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基于离子束刻蚀技术的反台面型MQCM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19:48

  本文关键词:基于离子束刻蚀技术的反台面型MQCM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反台面型 QCM 离子束刻蚀 微加工 谐振频率


【摘要】: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QCM)是一种厚度剪切振荡模式体波传感器,作为微量称重工具,质量检测精度理论可到10-9g。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好、应用范围广,可实现实时在线监测优势。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定量的质量-频移关系诞生到如今,其应用领域已从单一的薄膜厚度测量拓展到物理学、生物学、电化学等领域。目前,获得大谐振频率和高灵敏度QCM尤为重要;因而,本文将介绍一种反台面型(Inverted-mesa)双QCM结构,结合离子束刻蚀、真空蒸发沉积、磁控溅射镀膜、光刻等技术,制作出反台面型QCM,为多用途应用提供相应灵敏度的谐振频率区间。首先,从现有的AT石英晶片体微加工化学刻蚀法、物理刻蚀法中选取离子束刻蚀技术加工反台面结构,研究离子束刻蚀工艺和参数,获得束流密度0.497mA/cm2、离子能量300eV的离子束刻蚀AT切型石英晶体速率为1.0μm/h的结论。由于反台面型QCM的制作方案采用两次曝光,光刻工艺需制作电极曝光对准装置。其次,阐述薄膜制备方法、离子束刻蚀掩膜方法,结合光刻技术详细叙述反台面型QCM的微加工工艺流程。从薄膜制备方法中选取电子束加热蒸发沉积A1膜、磁控溅射镀Au/Cr膜,从离子束刻蚀掩膜方法中选取铝牺牲层粘附式掩膜,结合光刻工艺,制定三种不同微加工方案,完成反台面型QCM的制作。最后,针对谐振频率测量,制作QCM夹持、引线装置,表征反台面型双QCM谐振频率。获得同一片未刻蚀QCM、离子束刻蚀1h的反台面型QCM谐振频率分别为15.657830MHz、15.754025MHz,获得另一组未刻蚀QCM、3h刻蚀QCM谐振频率分别为15.753004MHz、16.258001MHz,得到反台面型双QCM谐振频率工作区间。同时,增加刻蚀时长,由1h增加至4h后对其表征,未获得其谐振频率,根据激光共聚焦扫描图像,推断长时间高能离子轰击导致晶体内部损伤。
【关键词】:反台面型 QCM 离子束刻蚀 微加工 谐振频率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12;TH715.1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23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石英晶体微天平12-19
  • 1.2.1 石英晶体微天平发展12-13
  • 1.2.2 石英晶体微天平原理13-16
  • 1.2.3 石英晶体微天平的分类及应用16-19
  • 1.3 反台面型石英晶体微天平19-20
  • 1.3.1 反台面型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现状19-20
  • 1.3.2 反台面型石英晶体微天平优势20
  • 1.4 论文的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20-23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20-21
  • 1.4.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21-23
  • 第2章 AT石英反台面制作工艺23-32
  • 2.1 AT石英晶体23-24
  • 2.2 反台面加工技术24-27
  • 2.2.1 化学刻蚀法25
  • 2.2.2 物理刻蚀法25-26
  • 2.2.3 反台面型刻蚀方法选用26-27
  • 2.3 离子束刻蚀工艺27-29
  • 2.4 QCM电极曝光对准29-32
  • 第3章 反台面型双QCM微加工制作32-49
  • 3.1 薄膜制备方法32-36
  • 3.1.1 电子束加热蒸发33
  • 3.1.2 直流、射频溅射沉积33-34
  • 3.1.3 磁控溅射34-35
  • 3.1.4 反台面型QCM薄膜制备方法35-36
  • 3.2 反台面型QCM粘附式掩膜方法36-38
  • 3.3 反台面型双QCM微加工制作工艺38-48
  • 3.4 实验小结48-49
  • 第4章 反台面型双QCM的表征49-57
  • 4.1 谐振频率测量仪49-50
  • 4.2 反台面型双QCM夹持、引线装置50-51
  • 4.3 反台面型双QCM谐振频率测量结果51-57
  • 4.3.1 激光共聚焦扫描51-53
  • 4.3.2 谐振频率53-57
  • 结论57-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洪军,洪义麟,徐向东,陶晓明,霍同林,付绍军;离子束刻蚀机工作台的改造[J];真空;2000年05期

2 吴娜;谭鑫;巴音贺希格;唐玉国;;闪耀全息光栅离子束刻蚀工艺模拟及实验验证[J];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09期

3 佘觉觉,王维明;关于用离子束刻蚀作剖面分析时深度值的定标问题[J];物理;1984年02期

4 祝普琛 ,滕丽娟;微型计算机在离子束刻蚀中的应用研究[J];航天工艺;1984年S2期

5 春文;;离子束刻蚀[J];国外科学仪器;1985年05期

6 傅新定,方红丽;离子束刻蚀菲涅耳金环研究[J];核技术;1989年05期

7 曹德新,任琮欣,杨洁,周祖尧,周伟,邹世昌;用沟道技术研究反应离子束刻蚀所引起的晶体表面损伤[J];核技术;1986年03期

8 张建民;仲永安;同悦昌;;离子束刻蚀过程中的二次作用——溅出靶原子的重新淀积[J];表面技术;1989年02期

9 R.A.C.Bache;C.O'Hara;A.D.Parsons;N.M.Shorrochs;D.J.Pedder;赵鹏;;高级多元热探测器中热电陶瓷的离子束刻蚀[J];航空兵器;1991年03期

10 陈智利;李瑞;刘卫国;;低能离子束刻蚀单晶硅表面形貌与粗糙度的研究[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继成;吴卫东;许华;唐晓红;马小军;;微波等离子体离子束刻蚀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2 许晓慧;刘卫国;陈智利;;低能离子束刻蚀自组织纳米结构研究[A];2010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3 刘颖;王旭迪;徐向东;洪义麟;付绍军;;氧化铪光栅离子束刻蚀方法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小为;大口径衍射光学元件的离子束刻蚀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林华;介质膜光栅:光刻胶掩模占宽比和离子束刻蚀槽深的监控[D];清华大学;2005年

3 董晓浩;X射线光束线仪器与条形射频源离子束刻蚀设备研制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包强;晶体表面的离子束刻蚀机理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2 谢小川;基于离子束刻蚀技术的反台面型MQCM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杨卫鹏;全息光栅反应离子束刻蚀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单能飞;化学辅助离子束刻蚀实验设备设计及其机理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5 李瑞;低能离子束刻蚀中自组织纳米结构形成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6 何波;离子束刻蚀HgCdTe环孔光电二极管及MIS器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7 刘维萍;微纳表面结构的制备及润湿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08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708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3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