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基于STM3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17-09-01 00:17

  本文关键词:基于STM3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研究与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生化分析仪 STM32 数据采集 自动控制


【摘要】:随着现代制造业水平和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对现代医疗器械的准确度,自动化程度以及功能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期待。目前,国内生产厂商的生化仪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基本一致,但由于其价格劣势,生化仪设备只能在县级以上的医院才能承担。针对这种问题,设计一种降低设备成本的控制方案来减少大众的医疗费用,可使更多的人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方便。论文论述了生化分析仪的发展历史和趋势,分析了生化分析仪相关的关键原理,其中包括分光光度计原理、步进电机控制原理、增量式编码器原理、帕尔贴效应和液面探测原理。在这些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和设计了生化分析仪的硬件系统。使用ADuCM360控制光电转化子系统实现光电信号的采集和传输,主要包括光电传感器、可变增益放大器和多路选择器电路;使用STM32F429IGT6控制样本子系统、试剂子系统、反应子系统和液路子系统实现生化分析仪的执行操作,主要包括步进电机、直流电机、开关阀、光耦等电路;使用STM32F103C8T6控制温度控制子系统实现恒温操作,包括温度采集、按键、数码管显示和帕尔贴控制电路。三个控制芯片通过RS-485总线进行通信,所有数据通过RS-232接口传输到PC机。生化分析仪的控制变量众多,对设备响应的实时性有严格的要求,使用实时操作系统来完成程序的整体设计。首先,编写芯片和板级硬件的相关驱动。其次,根据要求编写设备所需的API函数,完成设备硬件操作的相关功能。最后,调用API函数的各个子系统被设计成操作系统的子任务,通过操作系统管理这些子任务实现生化分析仪的所有操作。PCB采用Altium Designer设计,充分考虑信号与电源的完整性。通过对设备的模块调试和国家相关指标的具体测试,其功能和性能满足预期要求。
【关键词】:生化分析仪 STM32 数据采集 自动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7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引言10
  • 1.2 生化分析仪的历史与现状10-12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12-14
  • 第2章 生化分析仪关键原理分析14-22
  • 2.1 分光光度计原理14-17
  • 2.1.1 比尔-朗伯定律14-15
  • 2.1.2 光源15
  • 2.1.3 色散元件15-16
  • 2.1.4 光电二极管阵列16-17
  • 2.2 步进电机控制原理17-19
  • 2.2.1 步进电机的结构18
  • 2.2.2 步进电机驱动器18-19
  • 2.3 增量式编码器原理19-20
  • 2.4 帕尔贴效应20-21
  • 2.5 液面探测原理21
  • 2.6 本章小结21-22
  • 第3章 生化分析仪硬件系统设计22-38
  • 3.1 硬件需求分析22
  • 3.2 总体结构22-27
  • 3.2.1 主控制器23-25
  • 3.2.2 主控制器通信接口25-27
  • 3.3 硬件子系统设计27-37
  • 3.3.1 光电转化子系统27-30
  • 3.3.2 样本子系统30-33
  • 3.3.3 试剂子系统33-34
  • 3.3.4 反应子系统34-35
  • 3.3.5 液路子系统35-36
  • 3.3.6 温度控制子系统36
  • 3.3.7 供电子系统36-37
  • 3.4 本章小结37-38
  • 第4章 生化分析仪程序设计38-50
  • 4.1 系统开发环境38-40
  • 4.1.1 编译器与芯片固件库38-39
  • 4.1.2 实时操作系统uC/OS-III39-40
  • 4.2 程序整体设计40-43
  • 4.2.1 任务管理41-42
  • 4.2.2 任务通信42-43
  • 4.3 子程序设计43-49
  • 4.3.1 样本臂子程序44-45
  • 4.3.2 试剂臂子程序45-46
  • 4.3.3 搅拌臂子程序46
  • 4.3.4 样本盘子程序46
  • 4.3.5 试剂盘子程序46-47
  • 4.3.6 反应盘子程序47
  • 4.3.7 温度控制子程序47-48
  • 4.3.8 光电转化子程序48-49
  • 4.4 本章小结49-50
  • 第5章 生化分析仪的调试50-56
  • 5.1 操作界面50
  • 5.2 主要操作选项50-55
  • 5.2.1 计算机通信与复位50-51
  • 5.2.2 吸量器51-52
  • 5.2.3 样本臂、试剂臂 1、试剂臂 252
  • 5.2.4 温度52-53
  • 5.2.5 搅拌臂53
  • 5.2.6 样本盘与试剂盘53-54
  • 5.2.7 比色杯与反应盘、水泵与水槽阀54-55
  • 5.3 本章小结55-56
  • 第6章 生化分析仪的性能检验56-64
  • 6.1 杂散光56
  • 6.2 吸光度的线性范围56-57
  • 6.3 吸光度的准确性57-58
  • 6.4 吸光度的稳定性58
  • 6.5 吸光度的重复性58-59
  • 6.6 温度准确度与波动度59-60
  • 6.7 样品携带污染率60-61
  • 6.8 加样的准确度与重复性61-62
  • 6.9 临床项目的批内精确度62-63
  • 6.10本章小结63-64
  • 第7章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68
  • 在学研究成果68-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力强,李赞华,李芒会;应重视生化分析仪的安装使用与维护[J];医疗设备信息;2003年01期

2 刘英;;生化分析仪的使用与维护[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1年04期

3 李雪志;CORNING 550 EXPRESS生化分析仪应用经验三例[J];医疗卫生装备;1999年06期

4 伍强,王丹妹;美国BECKMAN-CX4CE/CX7生化分析仪维护保养专题探讨[J];医疗设备信息;2000年01期

5 伍强,王丹妹;美国BECKMAN-CX4CE/CX7生化分析仪维护保养专题探讨[J];医疗设备信息;2000年02期

6 杨彦琴,安薇;生化分析仪计量检定的研究[J];医疗设备信息;2000年03期

7 彭达明,王玉珍;全自动快速血液生化分析仪的使用和保养[J];医疗装备;2000年02期

8 陈霈;当前医用生化分析仪检定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1年03期

9 金萍;生化分析仪的检定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石河子科技;2002年01期

10 肖郧,陈武;CIBA-CORNING560生化分析仪在操作中遇到的几点问题及处理[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琼峰;;ACCUTE TBA-40FR生化分析仪维护保养和应用实践[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杨彦琴;安薇;;生化分析仪计量检定的研究探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王永明;;日立7170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方法[A];2004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郭艳;;7020型生化分析仪使用与保养的体会[A];内蒙古医学会第一届医学工程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迟戈;王亚南;李非;魏晶;;自动生化分析仪电气安全控制[A];2008年医疗仪器学术年会暨理事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王丹;陈峰;林宝顺;;生化分析仪测定高活性酶的严重误差及对策[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高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检测[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8 李复银;;COBAS MIRA大型生化分析仪故障4例[A];全省医疗设备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张敏;;GLP实验室生化分析仪设备校正与确效[A];2010年全国药物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刘伟;高丽娟;;酶标速率法与生化分析仪速率法测定ALT结果相关性探讨[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赖强;国产生化分析仪发力[N];医药经济报;2006年

2 ;中科院生化分析仪面市 [N];中国电子报;2002年

3 记者 赵伟 通讯员 郑原驰;国内首台微型肾病快速生化分析仪在我市诞生[N];长春日报;2006年

4 明明;国内首台微型肾病快速生化分析仪问世[N];医药经济报;2006年

5 李美仪 一鸣;生化分析仪八成不合格[N];广东科技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基于STM32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研究与设计[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2 吕建锋;生化分析仪Ⅱ型机主控程序的设计[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3 郝晋英;基于虚拟技术的生化分析仪[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波;微型生化分析仪的系统结构设计[D];重庆大学;2006年

5 张英;生化分析仪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陈清海;小型生化分析仪的性能分析与验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7 贺德圣;基于ARM的生化分析仪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东北大学;2009年

8 龚燕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任务优化调度与检测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牛丹丹;赛诺迈德公司生化分析仪南亚市场开发策略[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杨杰;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生化分析仪的研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68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768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1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