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流探针测量激波速度
本文关键词:用热流探针测量激波速度
更多相关文章: 热流探针 激波速度 同轴热电偶 电离探针 激波风洞
【摘要】:激波速度测量是激波管和激波风洞运行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压电传感器或光学方法测速系统成本高,而传统电离探针在激波马赫数较低、波后温度达不到空气电离程度的情况下无法满足实验要求。提出了一种使用同轴热电偶作为测速探针来测激波速度的方法,弥补了电离探针在激波马赫数较低时的不足。介绍了同轴热电偶探针测速原理,并设计了测量激波速度的系统电路。通过信号放大电路锁定激波冲激信号,触发脉冲信号发生电路,实现了一种单通道、多测点的激波风洞测速系统。分别开展以温度与热流为触发信号的风洞实验,结果表明只有使用热流信号才能满足激波测速的时间要求。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热流探针 激波速度 同轴热电偶 电离探针 激波风洞
【分类号】:TH81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Zhang S Z,Li X,Li J P,et al.The measurement of shock wave velocity by heat flux probe.Journal of Experiments in Fluid Mechanics,2014,28(5):86-91.张仕忠,李贤,李进平,等.用热流探针测量激波速度.实验流体力学,2014,28(5):86-91.0引言激波速度是激波管和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世芬;一种用于热流脉动测量的宽频带热电模拟网络[J];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1990年02期
2 尹协振;姚久成;;测量低密度气流速度和运动激波马赫数的火花放电法[J];实验力学;198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红辉,王晓亮;用激波管驱动水喷雾[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02年04期
2 林建民;魏以嘉;张大友;;激波管中获得低强度激波的方法[J];实验流体力学;2006年02期
3 曹重华,范良藻;袖珍台式标定激波管[J];仪器仪表学报;1983年02期
4 罗军,李红德,李思文;光谱强度法测量激波管反射激波后的流场特性[J];力学与实践;1984年06期
5 李玉麟;低动压标定激波管[J];浙江大学学报;1985年05期
6 罗文沧;二维激波管有障碍物的激波反射流场计算[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0年02期
7 林建民,李仲发,俞鸿儒,李振华;大口径激波管中降低雷诺数的方法[J];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1992年02期
8 刘晓利,刘殿金,管雪元;激波对管内壁堆积粉尘作用的实验研究[J];弹道学报;1992年02期
9 乐嘉陵,高铁锁,曹文祥;有限空间中激波运动的数值模拟[J];航空学报;1993年01期
10 刘晓利,刘殿金,管雪元;激波对管内壁堆积粉尘作用的实验研究[J];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199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钦;徐胜利;;两相激波管设计和气体燃料点火延时测量研究[A];第七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龙桐;翟志刚;司廷;罗喜胜;杨基明;;柱状汇聚激波的参数测量[A];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司廷;翟志刚;龙桐;罗喜胜;杨基明;邹立勇;谭多望;;柱状汇聚激波的型线设计[A];第十四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许东洋;吴锤结;;激波与多涡列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5 王春;韩肇元;司徒明;;对称内楔空腔内部激波聚焦的机理分析及其压力温度变化特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树海;;激波与强旋涡干扰的数值研究[A];第十届全国分离流、旋涡和流动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何琨;陈坚强;;激波与接触面相互干扰的数值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物理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08年
8 ;前言[A];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9 罗喜胜;司廷;杨基明;;激波管中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实验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10 ;前言[A];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华民邋本报特约记者 刘逢安;钢铁“盾牌”是这样铸成的[N];解放军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宏;笛卡尔网格下激波与物质界面相互作用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2 翟志刚;运动激波作用下气体界面不稳定性演化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王泽军;二维轴对称活塞问题激波解的存在性[D];复旦大学;2004年
4 王高峰;基于激波管实验平台的甲烷燃烧化学动力学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王显圣;极小曲面特征界面的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邹立勇;激波冲击气体界面不稳定性和射流发展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2年
7 沙莎;激波与不同物质界面的作用机理及其诱导的波系结构[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北;高压激波管的开发及碳氢燃料着火延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张博;激波与微粒相互作用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侯晓静;管间绕射激波触发爆震波的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4 雷勇;激波与堆积粉尘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5 唐敖;可燃气体中激波聚焦的数值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6 靳建明;火焰在激波诱导下稳定性问题的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陈旷;激波和旋涡的相互作用及其声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8 梁金虎;煤油点火延时特性及其污染效应的激波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程卿;激波管内正庚烷点火延时的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王翠华;激波与液体相互作用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91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691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