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力显微镜在环境微生物成像中的条件研究
本文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在环境微生物成像中的条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生物成像 反硝化菌株 原子力显微镜 扫描频率 积分常数
【摘要】:以环境微生物中常见的反硝化菌株S作为模式菌株,研究了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菌株S的最适成像条件。结果表明,菌株S的最适扫描频率为0.5Hz,最适的积分常数/比例常数为0.6/0.8,最适的电压输出值为即时变量,应根据力曲线与反馈信号曲线的变化进行即时调整,将二者趋于重合的电压值即为最适电压输出值。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微生物成像 反硝化菌株 原子力显微镜 扫描频率 积分常数
【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4010686) 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07RFXG04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8116)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 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教学研究项目
【分类号】:TH742;X172
【正文快照】: 原子力显微镜是近年来较为重要的表面成像技术的进展之一,其原理[1-2]是利用激光束的偏转法,将针尖制作在一个对微弱力极为敏感的V形的微悬臂上,微悬臂的另一端固定,使针尖趋近样品表面并与表面轻轻接触,由于针尖尖端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之间存在着微弱的排斥力,当针尖进行扫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跃梅;王琳;;好氧颗粒污泥藻酸盐提取物的聚集形态研究[J];环境科学;2008年05期
2 郭瑾;马军;施雪华;;原子力显微观测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与天然有机物的微观吸附形貌[J];环境科学;2006年05期
3 赵渝;高林;徐亚同;郭鲁申;陆贻通;;高效菲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细胞表面结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葛小鹏,潘建华,刘瑞霞,汤鸿霄;重金属生物吸附研究中蜡状芽孢杆菌菌体微观形貌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与表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5 邓军;尹华;叶锦韶;彭辉;秦华明;龙焰;张娜;何宝燕;;菲降解菌的降解特性及菲对其细胞表面形态的影响[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0年01期
6 赵方波;于水利;李谦;张洪杰;;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膜面泥饼层的微结构特征[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09期
7 李济吾;朱利中;蔡伟建;;微波作用下表面活性剂在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特征[J];环境科学;2007年11期
8 常玉广;马放;施雪华;郭静波;;原子力显微镜观测絮凝剂与高岭土悬浮液的微观吸附形貌[J];中国造纸学报;2007年04期
9 葛小鹏,汤鸿霄,王东升,吕春华,黄鹂;原子力显微镜在环境样品研究与表征中的应用与展望[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10 胡庆泉;唐倩;陈立群;;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梁非线性振动分析[J];科技导报;2007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叶锦韶;尹华;彭辉;秦华明;张娜;杨峰;何宝燕;;酵母融合菌吸附重金属铬的机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赵玉清;陈吉群;张凤杰;王芳;;嗜铅菌对水中重金属Pb~(2+)的吸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3 罗磊;张淑贞;;重金属及其老化过程对菲在土壤中吸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李学敏;张振;陈大融;汪家道;;亚微米金刚石薄膜用于处理含苯酚废水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二)[C];2002年
5 罗海水;;900MHz电磁辐射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超微结构和凋亡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王丽荣;王莹;陈景文;郭良宏;;基于结构的羟基多环芳烃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7 陈志;潘丹梅;程扬健;吴兆贤;黄志鹏;关雄;林璋;;重金属铬与蜡状芽孢杆菌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晏荣军;球形棕囊藻与溶藻细菌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杨晓新;溶藻细菌对球形棕囊藻溶藻机理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晶;溶藻细菌H、B抑制东海原甲藻和球形棕囊藻生长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李娟;再生水中硫酸盐还原菌对铜合金腐蚀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苑维双;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膜下金属材料腐蚀行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焦迪;再生水中不锈钢微生物腐蚀的比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苏艳;海洋生物附着过程与防污评价技术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6 柯佳颖;水处理膜的形貌与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7 袁隽玲;热纤梭菌及生孢噬纤维粘菌降解结晶纤维素超分子结构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8 刘郑丽;季铵化壳聚糖/聚醚砜荷正电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9 陈志;蜡状芽孢杆菌与重金属铬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10 刘丹丹;微生物纳米钯合成及其电极修饰催化特征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93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893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