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成像系统作用距离试验方案设计及评估
本文关键词:可见光成像系统作用距离试验方案设计及评估
【摘要】:从分辨率、对比度、照度三个因素出发,根据指标要求,详细制定了可见光成像系统作用距离测试方案。在试验中,为了满足目标作用距离20 km的要求,将考核目标等效为4.5 km远的等效目标大小;在实际的11 km大气能见度条件下,将考核照度和对比度转换为试验目标目标值。在目标照度不小于300 lux的环境下,可见光成像系统能够识别对比度大于0.253的考核目标;在考核目标对比度为0.2~0.253,300 lux低照度时,目标是不能确认的。通过对试验结果进一步图像处理发现,目标靶标是可分辨的。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满足指标要求。
【作者单位】: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可见光成像系统 作用距离 能见度
【分类号】:TH74
【正文快照】: 1引言光电技术在军民应用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广泛[1-2],其应用形式也多种多样[3]。军用上,在目标跟踪、侦查、瞄准等领域发展迅速[4];在电力巡线、环保检测等民用方面[5]以及生产、检测等工业方面[6],光电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并且在救援救灾[7]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可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隆和,卢广山;机载光电探测、跟踪、瞄准系统技术分析及发展研究[J];电光与控制;1995年02期
2 孟凡斌;郑丽;;基于LOWTRAN7的红外大气透过率计算方法[J];光电技术应用;2009年03期
3 赵文才;影响电视作用距离的几个环节[J];光学精密工程;1994年05期
4 李云波;方正;张永刚;王慧丽;;近海面异常折射对光电探测目标特征的影响分析[J];光学学报;2011年04期
5 卢超;袁仁民;罗涛;吴徐平;孙鉴泞;;模拟的对流边界层光学湍流的特征尺度分析[J];光学学报;2012年02期
6 赵妙娟;车宏;;军用光电系统作用距离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S2期
7 龚顺生;程学武;李发泉;杨国韬;杨勇;王嘉珉;;原子滤光及鉴频技术在光电探测中的应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0年04期
8 张萍;童亚拉;欧阳光耀;白禄峰;;基于红外成像技术的缸盖热裂纹探测方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0年11期
9 尹鹏飞;尹球;陈兴峰;许华;张文君;;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在震后灾情调查中的应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0年11期
10 胡朝晖,汪凯,车奇,李东文;机载光电跟踪系统作用距离建模与仿真[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永亮;范大鹏;;遥控武器站发展对我国火控武器的影响[J];兵工自动化;2008年10期
2 卢广山,姜长生,耿延洛;高精度机载光电跟踪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J];兵工学报;2002年04期
3 金珈成;赵殿全;韩冬;许金凯;;直升机载电力巡线光电稳定吊舱系统设计与试验[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4 陈静;胡正良;郭城;刘宇;高明;;一种微小型遥控光电侦察球系统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12期
5 邵立;焦洋;孙中涛;孙晓泉;;一种对光学卫星精确定位的方法[J];电光与控制;2007年02期
6 李莹;;大气对红外系统作用距离的影响的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11年03期
7 黄成斋;提高小型跟踪测量电视系统探测距离的方法[J];光电工程;2000年02期
8 邱宝梅;王凤娟;王建文;;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小型机载摄影稳定平台[J];光电工程;2010年10期
9 张柯;李海峰;王伟;;浅议直升机作业在我国特高压电网中的应用[J];高电压技术;2006年06期
10 高文;朱明;;无人飞行器光电平台及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J];光机电信息;2011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基于开环光纤陀螺控制的无人作战平台稳定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郭志军;周扫式光电预警实时图像处理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3 顾吉林;典型天气大气辐射传输特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谭振江;多传感器光测系统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5 李洁;机(舰)载目标真值测量设备伺服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4年
6 邢卓异;基于图像的目标识别与跟踪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庞新良;机载光电稳定平台数字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石利霞;机载光电对抗稳定平台目标跟踪干扰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9 傅荟璇;运动目标识别与光电跟踪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高文;机载光电平台目标跟踪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美;大气水汽含量的遥感反演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马宏垒;二框二轴光电稳定平台结构设计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莹;红外系统作用距离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4 曾奇;高分辨率对地机载吊舱稳瞄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5 于晓涛;捷联稳定吊舱控制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马超;陀螺稳定吊舱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王苗苗;捕控吊舱画面显示系统设计[D];天津大学;2010年
8 薛雷;机载对地光电双模传感器融合跟踪方法与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丽博;机载光电吊舱控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10 黄波;基于机载光电测量系统的图像目标定位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隆和,卢广山;机载光电探测、跟踪、瞄准系统技术分析及发展研究[J];电光与控制;1995年02期
2 李萍阳,蒋维楣,孙鉴泞,袁仁民;实验速度场测量技术及对流边界层特征研究(英)[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3年04期
3 陈子峗,孙鉴泞,袁仁民,蒋维楣;对流槽湍流涡旋结构特征的小波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6期
4 袁仁民;白天混合层顶部夹卷层厚度的特征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5 袁仁民,姚克亚,孙鉴泞,蒋维楣,曾宗泳;大气边界层的室内模拟研究——夹卷层温度场结构分析[J];大气科学;2002年06期
6 陈晓清;崔鹏;程尊兰;游勇;张小刚;何思明;党超;;5.12汶川地震堰塞湖危险性应急评估[J];地学前缘;2008年04期
7 朱耆祥;谢谦;;利用光谱滤波技术提高CCD对天空微弱目标的探测能力[J];飞行器测控技术;1989年01期
8 张光明,郭军海;空间目标反射太阳辐射的研究[J];飞行器测控技术;1994年02期
9 范春利;孙丰瑞;杨立;;基于红外测温的试件内部缺陷的识别算法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02期
10 朱焕文;;电视跟踪作用距离方程式及其分析[J];光学工程;198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照;王伯雄;罗秀芝;刘国忠;胡柏青;;基于棋盘光栅Ronchi检验法的微变液面测量[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06期
2 娄方;冯新泸;顾洁;何天稀;董凌;;玻璃液体温度计检定自动读数系统的研制[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李建国;;普通胃肠机升级为数字胃肠机的优点和方法[J];医疗装备;2008年07期
4 付丽琴,韩焱,桂志国;射线图像的对比度增强方法[J];无损检测;2005年09期
5 张明照;王伯雄;罗秀芝;刘国忠;刘振江;余超;;一种高灵敏度阴影法内波显示系统的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05年06期
6 吴海滨;张杰;陈军;肖峰;;基于CCD成像的轮箍表面荧光磁粉探伤方法及缺陷图像处理研究[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6年05期
7 李俊;陈国华;马铁军;曾启林;;散斑干涉相关条纹的交叉熵表征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8 甘露萍;谢守勇;邹大军;;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烤烟鲜烟叶含水量无损检测及MATLAB实现[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9 刘洪波;;实时在线钢管无损检测系统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洪传文;岳亚楠;董军;;灰熔点自动检测[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鹏浩;党学明;王会生;;绕丝筛管缝宽光电测试系统研制[A];第十九届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张鹏;曹学东;吴时彬;;微透镜精确定焦方法及其验证[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2)[C];2010年
3 吴水才;高宏建;白燕萍;杨春兰;;基于MITK的肝脏切片图像三维重建[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朱家驹;殷鹏程;;图像分析技术在板坯测长系统中的应用[A];全国炼钢连铸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赵恩国;焦明星;侯一民;高宗海;;C型弹簧管弹性特性的非接触测量[A];制造技术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李湘宁;邹林儿;陈家璧;许陇云;;数字式摄影验光仪中的眼瞳图像分析与处理[A];2002年中国光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黄涛;朱秋东;魏平;;数字激光干涉仪中基于FPGA的视频图像预处理[A];第三届全国数字成像技术及相关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王博亮;刘建梅;徐志强;;图像处理测量涡流力矩[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涛;邹林儿;陈家璧;李湘宁;许陇云;;一种新型数字式摄影验光仪[A];2002年中国光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杨洋;吴新杰;;零件自动化存取装置中尺寸检测的研究[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山东 刘瑞金;PICKER CT机维修实例两则[N];电子报;2007年
2 薛峰 师华伟;11所两大系列抗非典新品通过鉴定[N];中国电子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东梅;车载平台变形测量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6年
2 赵敬德;煤粉火焰三维温度分布重建及其在燃烧诊断技术中应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林兆华;基于图像处理自动调焦技术在经纬仪中应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4 樊军;旋转式伽玛刀治疗系统中治疗计划系统的研制[D];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
5 罗爱民;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射线检测数字图像处理技术[D];四川大学;2007年
6 杨建玺;骨科手术导航系统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7 周贤;阴极炭块内部缺陷的X射线自动检测与识别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8 赵金才;坐标测量系统零件信息提取与位姿自动识别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聪颖;超声相控阵检测系统图像处理和成像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夏绪伟;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万能工具显微镜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D];重庆大学;2005年
3 张寅;照度计全自动检定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4 刘昕;太阳X-EUV成像望远镜的系统响应分析及图像数据处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5 牛轶杰;基于图像的透镜中心误差测量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郑莹;图像处理技术在人眼像差仪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7 何小群;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自动焦度测量方法[D];重庆大学;2009年
8 张敬敏;牙科图像数字系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9 韩丽军;普通X线机的数字化改造[D];天津大学;2008年
10 杨柳松;基于交错层叠电涡流传感器阵列的探测成像定位仪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74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67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