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点衍射干涉技术的三维绝对位移测量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点衍射干涉技术的三维绝对位移测量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三维绝对位移 精密测量 点衍射干涉 相位解调 最优化方法
【摘要】:三维绝对位移测量在精密测量、设计以及制造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三维绝对位移测量系统(如坐标测量机和激光跟踪仪等)存在成本及维护费用高、设备巨大、结构复杂等缺点。本文结合当前光学精密检测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点衍射干涉技术,提出了基于点衍射干涉技术的三维绝对位移测量方法,目的是设计一种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绝对位移测量系统。文中阐述了系统的测量原理,搭建了实验平台,并进行了模拟仿真及实际测量实验以验证系统的可行性。首先,本文提出了基于点衍射干涉技术的三维绝对位移测量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测量原理,并分别阐述了系统组成模块的功能及作用,主要包括系统光路、点衍射探头、图像采集、计算机控制及数据处理。其次,根据点衍射理论以及本系统的测量原理建立了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系统中的相位解调计算,介绍了移相算法和傅里叶变换两种方法,并采用移相算法进行相位信息的求解。对于三维绝对位移的计算,提出了最优化重构算法,并介绍了多种最优化方法,包括算法原理及计算流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进行绝对位移的求解。再次,利用本文提出的测量原理及测量的数学模型进行三维绝对位移的测量计算。本文为验证PSO算法的可行性及鲁棒性,进行了无噪声和含噪声的仿真分析;为最大限度地提高测量精度,对PSO算法中的参数进行了模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测量系统在仿真情况下可达到纳米量级的测量精度。最后,利用本文提出的三维绝对位移测量系统进行实际测量,并与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系统的实际测量精度可达到微米量级。本文提出的基于点衍射技术的三维绝对位移测量系统成本低,便于携带,可实现现场快速的高精度测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三维绝对位移 精密测量 点衍射干涉 相位解调 最优化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74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3
- 1 绪论13-19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3-14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14-17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17-19
-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17
-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17-18
- 1.3.3 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18-19
- 2 基于点衍射干涉技术的三维绝对位移测量原理19-26
- 2.1 点衍射干涉三维绝对位移测量基本原理19-21
- 2.2 测量系统整体设计21-23
- 2.2.1 系统光路设计22
- 2.2.2 点衍射探头模块22-23
- 2.3 三维绝对位移测量系统数学模型23-25
- 2.4 本章小节25-26
- 3 光学干涉相位解调计算26-33
- 3.1 傅里叶变换法原理26-27
- 3.2 移相法测量原理27-30
- 3.3 相位展开30-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4 三维绝对位移重构最优化算法33-44
- 4.1 多维非线性方程组的Newton迭代法33-35
- 4.2 非线性最优化方法35-41
- 4.2.1 Newton方法36-37
- 4.2.2 拟牛顿法37-40
- 4.2.3 Levenberg-Marquardt优化方法40-41
- 4.3 智能优化算法41-43
- 4.3.1 粒子群优化算法原理41-42
- 4.3.2 算法流程42-43
- 4.4 本章小结43-44
- 5 测量系统仿真结果分析44-54
- 5.1 移相算法的相位解调结果44-47
- 5.1.1 无噪声时的测量结果45-46
- 5.1.2 加入噪声后的测量结果46-47
- 5.2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参数确定及仿真结果47-52
- 5.2.1 算法的参数确定47-50
- 5.2.2 粒子群优化算法仿真结果50-52
- 5.3 本章小节52-54
- 6 绝对位移测量系统实验平台及实际测量结果54-63
- 6.1 绝对位移测量系统实验平台54-56
- 6.2 绝对位移测量系统软件界面56-57
- 6.3 参与计算的像素点数量的选取57-60
- 6.4 实际测量结果60-62
- 6.5 本章小节62-63
- 7 总结展望63-65
- 7.1 总结63-64
- 7.2 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69
- 作者简历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嘉明;;油膜厚度和位移测量的有关技术问题答读者[J];机械制造;1981年01期
2 吴逸群;;利用位移测量反算地下围岩标准化初应力场[J];工程兵工程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3 杜秀荣;周万民;蔡敬斌;胡海;;一种大位移测量装置[J];重型机械;1991年05期
4 周万民,任玉波,于敏之;一种大位移测量装置的精度补偿[J];重型机械;2002年01期
5 卢国纲;位移测量技术及其传感器的最新发展[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5年04期
6 王婷;基于临界反射原理的精密角位移测量[J];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S1期
7 张金龙;刘京南;钱俊波;王海春;;超精密角位移测量与控制技术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12期
8 张立;吴云;周鲁飞;张书练;;高分辨率双频激光回馈的位移测量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9 谢行;尚凯伦;谢两可;;一种显微状态下的数显位移测量装置[J];工具技术;2012年01期
10 京和泉宏三;吴风;;用磁致伸缩的位移测量新技术[J];国外计量;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兆霖;姚新程;郭荭莲;程丙英;张道中;;光能积分重心法实现亚像元分辨率位移测量[A];第三届全国现代生物物理技术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2 王婷;;基于临界反射原理的精密角位移测量[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李季平;梁大开;;双图像法测物体大位移及其不确定度的研究[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4 李鑫;吴桂英;;激光传感器在空中爆炸环境中的位移测量[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王文静;;图像处理在相似材料模型变形位移测量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暨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侯杰;钱稼茹;赵作周;潘鹏;;基于视频图像和神经网络技术的位移测量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张旭东;任溯;高隽;;用于位移测量的嵌入式圆环快速标定算法[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夏哲;符欲梅;董辉;张文;陈伟民;;大跨度桥梁二维位移图像传感系统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鸣;马超;;基于单片机的光栅位移测量[A];第七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冯冠平;卢道江;付尚新;陈立基;;感应电涡流原理及调频线路在非接触位移测量中的应用[A];第二次全国摩擦磨损润滑学术会议论文集[C];197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李春玲;桥梁支座位移测量向智能化迈进[N];人民铁道;2006年
2 付丽 史学峰;又一专利技术诞生[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 周襄楠 李江涛;纳米激光器测尺在清华问世[N];工人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苏绍t,
本文编号:587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58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