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虚拟地震仪设计

发布时间:2017-09-02 04:40

  本文关键词:虚拟地震仪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虚拟仪器 地震仪 LabVIEW


【摘要】:针对地震仪系统模块众多、设计实现复杂,并结合系统体积庞大、野外实验费时费力等现实难题,本论文设计一套虚拟地震仪实验教学系统。采用Flash动画设计手段,对地震仪野外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基于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框图式编程思想以及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将仪器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地震仪分为信号发生,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传输等基本模块,针对每一模块根据具体电路构成及其完成的功能进行设计,设置放大器增益等关键参数,使学生能够掌握具体模块的功能以及关键参数的设置;进一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让学生通过虚拟实验切身体会到“传感输入-数据采集-通讯连接-数据预处理”一系列过程。通过本文的设计,为本科生实验及实践课程提供虚拟仿真平台与教学资源,训练学生自主设计科学实验的技能,培养科学素质与创新能力。本文采用虚拟仪器的设计思想开展地震仪系统的设计,省去了复杂的硬件设计过程,节约野外实验成本,避免野外实验风险。
【关键词】:虚拟仪器 地震仪 LabVIEW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7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2
  • 1.1 研究背景9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9-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1.3.1 虚拟仪器的发展现状10
  • 1.3.2 地震仪研究现状10-11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11-12
  • 第2章 地震仪野外工作过程仿真设计12-17
  • 2.1 Flash动画的基本技术12-14
  • 2.1.1 图层12-13
  • 2.1.2 元件13
  • 2.1.3 帧和时间轴13-14
  • 2.2 地震仪野外工作过程仿真具体实现14-17
  • 2.2.1 震源运输14
  • 2.2.2 震源激发地震信号14-15
  • 2.2.3 地震仪触发15-16
  • 2.2.4 数据采集及传输16-17
  • 第3章 虚拟地震仪设计17-35
  • 3.1 总体方案设计17
  • 3.2 虚拟地震仪设计实现17-25
  • 3.2.1 激发信号虚拟设计18-20
  • 3.2.2 信号发生模块设计20-21
  • 3.2.3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21-24
  • 3.2.4 数据存储及传输模块设计24-25
  • 3.3 多道信号采集设计25-28
  • 3.4 虚拟地震仪采集实际地震信号28-30
  • 3.5 测试及结果30-31
  • 3.6 典型应用案例设计31-32
  • 3.7 用户操作界面设计32-35
  • 第4章 虚拟地震仪数据预处理35-45
  • 4.1 用户操作界面35-36
  • 4.2 单道信号数据预处理36-41
  • 4.2.1 地震波衰减37
  • 4.2.2 相关检测37-39
  • 4.2.3 增益39
  • 4.2.4 滤波39-41
  • 4.3 多道信号数据预处理41-42
  • 4.4 实际地震数据预处理42-45
  • 4.4.1 读取实际地震信号42
  • 4.4.2 废道剔除42-43
  • 4.4.3 自动增益43-44
  • 4.4.4 滤波44-45
  • 第5章 全文总结45-46
  •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45
  • 5.2 进一步研究工作45-46
  • 参考文献46-48
  • 作者简介48-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肃静;卢川;游庆瑜;张妍;;一种低成本无缆地震仪采集站的研制[J];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04期

2 刘志广;赵冬利;张永策;崔桃;陈珂君;;基于Flash技术的NMR虚拟实验室[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3年12期

3 戴军;张锋美;;基于Flash的实景虚拟漫游系统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年10期

4 吕玉珠;;基于flash技术的电阻测量虚拟仿真实验的开发[J];煤炭技术;2012年01期

5 程铃;徐冬冬;;Matlab仿真在通信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02期

6 李威;陈祖斌;;宽频地震仪数据采集通道的噪声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05期

7 李云志;;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电子科学技术评论;2005年04期

8 袁子龙,李婷婷;Δ-ΣA/D转换技术及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776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776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6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