统控制方法,提出基于组合影响函数的双变形镜系统校正算法,并对单双变形镜系统下的不同校正算法进行性能分析。根据论文研究成果,搭建出一套基于双变形镜的自适应光学视网膜成像系统,可实现人眼像差的测量、校正及视网膜成像。
【关键词】:自适应光学 人眼波前像差 像差校正 微机械薄膜变形镜 双变形镜 组合影响函数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78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注释表12-13
  • 第一章 绪论13-22
  • 1.1 自适应光学13-17
  • 1.1.1 自适应光学基本概念13
  • 1.1.2 自适应光学系统原理13-15
  • 1.1.3 自适应光学系统组成15
  • 1.1.4 自适应光学发展与应用15-17
  • 1.2 基于自适应光学的视网膜成像17-19
  • 1.2.1 国外研究状况17-18
  • 1.2.2 国内研究状况18-19
  • 1.3 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19
  • 1.3.1 国外研究状况19
  • 1.3.2 国内研究状况19
  • 1.4 课题的选题依据和意义19-20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层次20-22
  • 1.5.1 主要研究内容20
  • 1.5.2 章节结构层次20-22
  • 第二章 人眼波前像差的测量与重建22-36
  • 2.1 人眼结构及其光学性质22-25
  • 2.1.1 眼球的基本结构22-23
  • 2.1.2 视网膜及其成像23-24
  • 2.1.3 眼睛的调节和适应24-25
  • 2.2 人眼波前像差的定义25-28
  • 2.2.1 像差、波前像差25-26
  • 2.2.2 人眼波前像差26-28
  • 2.3 人眼波前像差的数学表示28-32
  • 2.3.1 Zernike多项式的数学描述28-30
  • 2.3.2 带标准化因子的Zernike多项式性质30-31
  • 2.3.3 人眼波前像差的Zernike多项式表示31
  • 2.3.4 人眼像差对视网膜成像质量的影响31-32
  • 2.4 人眼波前像差的测量及波前重建32-35
  • 2.4.1 基于Hartmann-Shack波前传感器的波前测量32-33
  • 2.4.2 基于Zernike模式法的波前重建33-35
  • 2.5 本章小结35-36
  • 第三章 微机械薄膜变形镜的特性分析36-50
  • 3.1 变形镜36-39
  • 3.1.1 变形镜的分类36-37
  • 3.1.2 微机械薄膜变形镜37-39
  • 3.2 微机械薄膜变形镜的面形描述39-44
  • 3.2.1 变形镜的面形解析39-41
  • 3.2.2 变形镜影响函数41-44
  • 3.3 基于微机械薄膜变形镜的校正44-49
  • 3.3.1 开闭环校正模式44-45
  • 3.3.2 影响函数的奇异值分解45-46
  • 3.3.3 基于影响函数奇异值分解的修正46-47
  • 3.3.4 闭环校正算法47-49
  • 3.4 本章小结49-50
  • 第四章 基于双变形镜的联合校正50-57
  • 4.1 双变形镜校正模型的建立50-51
  • 4.2 双变形镜控制方法51-52
  • 4.3 双变形镜校正算法52-54
  • 4.3.1 双变形镜系统的面形描述52-53
  • 4.3.2 基于组合影响函数的校正53-54
  • 4.4 校正算法性能分析54-56
  • 4.5 本章小结56-57
  • 第五章 基于双变形镜的自适应成像系统57-74
  • 5.1 系统的硬件平台57-63
  • 5.1.1 系统设计57-58
  • 5.1.2 主要器件58-61
  • 5.1.3 搭建调试61-63
  • 5.2 系统的软件控制63-67
  • 5.2.1 软件系统结构63-64
  • 5.2.2 软件界面及功能实现64-67
  • 5.3 人眼像差的测量、校正及视网膜成像实验67-73
  • 5.3.1 人眼像差的测量、校正67-72
  • 5.3.2 视网膜成像72-73
  • 5.4 本章小结73-74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4-76
  • 6.1 全文总结74
  • 6.2 研究展望74-76
  • 参考文献76-81
  • 致谢81-82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82-83
  • 附录 1:第 0~7 阶36项Zernike多项式表达式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剑强;刘莹;陈俊杰;李保庆;褚家如;;200单元硅基单压电变形镜的设计与测试[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08期

2 杜荣清;张小军;;大行程变形镜有限元分析[J];光电工程;2011年05期

3 林旭东;刘欣悦;王建立;王富国;卫沛锋;;137单元变形镜的性能测试及校正能力实验[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02期

4 赵洪志,赵达尊,沙定国;分块式变形镜的计算机模拟[J];光学技术;1993年01期

5 陈新东;;9点促动变形镜性能测试及在空间相机中的应用研究[J];光学学报;2013年10期

6 李邦明;沈建新;廖文和;张运海;;微机械薄膜变形镜校正性能及控制算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7期

7 林旭东;刘欣悦;王建立;李洪文;王富国;卫沛锋;王亮;姚凯男;贾建禄;;961单元变形镜研制及性能测试[J];光学学报;2013年06期

8 丁心志;官春林;;变形镜面形影响函数的有限元仿真[J];光学仪器;2008年01期

9 郭爱林;朱海东;杨泽平;唐仕旺;谢兴龙;朱健强;;基于驱动器位置相位校正的变形镜控制算法[J];光学学报;2013年03期

10 童桂;廖文和;梁春;;基于微机械薄膜变形镜的闭环实时模式复原[J];激光技术;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新东;郑立功;张学军;;一种新型的变形镜促动器排布方式-设计与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2 饶伏波;乔大勇;苑伟政;姜澄宇;;分立式微变形镜的单元排列方式对其性能的影响[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马剑强;刘莹;李保庆;褚家如;;新型单压电片变形镜的设计与表征[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靳冬欢;王三宏;;关于新型MEMS变形镜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的展望[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李常伟;;基于薄膜变形镜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及其性能研究[A];中国天文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手册[C];2011年

6 吕赛君;白剑;侯西云;杨国光;;基于MOEMS的微光学自适应微镜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阴慧娟;新型变形镜可揪出早期眼病[N];医药经济报;2007年

2 见习记者 刘耕;投资1亿推动 激光变形镜产业化[N];东莞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刘耕;激光“变形镜”将在莞量产[N];东莞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汪为民;表面工艺静电驱动MEMS变形镜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何崇文;硅基多孔不变形镜的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莹;压电变形镜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4 马剑强;压电厚膜驱动的变形镜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孙全;基于PolyMUMPs技术的微机电变形镜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杨华峰;用于提高自适应光学系统空间校正能力的组合变形镜波前校正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许晓慧;基于PZT厚膜的MEMS微变形镜[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李邦明;基于微机械薄膜变形镜的像差校正技术及其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轶群;多层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变形镜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刘浩;基于双变形镜的人眼像差校正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3 王丹;小像差压电变形镜制造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刘娟;变形镜驱动器排布对低频位相拟合能力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2年

5 孙晓林;基于音圈电机变形镜的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5年

6 马志波;MEMS微变形镜测试及工艺防粘附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乔大勇;基于MEMS技术的自适应光学微变形镜的设计与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8 何洋;MEMS微变形镜的系统级建模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9 张亚超;液晶波前校正器和变形镜高低阶自适应校正方法的初探[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10 李开成;大冲程高表面质量MEMS微变形镜实现技术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43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543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5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