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离心辅助微模塑法制备Fe-Ni合金微流道

发布时间:2017-08-04 05:02

  本文关键词:离心辅助微模塑法制备Fe-Ni合金微流道


  更多相关文章: 微模塑 离心注模 Fe-Ni合金 微流道


【摘要】:采用离心辅助微模塑方法,制备了Fe-Ni合金微流道。着重考察了分散剂含量和pH值对浆料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分散剂含量为1.5wt%和pH=4时,Fe-Ni乙醇基浆料的分散性最好。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复制带有微结构的原始硅模板,在PDMS弹性模上采用离心注模方法进行浆料的微成形。最终制备出微结构完整、表面无裂纹、致密的Fe-Ni合金微流道,其最大线性收缩率为12.7%,致密度为97.3%,说明离心辅助微模塑法是一种可行的微器件制备方法。
【作者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微模塑 离心注模 Fe-Ni合金 微流道
【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项目(孟军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5473)
【分类号】:TH703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年来,随着微机电系统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微器件的加工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微流道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微器件,主要应用于微反应器、微传感器和微流体设备等微系统中[1]。传统的微器件加工方法是基于硅微加工技术的派生技术,但其成本高,加工步骤复杂,应用于低成本、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冬至;静电及电场诱导自组装碳纳米管/聚合物薄膜制备、表征、测试与器件开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胡明振;湿式永磁强磁选机磁系研究及设备研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赵志强;一种基于MEMS和细胞电场效应的细胞融合方法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刘艳杰;永磁盘式强磁选机磁场分布优化设计及钾长石除铁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江莲梅;电阻抗微流控芯片及细胞粘连、迁移和分化过程的实时监测[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汪宏;固体表面有机小分子组装及微纳米图案化[D];厦门大学;2014年

7 李臻;氧化铁改性及氧化钛固有光催化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魏轩;提高环烯烃共聚物微芯片电泳分离性能的途径及应用[D];兰州大学;2014年

9 吴晓;基于质量运输现象的一维,二维和三维聚合物的周期性结构制造[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姚永林;超细FeNi合金粉热分解法制备及其吸波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邬建辉;特种镍粉制备新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左春柽;周德义;;矩形微流道内电渗流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2 关炎芳;张国贤;金健;;新型压电无阀微泵效率分析及试验研究[J];流体机械;2009年01期

3 余伟竟;刘莹;杨大勇;;微流道壁面粗糙度影响的电渗流数值模拟[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9年06期

4 邵丽颖;蒋东霖;吕雪燕;范晓望;马伟;魏仁杰;;重力场流分离实验微流道设计[J];工程与试验;2012年01期

5 王伟,刘世炳,陈涛,左铁钏;新型无阀微泵扩张微流道中流体动力学特性的仿真分析[J];工程设计学报;2005年04期

6 尤学一;李胜华;肖厚蓬;;微流道粗糙壁面对流动阻力和控制的影响[J];化学工程;2008年08期

7 周林峰;曾静;彭艳;刘梅;;矩形微流道内三维水力聚焦效应理论计算[J];微电子学;2013年05期

8 蒋东霖;邵丽颖;范晓望;;重力场流分离微流道试制与非接触检测[J];工程与试验;2011年04期

9 关炎芳;张国贤;金健;;无阀微泵锯齿型微流道结构参数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9年03期

10 关炎芳;刘春波;张士雄;俞正寅;;锯齿型微流道微泵流动特性分析及性能测试[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苏博;吴有智;孟军虎;;Al_2O_3微流道的微注浆成形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杨健;郑耀;李维仲;吴庆标;;微流道中生化分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德坤;微流道内表面效应对流体流动及传热特性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秦杰;仿生微流道散热器结构优化及流动散热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刘静;低雷诺数下微流混合效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刘凯辉;微流道内压力驱动流数值模拟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王立芳;梯形微流道中电渗流的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魏子渊;基于熔融沉积牺牲层工艺的微流道制造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沈亚强;高聚物熔体在微流道内流变行为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苏博;陶瓷微器件的软刻蚀成形[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8 蒋东霖;重力场流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邵华;微流道内的空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17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617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7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