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射线检测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中国射线检测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设备 射线检测技术 射线检测标准
【摘要】:射线检测结果能够非常直观地显示出材料及其构件缺陷和不连续性的大小、分布和性质,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某些重要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射线检测设备、检测技术和检测标准的现状,并根据我国科技部门提出的科研项目和射线研究现状总结出中国射线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
【作者单位】: 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设备 射线检测技术 射线检测标准
【分类号】:TH878.1
【正文快照】: 展在20世纪60年代走向成熟[1_5]。1引言 射线检测技术是将射线能量注人被检测对象中,能量与被检测对象的物质发生交互作用,利用胶片和传感1895年11月,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物理学教授伦琴 器收集射线能量与物质交互作用的结果,用图像将能量发现X射线,1896年,英国的康倍尔·斯温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培君;;射线检测技术在中国——庆祝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成立三十周年[J];无损检测;2008年08期
2 ;2011年全国射线检测技术年会征文通知[J];无损检测;2011年06期
3 ;2011年全国射线检测技术年会征文通知[J];无损检测;2011年07期
4 郑世才;;数字射线检测技术专题(一)——概述[J];无损检测;2012年01期
5 ;全新的X射线检测技术增强玻璃异物的检测效果[J];中国包装工业;2013年05期
6 曾祥照;2000年全国射线检测新技术研讨暨设备展示会在兰州召开[J];无损探伤;2000年04期
7 刚铁,王东华;X射线检测图象中缺陷的自动提取和分割[J];焊接;2001年05期
8 姚志忠;射线检测质量管理(续)[J];无损探伤;2001年02期
9 杨宝刚,金虎,任华友,吴东流;复合材料的射线检测技术[J];宇航材料工艺;2004年02期
10 蔡兰,陈祯,王亮;复合材料的射线检测[J];国外建材科技;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朝明;王增勇;;焊接现场射线检测技术应用分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2 孙朝明;李强;王增勇;;数字化射线检测图像中缺陷的分割与定量[A];2007四川省理化检验、无损检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付英;;钨渗铜制品X射线检测的缺陷判读经验[A];2007'湖北·武汉NDT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姜国祥;;射线检测的焦距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分析[A];西南地区第十届NDT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郭彦斌;;双能量射线检测技术的发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贞;;高温工件X射线检测中影响底片黑度的几个因素分析[A];2012陕西省第十三届无损检测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牛同福;郑梦迁;;射线检测技术的发展应用及透照底片评定的探讨[A];2002年晋冀鲁豫鄂蒙川沪云贵甘十一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2年
8 ;前言[A];西南地区第十届NDT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联国;;钛管-钛钢复合管板焊接接头射线检测[A];陕西省第十届无损检测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沈强;;SMT焊点的微焦X射线检测[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Douglas K Robinson;X射线检测系统功能进一步提高[N];中国电子报;2008年
2 杨占忠 记者 李同亮;黑龙江检疫系统业务技能竞赛在东宁举行[N];中俄经贸时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中印;高钢级埋弧焊管焊缝数字射线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刘俊敏;工业X射线检测图像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3 李毓光;可见光导向PCB X射线检测系统光机设计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兰扬;X射线检测装置采集传输系统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5 祁三军;铁路货车车钩射线检测工艺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关鹏姝;在役管道X射线检测图像内外物质分类方法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徐振华;X射线检测制导光纤缠绕缺陷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8 伍树坤;燃气用聚乙烯管热熔焊对接接头的X射线检测和超声波检测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9 刘妍;核电站X射线检测辅助评片系统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王娜;管道焊缝缺陷射线检测图像获取与处理的数字化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84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784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