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多功能微电流刺激仪的研制与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8 23:18

  本文关键词:多功能微电流刺激仪的研制与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可穿戴式微电流刺激仪 经颅电刺激 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电功率谱分析 双因素等重复方差分析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的增加,各种精神疾病和神经性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群。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法,使用微电流刺激这一高效、无痛的方法治疗精神类疾病正在成为主流。本文中着力研制了一种基于蓝牙控制的可穿戴式多功能微电流刺激仪,并用其进行实验研究。本文所述可穿戴式多功能微电流刺激仪的多功能指:1.具有多种参数可调,包括刺激电流强度、刺激波形、刺激频率、刺激脉宽、刺激时间。有助于针对复杂的精神疾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2.与智能手机或具有蓝牙功能的智能手表结合使用。本设备可通过蓝牙模块接收控制参数数据,并为其开发了一款蓝牙控制APP;3.既可进行微电流经颅电刺激(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CES),又可进行微电流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 Stimulation,NMES)。4.恒定电流刺激,电流强度不随负载的阻值变化而变化,经过实际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实际电流与理论电流之间的最大误差仅为0.94%。针对本设备的应用场景,本文为此设备设计了两项实验:微电流经颅电刺激有效性验证实验、微电流神经肌肉电刺激有效性验证实验。对微电流经颅电刺激实验得到的刺激前、后的数据除了进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EEG)功率谱分析外,还将双因素等重复方差分析方法应用在微电流刺激试验中,分析结果表明本设备的四种刺激波形均能提升脑电α频段频谱含量,且提升效果较为显著(p0.01);对微电流神经肌肉电刺激实验得到的刺激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双因素等重复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设备的四种刺激波形均能提升被试的上臂围度和肌肉的最大等长收缩力,且提升效果极其显著(p0.01)。
【关键词】:可穿戴式微电流刺激仪 经颅电刺激 神经肌肉电刺激 脑电功率谱分析 双因素等重复方差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78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4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0-11
  • 1.3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11-12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12-14
  • 第2章 生物电信号14-19
  • 2.1 生物电位的基础知识14
  • 2.2 脑电图知识14-15
  • 2.3 脑电图机的导联15-16
  • 2.4 肌电图16
  • 2.5 电刺激治疗仪的设计原理16-18
  • 2.5.1 电刺激的类型17
  • 2.5.2 电刺激与电兴奋的基本因素17-18
  • 2.6 本章小结18-19
  • 第3章 多功能微电流刺激仪的研制19-31
  • 3.1 微电流刺激仪总体设计19-20
  • 3.2 微电流刺激仪硬件设计20-26
  • 3.2.1 5V转负电压原理20-21
  • 3.2.2 5V转正电压模块21
  • 3.2.3 STC89C54单片机模块21
  • 3.2.4 波形数据转换模块21-22
  • 3.2.5 模拟开关模块22-23
  • 3.2.6 光电隔离模块23
  • 3.2.7 恒流源模块23-25
  • 3.2.8 CES、NMES选择模块25-26
  • 3.3 微电流刺激仪程序设计26-28
  • 3.3.1 单片机接收参数控制数据程序26-27
  • 3.3.2 波形数据获取程序27-28
  • 3.3.3 产生波形程序28
  • 3.4 设备图及参数28-30
  • 3.5 本章小结30-31
  • 第4章 微电流CES疗法实验研究31-44
  • 4.1 引言31
  • 4.2 脑电信号的采集31-32
  • 4.3 伪迹去除方法32-33
  • 4.3.1 伪迹减法32
  • 4.3.2 主成分分析32
  • 4.3.3 独立成分分析32-33
  • 4.4 实验方法33-35
  • 4.4.1 实验前准备33-34
  • 4.4.2 实验流程34-35
  • 4.5 脑电数据功率谱估计35-37
  • 4.5.1 傅里叶变换35-36
  • 4.5.2 功率谱密度36
  • 4.5.3 非参数谱估计法36-37
  • 4.6 功率谱估计结果分析37-38
  • 4.7 CES疗法的显著性判断38-42
  • 4.7.1 双因素重复方差分析的概念38-39
  • 4.7.2 双因素方差分析的假设前提39
  • 4.7.3 偏差平方和及其分解39-40
  • 4.7.4 检验方法40-41
  • 4.7.5 EXCEL方差分析可重复双因素分析41-42
  • 4.8 本章小结42-44
  • 第5章 微电流NMES疗法实验研究44-48
  • 5.1 引言44
  • 5.2 实验前准备44
  • 5.3 评价指标44-45
  • 5.3.1 刺激前后上臂围度变化44
  • 5.3.2 双臂同时屈姿位最大等长收缩力44-45
  • 5.4 实验流程45
  • 5.5 NMES刺激波形的选择45
  • 5.6 NMES疗法实验结果45-47
  • 5.6.1 上臂围度结果分析45-46
  • 5.6.2 最大等长收缩力结果分析46-47
  • 5.7 NMES疗法实验研究总结47
  • 5.8 本章小结47-48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48-51
  • 6.1 全文总结48-49
  •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49-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5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多功能微电流测试笔的制作及应用[J];中小企业科技信息;1995年05期

2 薛云兵;752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微电流放大器的改进[J];计量技术;2002年12期

3 朱兆青,凌邦国,张建国;新型数字微电流仪的设计与应用[J];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张涛;周凯;;聚合物绝缘研究中的微电流测量[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胡庚;靳洋;杨士元;王红;蔡浩原;蒋俊峰;;微型电化学系统中的微电流测量[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9年06期

6 熊书来;;高可靠性微电流检测电路[J];硅谷;2010年15期

7 赵胜强;秦浩;;一种用于产品检测的微电流测试方法[J];自动化仪表;2010年11期

8 崔福耀;王康安;马雪燕;;一种交流微电流源的设计[J];工业设计;2011年06期

9 范兆书;;集成电路微电流源的计算[J];河北工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10 陈震星 ,唐益令;提高微电流测量精度的几种方法[J];电测与仪表;198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普;武文超;葛源;;智能化微电流测量仪的设计[A];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年报(2009)[C];2011年

2 高宗海;王月娥;李大成;马科研;;交流微电流测量方法的研究[A];制造技术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王骥;李得天;朱宏伟;陈江;杨京;黄良育;成大鹏;袁征难;郑宁;马寅光;;提高铯束频标寿命的微电流放大方法研究[A];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4 原子钟技术与时频系统[C];2013年

4 孔令昌;王桂清;;大地微电流研制与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能性[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届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11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1年

5 孔令昌;王桂清;;大地微电流异常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能性[A];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大会摘要集[C];2009年

6 吴阳;;基于MCP的微电流探测效率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六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温文;王成友;杨倩;孙艳花;关弘;吴俊辉;;碱离子微电流癌症探测仪肿瘤快速诊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薛桂彬  通讯员 王明瑞;由地震引发的阳光农业产品[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2 江英;科技美容减肥疗法[N];山西日报;2001年

3 福建 张柏兴;J2477型微电流放大器的剖析和维修[N];电子报;2005年

4 福建浦城第一中学 张柏兴;J2477微电流数字显示放大器原理及维修[N];电子报;2007年

5 湖南 杨先畴;电池的微电流充电法[N];电子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璁;微电流电解对藻类生长的抑制机理研究[D];长江科学院;2015年

2 刘津津;基于头模型的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的仿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杨虎;多功能微电流刺激仪的研制与实验研究[D];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月娥;微电流测量方法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5 姜洪海;经颅微电流刺激仪系统设计[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6 张德智;直流微电流标准源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范满红;光谱电化学微电流检测系统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于悦;中频交变微电流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王福元;微电流协同氯对水中肠道病毒灭活效果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10 张振鹏;半植入式脉冲微电流治疗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560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560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e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