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大口径望远镜结构热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2 01:39

  本文关键词:大口径望远镜结构热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大口径望远镜 热分析 温度分布 热变形 温控


【摘要】:为了评估温度对望远镜的影响,针对某地基光电望远镜,建立了包括光学组件,跟踪架结构以及电控设备等在内的有限元热模型.在传导、对流、辐射以及热流等不同热环境下进行热分析,计算了望远镜光机结构的时间和空间温度分布.根据温度分布进行了热-弹性分析,得出了望远镜结构的热变形.分析表明:温度变化对望远镜跟踪架以及主光学系统的影响很大,对主次镜造成的相对位移达到毫米级,必须进行严格控制.最后从防护圆顶、跟踪架以及主镜等方面入手给出了热控设计方案.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大口径望远镜 热分析 温度分布 热变形 温控
【基金】: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三期创新重大研究项目专项资金资助
【分类号】:TH743
【正文快照】: 0引言为了评估温度对望远镜成像的影响以便采取适当的热控措施,大口径望远镜在研制过程中都应该对温度因素进行过深入的考虑和研究.通过流体力学仿真,有限元仿真等方法对望远镜所处的热环境,主镜、跟踪架等的温度分布以及由此引起的热变形等进行详细计算,并通过大量试验得到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小霞;王鸣浩;明名;王富国;;大口径SiC轻量化主镜热变形的定标[J];光学精密工程;2012年06期

2 李国强;贾宏;陈恩涛;傅伟纯;;空间太阳望远镜主镜精密温度控制方案介绍[J];光子学报;2007年S1期

3 王富国;;温度和支撑方式对1.2m SiC主镜面形的影响分析[J];光子学报;2011年06期

4 杨飞;明名;王富国;张丽敏;;温度变化对1.23m望远镜光机系统的影响[J];光子学报;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亮;吴清文;颜昌翔;;空间光谱成像仪热设计及其分析与验证[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6期

2 李安虎;李志忠;孙建锋;卞永明;刘立人;;大口径旋转偏摆棱镜径向支撑优化设计[J];光学学报;2012年12期

3 姜洋;孙强;刘英;赵珑现;;大视场红外导引头光学系统消热差设计[J];光子学报;2013年04期

4 苏燕芹;张景旭;王富国;杨飞;赵宏超;;基于谱分析的30m望远镜三镜支撑结构地震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04期

5 安其昌;张景旭;杨飞;;Randon变换在区域结构函数坍陷中的应用[J];光学学报;2014年04期

6 何秉高;安志勇;曹秒;曹维国;;激光干扰扩束系统光机结构设计[J];光子学报;2014年06期

7 明名;吕天宇;吴小霞;;二次成形式Coude光学系统的设计、检测与装调[J];光子学报;2014年06期

8 何宴;王继红;彭起;;大口径轻质主镜热特性分析[J];光电工程;2014年06期

9 谢长雄;徐月同;夏晨晖;陈子辰;傅建中;;皮卫星及其星箭分离机构的热-结构耦合与间隙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07期

10 苗恩铭;徐祗尚;周小帅;雷德荣;倪洋;;基于热力转换机理仿真圆柱体零件形体边界约束的热变形[J];光学精密工程;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亮;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空间高光谱成像仪热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2 谢长雄;皮卫星星箭分离机构设计分析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赵宏超;TMT三镜系统Tilt Mechanism组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4 孙毅;多波段高功率激光合束技术及热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5 刘祥意;4mSiC轻量化主镜的热控系统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莹涛;轻量化反射镜动态性能分析与支撑结构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3年

2 谷果果;空间温变场对不同结构平面反射镜的性能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王祥;日—地系拉格朗日L1点太阳望远镜热控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4 石要辉;车载光电经纬仪指向精度稳定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5 彭红攀;温度场对空间光通信望远镜系统性能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滨;肖志宏;余景池;;利用Zernike多项式分析超薄镜热变形[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02期

2 王红;田铁印;;轴向温差对空间遥感器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10期

3 王富国;杨洪波;赵文兴;杨飞;;1.2m SiC主镜轻量化设计与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1期

4 明名;王建立;张景旭;杨飞;;大口径望远镜光学系统的误差分配与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01期

5 沈宏海;王国华;丁金伟;王灵杰;撖們們;李永刚;;主动补偿无热化技术在机载红外光学系统中的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3期

6 孙敬伟;陈涛;王建立;杨飞;;主次镜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装调[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10期

7 吴清文,卢锷,王家骐,牛晓明;主镜稳定温度场特性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1996年06期

8 冯树龙,张新,翁志成,丛小杰;温度对大口径主镜面形变形的影响分析[J];光学技术;2005年01期

9 杨怿;张伟;陈时锦;;空间望远镜主镜的热光学特性分析[J];光学技术;2006年01期

10 陈荣利,张禹康,樊学武,马臻,李英才;空间高分辨率CCD相机次镜支架最佳结构设计[J];光子学报;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超;杨洪波;吴小霞;张景旭;;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结构的性能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1期

2 陈波,尼启良,曹继红,巩岩,曹健林;空间软X射线/极紫外波段正入射望远镜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3年04期

3 张林波,任戈,陈洪斌;大口径望远镜结构的有限元分析[J];光学技术;2003年05期

4 陈欣扬;机场远距离目标望远镜监控系统的初步设计[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04年00期

5 郑锋华;王永;李东波;蒋麒麟;;望远镜主转动框架设计分析方法[J];机械设计;2006年08期

6 王鸣浩;董磊;;傅里叶望远镜成像原理对比验证[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6期

7 郑骅铃;;望远镜的色再现性[J];应用光学;1982年03期

8 ;输出系统能以相位共轭补偿形成激光束的望远镜系统[J];国外激光;1994年03期

9 赵有雄,郭忠言,詹文龙,冯恩普,,郗鸿飞,周建群,王金川,罗永锋,雷怀宏,沈文庆,冯军,马余刚;一种高性能飞行时间望远镜系统[J];核技术;1995年07期

10 李蓉芳;直接形成图像的望远镜多孔径合成系统(下)[J];光机电信息;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娥;胡易;成正维;刘思敏;;体全息望远镜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杨飞;;温度变化对1.23m望远镜光机系统的影响[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陈渊;;质子反冲闪烁望远镜系统的研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4 杨飞;;仰角变化对1.23m望远镜光机系统的影响[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5 王柱生;谭继廉;肖国青;李占奎;高萍;张宏斌;鲍志勤;卢子伟;李龙才;张玲;徐树威;郭应祥;谢元祥;;全耗尽Au-Si面垒型带电粒子望远镜的研制[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王金川;詹文龙;郭忠言;郗鸿飞;周建群;赵有雄;罗永锋;雷怀宏;;宽量程重离子望远镜系统[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4年

7 吴小霞;;600mm薄镜主动光学成像望远镜[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永明;袁波;;RPC μ子望远镜的设计[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6年

9 李松林;卢俊;徐瑚珊;诸永泰;;一个气体电离室IC+PSSD望远镜系统[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6年

10 卢俊;李松林;徐瑚珊;诸永泰;范恩杰;柳卫平;白希祥;;一台高分辨的ΔE—E望远镜系统[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彼工;美国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盘支撑南极天体望远镜[N];中国建材报;2007年

2 记者 郑杨;南极望远镜CSTAR成功观测南极星空[N];经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超;大口径望远镜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2 岳巾英;复眼衍射望远镜系统的性能检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3 于树海;傅里叶望远镜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4 孙敬伟;地基大口径光电成像望远镜装调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5 司庆丹;傅里叶望远镜成像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4年

6 程泽浩;HXMT中能望远镜数据获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李保权;静止轨道卫星太阳X-EUV成像望远镜[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4年

8 张晓明;望远镜光路实时对准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9 姚仰光;LAMOST观测控制系统的建立与测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刘光曹;LAMOST望远镜的观测控制流程技术[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厉建峰;大型光电阵望远镜结构传热分析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2 朱巧根;望远镜远程控制和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李祝莲;1.2m地平式望远镜跟踪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4 范玉峰;地平式自动望远镜控制系统及光子计数型光度计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5 杨秀荣;卡塞格林激光发射望远镜支架的结构分析和优化[D];苏州大学;2011年

6 王心怡;望远镜影像稳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张雅静;无线传感网络在光学综合孔径望远镜中的应用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徐军;Java技术在小型自动望远镜中的应用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8年

9 蔡灿;小型望远镜防抖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王磊;白天探测技术研究与望远镜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本文编号:775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775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e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