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基于红外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研制

发布时间:2017-09-22 08:16

  本文关键词:基于红外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研制


  更多相关文章: 能见度 相敏检测 前向散射 杂散光 微弱信号检测


【摘要】:能见度作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它对人类生活、生产、交通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近年来,由于能见度低导致了众多的交通事故的发生。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各种形式的能见度自动测量设备已被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对能见度测量设备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多。在多种方式的能见度测量设备中,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以其良好的性价比,灵活的安装方式,可靠的性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客户的青睐。本文以前向散射能见度仪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前向散射式能见度仪器的相关技术,研制了一台基于前向散射式的能见度仪,此仪器将发射与接收探头安装在同一壳体一侧,发射与接收探头与壳体成22度角,散射角45度。仪器整体外观设计小巧,安装方便灵活。本仪器的发射单元部分采用了自动光功率控制电路设计,通过采集发射光源光功率的变化,来调节发光光源的电流,已达到发光光源输出稳定的目的。同时对发射光源进行了调制,以减小背景光对信号的干扰。接收单元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对信号进行滤波,同时应用相敏检波的方法对小信号进行提取。通过设计的气路系统有效的减小了灰尘对发射接收探头的污染问题,同时加装了相应过滤装置以保证气路中气体的洁净度。避免了对发射接收探头的污染问题。为了有效的避免强光干扰,设计了相应的遮光罩,通过遮光罩外形的设计以及遮光罩内壁的处理达到了减小杂散光干扰的目的。仪器同时具有通讯与模拟量输出的接口方式。对于温度的影响通过拟合公式进行了补偿。编写了单片机程序以及上位机调试软件。制作了原理样机,并且样机在野外进行了长时间的试验,工作稳定。目前仪器已经产品化,进行了小批量生产并形成了销售。
【关键词】:能见度 相敏检测 前向散射 杂散光 微弱信号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765.8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前言8-11
  • 1.1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和目标8
  • 1.2 国际上能见度仪的相关研究发展与成果8-10
  • 1.3 本课题要做的主要工作10-11
  • 第二章 系统整体设计11-21
  • 2.1 大气的吸收与散射11-13
  • 2.2 光的散射理论13-15
  • 2.3 气象光学视程与能见度15-16
  • 2.4 公式的推导修正与标定16
  • 2.5 仪器整体结构设计16-18
  • 2.6 发射接收探头设计18
  • 2.7 发射光源的分析与选取18-20
  • 2.8 接收传感器的选择20-21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21-39
  • 3.1 电源单元模块设计21-22
  • 3.2 发射自动光功率控制电路设计22-24
  • 3.3 接收单元模块设计24-33
  • 3.3.1 光电转换电路24-25
  • 3.3.2 滤波电路设计25-26
  • 3.3.3 锁相放大电路设计26-27
  • 3.3.4 相关检测原理27-28
  • 3.3.5 锁相放大电路简介28-29
  • 3.3.6 基于AD630锁相放大电路29-32
  • 3.3.7 数据采集单元设计32-33
  • 3.4 控制单元模块设计33-36
  • 3.5 输出单元模块设计36-39
  • 3.5.1 4-20ma输出模块36-37
  • 3.5.2 RS485输出设计37-39
  • 第四章 c8051f040软件设计流程39-45
  • 4.1 主MCU程序流程设计39-43
  • 4.1.1 设备初始化40
  • 4.1.2 A/D数据采集40-43
  • 4.1.3 数据处理43
  • 4.2 从MCU相位调整程序设计43-44
  • 4.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44-45
  • 第五章 系统调试及数据分析与干扰问题45-49
  • 5.1 系统数据分析45-47
  • 5.1.1 误差分析46-47
  • 5.2 干扰问题与解决47-49
  • 5.2.1 抗干扰相应措施47-49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49-50
  • 6.1 全文总结49
  • 6.2 展望49-50
  • 附录150-56
  • 附录256-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国舟,江超;微弱信号检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2 陈佳圭;全国微弱信号检测学术交流讨论会简讯[J];物理;1979年05期

3 陈佳圭;中美联合“微弱信号检测”实验室将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建立[J];物理;1986年06期

4 陈一询;《微弱信号检测》一书评介[J];物理;1988年07期

5 陈一询;微弱信号检测讲座 第一讲 微弱信号检测概论[J];物理;1988年08期

6 刘吉超;阿地力·依米提;;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的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7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我国著名的微弱信号检测专家唐鸿宾教授[J];科技促进发展;2011年S1期

8 杨汉祥;;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的研究[J];科技广场;2009年01期

9 冯暖;王卫;陈程程;靳志飞;王应龙;;一种简单微弱信号检测系统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2期

10 陈佳圭;微弱信号检测的意义、内容及进展[J];物理;198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茂;胡立群;;光电微弱信号检测电路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2 吴涛;魏欣;张若禹;袁嗣杰;;基于稳健Wigner-Ville分布的微弱信号检测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甘维明;李风华;李整林;戴琼兴;;海洋混响背景下微弱信号检测的仿真研究[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杨璧南;;微弱信号相干检测后的频域处理[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唐玉志;蔡宗义;刘瑜;;两种基于谐波小波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6 黄冠钦;杨坤德;马远良;;微弱信号的自适应相干累积检测[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任德奎;王德石;谌龙;;基于参激Lorenz系统的微弱信号检测[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颜勇;王玫;张慧峰;;基于Duffing振子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勇;许录平;田玉琴;徐飞;;一种微光子导航源的混沌辨识方法[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10 冯明时;胥永刚;马海龙;;基于线性不变矩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上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冬梅;基于达芬振子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强;机械设备早期故障预示中的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徐春生;微弱信号检测及机械故障诊断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王坤朋;微弱信号检测的盲源分离方法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5 聂春燕;混沌理论及基于特定混沌系统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兰小刚;微弱信号检测及其在引力量子效应验证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美子;微弱信号检测与辨识机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2 郑红利;基于相空间重构的混沌背景下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章代敏;通信信号非线性动力学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马腾跃;多节点监测系统微弱信号检测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李乐;基于混沌理论的频率未知的微弱信号的检测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6 王晓东;基于耦合混沌振子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7 唐坤鹏;时间分辨微弱信号检测及其在LIBS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黄炜;基于激光雷达能见度仪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D];中国民航大学;2014年

9 高强;基于红外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研制[D];天津大学;2016年

10 崔芹;基于混沌理论的微弱信号检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99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899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a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