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的声强测量系统开发及其算法改进
本文关键词:基于Labview的声强测量系统开发及其算法改进
【摘要】:声强具有方向性的优势在现代声学测量中得到体现,声强测量不需要特定的消声室或半消声室,随着声强技术和测试软硬件的发展,声强测量已广泛应用于声功率测试、噪声源识别、声场特性分析等方面。声强技术的应用离不开高精度的测试系统,传统的声强测量系统价格昂贵,有限差分的存在使得测试频域受到探头间距的限制,宽频噪声需分段多次测量。本文在采用修正算法运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虚拟仪器技术开发出一套便携高效、精度高、低成本的声强测量系统。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阐述了声强测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课题目的和意义;第二,介绍声强测量理论基础;第三,分析互谱声强误差和修正方法,并数值仿真声强和声功率测量误差;第四,介绍此次开发的声强测量系统核心算法模块;第五,采用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组合的方式对系统有效性和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不论修正前后,本声强测量系统在探头间距对应的测试频段内,测量误差都控制在1dB以内,满足多数工程测试要求,并且修正系统拥有更宽的测试频域和更高的测试精度,宽频噪声可通过选择合适的探头间距,一次测得。
【关键词】:虚拟仪器 互谱声强 误差修正 数值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789
【目录】:
- 致谢7-8
- 摘要8-9
- ABSTRACT9-15
- 第一章 绪论15-20
- 1.1 课题意义15-16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16-18
- 1.3 课题目的及主要内容18-20
- 1.3.1 课题目的18
- 1.3.2 主要内容18-20
- 第二章 声强测量理论基础20-37
- 2.1 引言20
- 2.2 声学基础20-27
- 2.2.1 声压及波动方程20-21
- 2.2.2 声场中的能量关系21-22
- 2.2.3 声强22-23
- 2.2.4 声功率23-24
- 2.2.5 声场叠加24-25
- 2.2.6 三分之一倍频程25
- 2.2.7 频率计权25-27
- 2.3 声强测量方法27-31
- 2.3.1 P-U法声强测试原理27-28
- 2.3.2 P-P法声强测试原理28-31
- 2.4 互谱声强误差分析31-36
- 2.4.1 有限差分误差分析31-35
- 2.4.2 相位失配误差35-36
- 2.4.3 其他误差36
- 2.5 本章小结36-37
- 第三章 误差修正及其数值仿真37-54
- 3.1 引言37
- 3.2 有限差分误差修正37-39
- 3.3 相位失配误差修正39-42
- 3.3.1 传递函数法39-40
- 3.3.2 传声器交换法40-41
- 3.3.3 压-强指数法41-42
- 3.4 声强测试误差数值仿真42-53
- 3.4.1 声强误差仿真42-50
- 3.4.2 声功率误差仿真50-53
- 3.5 本章小结53-54
- 第四章 声强测量系统设计54-71
- 4.1 引言54
- 4.2 虚拟仪器技术54-55
- 4.2.1 虚拟仪器介绍54
- 4.2.2 LABVIEW介绍54-55
- 4.3 系统总体设计55-57
- 4.3.1 硬件配置55-57
- 4.3.2 软件开发57
- 4.4 声强测量系统子模块设计57-70
- 4.4.1 数据采集模块57-59
- 4.4.2 系统标定模块59-62
- 4.4.3 声压计算模块62-65
- 4.4.4 声强计算模块65-68
- 4.4.5 离散点声功率计算模块68-70
- 4.5 本章小结70-71
- 第五章 实验分析71-79
- 5.1 引言71
- 5.2 模拟实验71-73
- 5.3 声强测量实验73-77
- 5.4 声功率测量实验77-78
- 5.5 本章小结78-79
- 论文总结与工作展望79-81
- 6.1 论文总结79
- 6.2 工作展望79-81
- 参考文献81-8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合肥工业大学两种声强测量分析软件[J];噪声与振动控制;1990年01期
2 王建民;声强测量技术在工程中应用的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3 宋雷鸣,佟复华,刘达德;强背景声场下的声强测量[J];铁道学报;2000年02期
4 刘星,时胜国,战国辰,何元安;水下声强测量技术在近场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周广林,陈剑,毕传兴,陈心昭;双传声器声强测量系统误差分析与不确定度评定[J];农业机械学报;2003年05期
6 周晓峰;毕传兴;孙彪;陈心昭;;一种新的三维矢量声强测量方法[J];计量学报;2007年04期
7 赵晓丹;张波;;离散傅立叶变换误差对声强测量技术的影响[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7年06期
8 文成;秦树人;;声强测量中传声器相位误差修正[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史小军;Finn JACOBSEN;;湍流对流动管道中声强测量的影响(英文)[J];船舶力学;2008年03期
10 王岩;陈克安;王健;;基于声强测量的圆柱内部全息柱面复声压相位重构[J];应用声学;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文成;秦树人;;声强测量系统传声器相位误差分析与修正[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文成;秦树人;;声强测量系统传声器相位误差分析与修正[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志远;陈心昭;;扫描声强测量系统的路径误差与控制影响的分析[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方尔正;杨德森;;使用数据采集芯片的便携式声强测量仪[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何元安;贾志富;杨德森;;P—U法声强测量及其应用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99]论文集[C];1999年
6 刘铮;商德江;何祚镛;;双水听器声强测量研究及系统研制[A];水下噪声学术论文选集(1985-2005)[C];2005年
7 邓大新;林春生;;舰船声场的近程分布式声源模型[A];2004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时岩;基于声强测量技术的噪声自动分析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明祥;基于Labview的声强测量系统开发及其算法改进[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2 陈品;高性能智能化声强测量分析系统采集器的研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3 孙彪;新型三维声强测量分析系统[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 郭进国;声强测量系统的开发及其在汽车噪声源识别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5 杨东兵;关于声强测量技术在汽车噪声源识别中应用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刘庆凯;声强测量技术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赵剑波;基于声强测量的电液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8 金程;基于DSP的实时互谱声强测量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吕佳珩;基于LabVIEW的便携式声强测量分析系统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10 黄丹慧;基于LabVIEW的声强测量分析系统设计[D];湖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31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731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