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稳瞄稳向系统FOG随机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09:11

  本文关键词:稳瞄稳向系统FOG随机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稳瞄稳向 FOG 随机信号处理 Allan方差 最小二乘法


【摘要】:为辨识稳瞄稳向系统中光纤陀螺(fiber optical gyro,FOG)主要噪声,研究基于Allan方差的FOG随机信号处理方法;在静态条件下,对稳瞄稳向系统三轴FOG输出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Allan方差分析,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分别计算FOG 5个随机误差系数;经分析得出稳瞄稳向系统FOG输出信号主要噪声为速率随机游走与速率斜坡噪声。该研究可为简化稳瞄稳向系统误差模型,实现FOG噪声信号重点滤除,提高系统性能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
【作者单位】: 军械工程学院纳米技术与微系统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西安市803厂军代室;
【关键词】稳瞄稳向 FOG 随机信号处理 Allan方差 最小二乘法
【分类号】:TH745.4;TN911.7
【正文快照】: 0引言稳瞄稳向是指在载体机动情况下,保持瞄准设备与载体姿态变化隔离,以使得瞄准设备始终指向打击目标的过程。稳瞄稳向系统的核心是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在IMU中陀螺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姿态测量精度。本课题致力于研究基于FOG惯组的高精度稳瞄稳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新龙;杜宇;丁杨斌;;光纤陀螺随机误差模型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2 吴一;杨孟兴;韦明;刘永红;;光纤陀螺仪随机误差的Allan方差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4期

3 王立冬;张春熹;;高精度光纤陀螺信号的在线建模与滤波[J];光电工程;2007年01期

4 杨亭鹏,高亚楠,陈家斌;光纤陀螺仪零漂信号的Allan方差分析[J];光学技术;2005年01期

5 倪静静;王俊璞;卫炎;田蔚风;;三轴一体化光纤陀螺的Allan方差分析[J];光学仪器;2007年01期

6 赵思浩;陆明泉;冯振明;;基于一种简化Allan方差法的IMU误差分析[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0年12期

7 熊凯;雷拥军;曾海波;;基于Allan方差法的光纤陀螺建模与仿真[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0年03期

8 朱华征;周晓尧;张文博;范大鹏;;光电稳定平台中陀螺随机漂移的处理方法[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智永;周晓尧;张连超;;稳定平台中通用陀螺数据采集处理系统[J];兵工自动化;2011年02期

2 张海鹏;房建成;盛蔚;;石英MEMS陀螺漂移的周期性误差标定及补偿[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3 王新龙;李娜;;MEMS陀螺随机误差的建模与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朱小丰;王昊;郑阳明;韩柯;金仲和;;面向皮卫星应用的MEMS陀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6期

5 张秋昭;张书毕;侯东阳;刘万利;;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光纤陀螺随机序列平稳化处理[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10期

6 张秋昭;张书毕;侯东阳;;光纤陀螺随机漂移辨识方法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09期

7 孙红星;袁修孝;付建红;;航空遥感中基于高阶INS误差模型的GPS/INS组合定位定向方法[J];测绘学报;2010年01期

8 李世扬;岳步江;向强;吕伟;孙芳;方海;葛林;;光纤陀螺测斜仪滤波方法与Allan方差分析[J];测井技术;2008年05期

9 张炜栋;马林立;;电控罗经航向数据噪声[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11期

10 李家垒;何婧;信东;许化龙;;光纤陀螺消噪方法研究[J];电光与控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科;丛爽;沈宏海;;高精度陀螺稳定平台的控制策略及误差补偿方法[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2 刘建锋;丁传红;王医民;;基于Allan方差的激光陀螺信号分析[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3 顾姗姗;刘建业;曾庆化;吕品;;基于Allan方差系数的KF组合导航算法研究[A];惯性技术发展动态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新世纪惯性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富梅;GNSS/INS组合导航误差补偿与自适应滤波理论的拓展[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强;小型AUV水下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夏桂锁;陀螺经纬仪自动寻北关键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杨金显;微惯性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刘付强;船用卫星天线微型姿态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6 韩军良;光纤陀螺的误差分析、建模及滤波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李颖;慢光光纤陀螺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祁家毅;半球谐振陀螺仪误差分析与测试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张义;舰船捷联惯性系统初始对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10 马芮;基于微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分析和补偿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梅;光纤陀螺测试与标定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郑婕;GPS/INS组合导航及非线性滤波方法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朱小丰;皮卫星姿控系统的敏感器和执行机构电路设计[D];浙江大学;2011年

4 蔡雄;硅微机械陀螺仪的随机误差建模与补偿[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5 许海玉;星载光纤陀螺随机漂移建模及滤波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栾清磊;组合式石英圆柱壳体振动陀螺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邹江;微机械陀螺信号采集系统设计及滤波方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8 刘东波;光纤陀螺快速高精度寻北技术与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9 李志宏;基于光纤陀螺方位测量方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10 余慧;光纤陀螺动态特性的测试与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龙;杜宇;丁杨斌;;光纤陀螺随机误差模型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2 韦明;杨孟兴;屈孝池;;环形激光陀螺仪随机误差的Allan方差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5年S5期

3 徐清雷,邓正隆,张传斌;光纤陀螺刻度因子的建模方法[J];光电工程;2004年12期

4 王妍,张春熹,刘镇平;闭环光纤陀螺数字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J];光电工程;2004年S1期

5 王立冬;张春熹;;高精度光纤陀螺信号的在线建模与滤波[J];光电工程;2007年01期

6 王海,陈家斌,黄威,张延顺,汤继强;光纤陀螺随机漂移测试及分析[J];光学技术;2004年05期

7 葛升民;韩军良;沈毅;王磊;;光纤陀螺随机建模与仿真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8 刘巧光,许辅义,滕云鹤,章燕申;环形激光陀螺仪随机误差模型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9 朱荣,张炎华,莫友声;干涉式光纤陀螺的建模与仿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11期

10 万俊,潘鸿飞,杨柏军;陀螺仪随机漂移的测取和数学模型的确立[J];微计算机信息;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恒亮;屠大维;赵其杰;;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大口径球面拟合测量方法[J];工具技术;2007年12期

2 栾昌海;王盟;;基于机器人的多路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研究[J];信息技术;2006年02期

3 刘缠牢;谭立勋;李春燕;;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红外测温系统温度标定方法[J];激光与红外;2006年08期

4 周金陵;;LS25—1型旋桨流速仪检定曲线的计算机拟合[J];水利水文自动化;1992年03期

5 毛建东;;动态称重系统的建模及其参数估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6年06期

6 尹花兵;帅立国;姜昌金;陈诚;;基于分段最小二乘方法的钢材无损检测分选仪[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8年01期

7 陈睿;桑培勇;;速度式流量计校准结果数据处理方法的探讨[J];工业计量;2008年02期

8 张华强;李玉峰;;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热量表温度采集模块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1年02期

9 黄荻;鄢立;;透镜中心偏测量中一种光轴拟合的新方法[J];光学仪器;2009年05期

10 Andrzej Gijmajer;龙桥;;测力传感器的检定——对结果的数学验证[J];国外计量;198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建杰;张小松;龚延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快速测试仪的辨识算法研究[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三届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辉;;石英压力传感器压力测试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A];压力计量服务和测试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景春国;白秋果;;最小二乘法在原油含水分析仪标定中的应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徐关根;;最小二乘法在扭矩测量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钟鹤立;姜俊;牛中念;;智能同位素浓度在线检测仪[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三)[C];1994年

6 蒋效雄;刘雨;苏宝库;柳明;;基于非线性EV模型的加速度计误差模型辨识[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黄震威;梁国伟;赵伟国;杨松迎;;新型气体流量计特性曲线及其拟合方法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8 屈金祥;;Zernike多项式及其在低温光学中的应用[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蒋效雄;刘雨;苏宝库;柳明;;校正最小二乘法在加速度表误差模型辨识中的应用[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10 黄向东;戴红;周奇勋;;一种新型存储式电子压力计的设计[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长江;铯原子喷泉钟物理系统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2年

2 葛利俊;提高浮子流量计测量精度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石广丰;空间薄膜反射镜的多电极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4 石中盘;大量程柔性铰六维测力平台标定关键技术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文丽;关于在三坐标测量机上实现测头修正与曲面匹配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2 罗毅成;经纬仪跟踪转台模型的辨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3 卓越;尿流率采集和诊断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王法栋;光电经纬仪实时引导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5年

5 黄启泰;轻量化碳化硅反射镜支撑方案分析[D];苏州大学;2004年

6 胡敏;基于阵列技术的MEMS虚拟陀螺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周涛;光纤高温测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赵美凤;智能信号处理在LFMCW雷达物位计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9 黄静;电液伺服系统的模型辨识与零相位控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王亮亮;WLY1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软件的设计[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08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808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c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