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光电成像系统的性能优化

发布时间:2017-09-21 00:42

  本文关键词:光电成像系统的性能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光电成像系统 光学设计 像质评价 传递函数 信噪比


【摘要】:探讨了光学系统和阵列探测器构成的光电成像系统的整体性能和优化设计问题。针对阵列探测器的不断快速更新换代,研究了如何对光学系统进行改进以优化光电成像系统的性能。从采样成像系统的取样定理出发,研究了光电成像系统的传递函数特性,讨论了采样成像系统的相位平均传递函数,分析了光电成像系统的加工与使用误差对传递函数的影响。同时,给出了光电成像系统的信噪比计算公式。文中提出用于遥感观测的大型光电成像系统的光学系统传递函数的归一化空间频率等于0.5左右可与阵列探测器的奈奎斯特频率相匹配。结果显示,如此设计可在满足信噪比的同时使传递函数在奈奎斯特频率处达到0.1左右,分辨率达到奈奎斯特频率并且不产生频谱混叠效应。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光电成像系统 光学设计 像质评价 传递函数 信噪比
【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No.20140101057JC)
【分类号】:TH74;TP391.41
【正文快照】: 1引言光电成像系统性能的评价主要涉及光学系统和阵列探测器构成的光电成像系统的整体性能和优化设计。一般来说,光电成像链路包括:目标和背景、大气传输、光学系统、探测器与电子线路、数据压缩与储存、数据传输、数据接收与处理、图像重构、图像的后处理、显示器和人眼观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韩昌元;;高分辨力空间相机的光学系统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11期

2 陶小平;罗霄;薛栋林;;地球静止轨道面阵凝视成像系统分时积分抑振技术[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08期

3 郭汉洲;吕恒毅;曲利新;;遥感相机动态调制传递函数与时间延迟积分CCD行周期误差的关系[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08期

4 赵鹏;曹军;韦兴竹;;匀速直线运动模糊图像的模糊参数鲁棒识别[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09期

5 李豫东;汪波;郭旗;玛丽娅;任建伟;;CCD与CMOS图像传感器辐射效应测试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11期

6 孙继明;郭疆;邵明东;杨近松;朱磊;龚大鹏;齐洪宇;;大视场时间延迟积分CCD遥感相机的精密定焦[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03期

7 王国良;刘金国;龙科慧;周磊;郭疆;陈佳豫;余达;孔德柱;;离轴三反航天测绘相机像移对成像质量的影响[J];光学精密工程;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博谦;郭永飞;王刚;王磊;;基于LabVIEW的亚像元成像实验平台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鲍赫;杨利伟;姜肖楠;董得义;张银鹤;李志来;;空间光学相机调偏流机构设计[J];光电工程;2012年06期

3 畅里华;汪伟;尚长水;刘宁文;李剑;;超高速转镜式扫描相机的时间分辨率测量[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2年02期

4 田铁印;王红;谷凤安;吴国栋;于淑琴;张立平;;三线阵立体测绘相机光学系统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11期

5 张新洁;颜昌翔;谢涛;;星载光学遥感器调焦机构的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11期

6 汪逸群;颜昌翔;谢涛;刘长顺;何欣;;高集成度新型摆镜驱动模块的研制[J];光学精密工程;2009年12期

7 张鑫;王瑞光;陈宇;汪洋;;LED显示屏相机采集影像渐晕的修正[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11期

8 李威;刘宏伟;郭权锋;王海萍;;空间相机主次镜间的薄壁筒和支杆组合支撑结构[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12期

9 贾学志;王栋;张雷;安源;姚劲松;金光;;轻型空间相机调焦机构的优化设计与精度试验[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8期

10 孙瑾秋;周军;朱宇;张臻;;天文观测CCD相机中Smear效应的消除[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冰;马洪涛;何煦;张晓辉;;CCD相机静态传递函数检测技术研究[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广维;基于矢量波像差理论的反射望远系统装调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2 李铁成;基于倾斜刃边法的遥感图像调制传递函数计算及图像复原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郭权锋;同轴三反空间相机结构稳定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4 任百川;偏轴光学系统矢量像差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5 庞志海;离轴反射光学系统计算机辅助装调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3年

6 闫兴涛;基于光纤传像束的推扫式红外成像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3年

7 吴从均;星间激光通信终端及其实验室检测平台光学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8 郭帮辉;基于镜面间隔和中心偏差测量的光学镜头辅助装调设备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9 王超;自由曲面表征函数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10 李畅;超宽覆盖空间相机结构设计与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军,姜会林,翁志成,丛小杰,金英姬;大视场、长焦距空间光学系统的设计[J];兵工学报;2003年01期

2 张继超;冷雪;詹磊;;一种实用的胶片型航空遥感器焦平面精确装调方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官云兰;刘绍堂;周世健;张立亭;鲁铁定;;基于整体最小二乘的稳健点云数据平面拟合[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年05期

4 伍和云;王培纲;;离轴反射式光学系统设计[J];光电工程;2006年01期

5 樊超;李英才;易红伟;;偏流角对TDICCD相机像质的影响分析[J];光电工程;2007年09期

6 常军,翁志成,姜会林,丛小杰;长焦距空间三反光学系统的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01年04期

7 任建伟;万志;李宪圣;任建岳;;空间光学遥感器的辐射传递特性与校正方法[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08期

8 任建岳;孙斌;张星祥;陈长征;;TDICCD交错拼接的精度检测[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10期

9 韩昌元;;高分辨力空间相机的光学系统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11期

10 闫得杰;徐抒岩;韩诚山;;飞行器姿态对空间相机像移补偿的影响[J];光学精密工程;2008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上乾,牛碧芹;光电成像跟踪的模式与状态设计[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S2期

2 张葆;;《航空光电成像平台关键技术》专题文章导读[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08期

3 耿亚光;穆岩;张金伍;;光电成像提高可靠性技术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06年S1期

4 王永仲,李勇,王晓,易明;关于烟雾对光电成像装备的干扰效果试验及其试验靶标[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李勇,李平,文玉梅;光电成像系统获取图像的多项式能量约束复原[J];仪器仪表学报;2004年S2期

6 孔捷;张保民;;水下光电成像探测系统的性能建模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崔麦会;周建军;陈超;蒋玉峰;;船载光电成像三轴自主稳定平台控制回路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0年04期

8 郑玉才;光电成像中几种分辨率之间的关系[J];光学技术;1987年04期

9 ;光电成像中的一种编码解码方法[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0 王学伟,熊璋,沈同圣,周晓东;光电成像导引头抗干扰性能评估方法[J];光电工程;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芸;戴洪;李剑白;;光电成像与目视成像系统差异对成像质量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李艳晓;胡磊力;陈洪亮;蔡猛;;通用光电成像测试系统技术研究[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金伟其;白廷柱;倪国强;曹峰梅;王霞;刘广荣;蓝天;何玉青;高昆;王岭雪;;“光电成像理论、技术与系统”特色课程群的建设[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09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曹峰梅;白廷柱;何玉青;;光电成像系统实践课程建设的思考[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09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曹峰梅;;启发式教学的课堂实践探索——“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精品课程的教学体会[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孙传东;张建生;陈良益;;水下微光高速光电成像器件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曹峰梅;;启发式教学的课堂实践探索——“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精品课程的教学体会[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勇;李平;文玉梅;;光电成像系统获取图像的多项式能量约束复原[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张兵强;李艳平;朱耀武;;光电成像用纤维光锥[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0 马冬梅;;红外光电成像系统主要参数测评[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英明扬;光电成像系统的图像质量测评[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2 刘国祥;生物光电成像中的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3 冯海霞;光电成像系统目标获取性能模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范奎伟;光电成像跟踪系统设计与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4年

5 梁川;基于FPGA的光电成像器件MRC自动测量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6 李要球;数字水准仪光电成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7 刘显祖;动态海面仿真和海天背景辐射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91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891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2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