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红外辐射测温系统设计及SSE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8 08:19

  本文关键词:红外辐射测温系统设计及SSE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辐射测温 光学系统 孔径光阑 背景辐射 辐射源尺寸效应


【摘要】:SSE是影响辐射测温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研究辐射测温光学系统在减小SSE影响上的作用,设计了工作波段为0.8~1.2μm的近红外辐射温度计的实验光学系统;该系统结构的组成元件少,主要包括红外物镜和分光镜,因而便于实验过程变量的控制。同时在满足通光量的要求下,在光学系统的特殊位置,设计了3个不同尺寸的孔径光阑,以研究不同位置不同孔径下光学系统克服SSE影响的效果;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孔径光阑的位置和尺寸大小在克服SSE的影响时起着重要作用,在测试1 000℃时,将孔径光阑设置在探测器附近,测试温度的温度偏差减小了3℃。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学院;北京南奇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辐射测温 光学系统 孔径光阑 背景辐射 辐射源尺寸效应
【分类号】:TH811
【正文快照】: 0引言在国防、军事、科学实验及工农业生产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温度测量领域,主要包括两大类:接触测温与非接触测温;根据两种测温法的测温原理,非接触测温在许多方面都要优于接触测温,例如:测温范围广、不影响温场、可测量超高温物体等[1-2],特别是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段宇宁;赵琪;原遵东;P.Bloembergen R.Bosma;;辐射源尺寸效应研究[J];计量学报;1996年03期

2 郑子伟;;红外测温仪概述[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6年10期

3 王文革;辐射测温技术综述[J];宇航计测技术;2005年04期

4 戴景民;辐射测温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4年03期

5 田鹏飞;薛生虎;俞伦鹏;;红外辐射温度计的试验光学系统设计[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明;白春华;;应用比色测温仪测量燃料空气炸药爆炸过程温度响应[J];兵工学报;2009年04期

2 弥春霞;;LAND红外测温仪在MULPIC中的应用[J];传感器世界;2010年10期

3 曾庆永;郑世峰;;基于DSP处理器的红外测温系统的设计[J];电光与控制;2012年07期

4 朱高中;;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防盗系统的设计[J];电子产品世界;2012年06期

5 郑兆兆;高静;;具有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的红外测温仪的设计[J];电子技术;2011年11期

6 原遵东;;消除背景辐射影响的辐射源尺寸效应测量模型[J];光学学报;2011年12期

7 杨浩林;赵黛青;杨卫斌;;非接触红外测温在火焰加热系统中的应用及局限性[J];工业加热;2007年01期

8 贾斐霖;高丽丽;刘晓;史庆藩;;热辐射研究综合实验平台的设计[J];大学物理;2012年09期

9 常蕾;赵俭;武建红;;铱金属管黑体腔高温传感器发射率研究[J];工业计量;2013年03期

10 李磊;刘庆明;汪建平;;比色高温传感器参数分析及其在爆炸场中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晓青;王丽敏;;基于红外探测技术的器材在消防领域中的应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2 郝小鹏;赵婉君;原遵东;王景辉;于帆;;900nm照度辐射温度计的性能和不确定度分析[A];2010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郝小鹏;原遵东;王景辉;陈进涛;叶子奎;;1.6微米近红外辐射温度计研制[A];2010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熊显名;徐铁喜;;基于光电检测技术的辐射测温仪的研制[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吴颖铭;;基于红外传感器的LED智能感应控制[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2年

6 李杨;李志敏;熊兵;熊庆荣;;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温度测量技术现状与发展[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李杨;李志敏;赵会妮;;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发射率测量试验研究[A];面向航空试验测试技术——2013年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峰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束学来;郑炳旭;郭子如;李战军;;测温方法的比较及其在煤矿火区爆破中的运用[A];中国矿业科技文汇—2014[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富强;金属矿山硫化矿自然发火机理及其预测预报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董中奇;镧铁基室温磁致冷材料凝固行为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陈冠男;声学法仓储粮食温度检测关键技术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4 王新北;基于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材料光谱发射率测量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杨臧健;谱色测温系统的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姜志伟;燃烧火焰辐射图像处理研究及其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蔡璐璐;基于黑体腔特性的光纤高温测试技术及系统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8 陆子凤;红外热像仪的辐射定标和测温误差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9 李云红;基于红外热像仪的温度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宋扬;光谱发射率在线测量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冰;海水表面温度红外测量方法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继刚;基于ARM7的光学点温测温仪的研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杰;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董艳丽;温敏漆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5 彭博;基于光谱辐射方法的高温源温度估计与表征[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6 冯文婧;中红外比色高温测量系统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常蕾;黑体空腔高温传感器温度特性的仿真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8 邢寒雪;光纤钢水快速测温仪标定装置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王长安;松散煤体温度变化规律的热红外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杨润泽;汽轮机转子表面红外测温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遵东;;消除背景辐射影响的辐射源尺寸效应测量模型[J];光学学报;2011年12期

2 戴景民,卢小冬,褚载祥,康松高,范传新;具有同步数据采集系统的多点多波长高温计的研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0年01期

3 丛大成,戴景民,孙晓刚,褚载祥;RBF网络在多光谱测温中的应用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1年02期

4 孙晓刚,戴景民,丛大成,褚载祥;多光谱辐射测温的理论研究——发射率模型的自动判别[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8年03期

5 孙晓刚,戴景民,褚载祥,王爱民,盖全磊;基于多光谱辐射测量的真温及光谱发射率的方差估计[J];计量技术;1999年01期

6 段宇宁;赵琪;原遵东;P.Bloembergen R.Bosma;;辐射源尺寸效应研究[J];计量学报;1996年03期

7 孙晓刚,戴景民,褚载祥;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多光谱温度测量的研究[J];计量学报;2001年01期

8 孙晓刚,戴景民,丛大成,褚载祥;基于多光谱法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羽焰温度测量[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7期

9 张继培;温度计量技术进展近况[J];上海计量测试;2002年01期

10 戴景民,石义国,康为民,董林生,操缨,李引贤;烧蚀材料的多光谱真温测量法[J];宇航学报;199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艳琼;卢荣胜;陈琳;;镜头孔径光阑与透视中心关系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2 郑福蓉 ,王琦;光学显微摄影中影响清晰度的一个关键操作[J];影像材料;2003年03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相永;斐索式稀疏孔径光学系统成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本文编号:934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934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4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