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仪器的冷原子干涉时序控制系统
本文关键词:基于虚拟仪器的冷原子干涉时序控制系统
【摘要】:为实现冷原子干涉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基于LabVIEW软件和配有FPGA的多功能数据采集卡开发设计了一套时序控制系统,能同步输出多路数字、模拟信号,实现了对冷原子干涉实验中的激光、磁场、CCD等器件的统一控制。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时序调节精度优于100ns、模拟信号输出连续均匀,具有调节精度高、输出路数多和使用方便等优点,能完全满足冷原子干涉实验的要求。
【作者单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国防科技大学量子信息学科交叉中心;
【关键词】: 原子干涉 虚拟仪器 时序控制
【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4307110009)
【分类号】:TP273;TH744.3
【正文快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肇贤;;超冷原子在含时磁场共振条件下的几何相因子[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倪晓坚;蔡体菁;;一种区分测量重力和角速度的冷原子干涉实现方法[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9年04期
3 李润兵;王谨;詹明生;;新一代惯性导航技术:冷原子陀螺仪[J];全球定位系统;2010年04期
4 倪晓坚;蔡体菁;;弓形结构冷原子干涉重力测量精度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吕德胜;刘亮;王育竹;;空间冷原子钟及其科学应用[J];载人航天;2011年01期
6 陈江;张辉;阮军;王心亮;刘丹丹;张首刚;;应用慢速原子束制备冷原子粘团的研究[J];时间频率学报;2012年04期
7 ;导航、电子对抗、制导[J];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2011年01期
8 新华;;空间站造宇宙最低温环境[J];科学大观园;2014年08期
9 李勇莲;;微波消解-冷原子荧光法测定大米中汞[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8年01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诗亮;;基于冷原子的量子模拟[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2 罗有华;李明哲;王育竹;;载流金属网格中冷原子的动力学行为[A];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论文集[C];2002年
3 周小计;熊炜;刘新星;乐旭广;陈徐宗;;驻波脉冲对超冷原子的相干操控[A];第十六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李义民;付军贤;陈徐宗;杨东海;王义遒;;铯冷原子吸收谱的实验观察[A];第八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选[C];1998年
5 刘伍明;;冷原子物理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朱诗亮;;冷原子有效规范势的产生和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杨红;杨柳;王晓畅;吴金辉;;冷原子系统中的四波混频增益和分布反馈激光[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8 颜辉;杜炎雄;张智明;;在冷原子系综中产生超纠缠窄线宽光子对[A];全国光电子与量子电子学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纪宪明;印建平;;实现冷原子或冷分子囚禁的可控制光学双阱及其光学晶格[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张岩;吴金辉;;密度不均匀冷原子介质的相干调制稳态和动态光学特性[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李山;冷原子系统中观测到巨型量子三体态[N];科技日报;2014年
2 记者 代群;中国刷新冷原子量子存储世界纪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记者 桂运安;超冷原子量子模拟实现重要突破[N];安徽日报;2014年
4 刘霞;瑞士开发出“冷原子热电系统”模型[N];科技日报;2013年
5 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杨保国;我科学家刷新冷原子量子存储世界纪录[N];光明日报;2009年
6 朱广菁;冷原子源自爱因斯坦预言[N];大众科技报;2008年
7 记者 沈佳;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我省启动[N];山西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天琛;周期驱动作用下的冷原子量子动力学的理论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2 江晓;冷原子量子存储中的激光稳频与锁相技术[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郭利平;光晶格中两分量冷原子量子相变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4 刘洋;冷原子体系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赵兴东;光晶格中超冷原子系综的动力学性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晶;超冷原子系统物理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7 戴汉宁;基于冷原子系综的量子信息处理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刘亚峰;基于冷原子和腔QED的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9 栗生长;超冷原子体系的绝热几何相位[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2年
10 杭超;冷原子介质中超慢光的非线性传播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永;可移动冷原子重力仪环境适应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张天宝;有限温度下的低维费米冷原子气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灵;冷原子光晶格拓扑半金属的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4 邹鹏飞;冷原子干涉仪的理论建模与误差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贾振强;转子模型及其在冷原子动力学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汪皓川;量子非破坏性测量中冷原子样品的制备[D];浙江大学;2014年
7 涂文凯;冷原子用的稳频激光及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11年
8 刘志学;四能级冷原子系统中基于原子相干的四波混频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
9 马骏;小型化干涉仪系统中的冷原子制备[D];浙江大学;2014年
10 恽e,
本文编号:724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724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