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金属稀磁铜铁合金低温热电偶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廉金属稀磁铜铁合金低温热电偶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低温工程 稀磁铜铁合金 近藤效应(Kondo effect) 分度特性
【摘要】:稀磁镍铬-铜铁合金热电偶是继镍铬-金铁低温热电偶之后研究出现的一种新的低温热电偶,可适用于4~273 K低温温度范围的测量。本文基于稀磁合金热电偶低温4~273 K分度特性的实验研究。分析计算稀磁铜铁合金磁性杂质在低温下对热电势的影响。应用数理统计随机模型为理论依据,建立"双介质法"热电极动态不均匀性的质量分析和控制方法。提高新热电偶电极的品质,促进廉金属稀磁铜铁合金低温热电偶代替贵金属金铁合金热偶的应用发展。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低温工程 稀磁铜铁合金 近藤效应(Kondo effect) 分度特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276070)
【分类号】:TH811
【正文快照】: o前言以金属金为基体溶入原子百分比的极少量的3-具有类似的热电势特性。d过渡族磁性兀素Fe,这种稀磁合金由于传导电子1箱|歉栜I禅执由P味自旋与磁性离子自旋的相互作用,在低温下出现巨怖概fl饫热电偶仳^ni特庄大的负的热电势率,这类反常现象由1964年日本 目前国内外在低温(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惠龄,饶荣水,李敬东,唐跃进,程时杰,潘垣;超导电力低温技术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17期
2 胡幼明,PaulLuyeyeLuymas,王惠龄;NiCr-CuFe 低温热电偶的实验室分度方法[J];低温工程;1997年04期
3 朱贤,冀勇夫,张建可,白品贤,韩源洲;铜铁低温热电偶的性能及分度方法研究[J];低温物理;1982年01期
4 马信昌,陈宗蕴;稀磁合金中磁性杂质相互作用对热电势的影响[J];低温物理学报;1991年05期
5 王惠龄,刘宁,陈立青,高鸿春,武荷莲;铜铁合金与金铁合金低温热电偶特性研究[J];低温物理;1985年01期
6 张书文;欧阳明;王振华;;镍铬-铜+0.15(原子)%铁低温热电偶的研制[J];仪表材料;1979年06期
7 黄泽铣;;具有铜-铁合金电极的低温热电偶[J];仪表材料;197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虹玲,王惠龄,王建,石零,饶荣水,陈进,唐跃进;低温技术在高温超导(HTS)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低温工程;2003年02期
2 徐虹玲,王惠龄,石零,王建,李敬东,唐跃进,汪京荣,冯勇;高温超导磁储能(SMES)磁体直接冷却热输运过程研究[J];低温工程;2003年05期
3 王建,王惠龄,石零,唐跃进,汪京荣,冯勇;高温超导SMES磁体直接冷却的热分析[J];低温工程;2004年01期
4 石零,王惠龄,唐跃进,王建,李敬东;应用高温超导线(带)的研制现状与进展[J];低温工程;2004年04期
5 陈进,徐征,王惠龄;Ar-Kr低温界面传热过程分子动力学模拟[J];低温工程;2005年03期
6 谢江波;王惠龄;吴钢;赵琰;李敬东;唐跃进;;35kJ高温超导磁储能(SMES)的热输运实验研究[J];低温工程;2006年01期
7 吴钢;杨桢;唐斯密;王惠龄;李光华;钟民军;赵炎;;基于超导磁储能(SMES)应用的低温热管冷凝段建模与分析[J];低温工程;2006年05期
8 王钊;陈焕新;谢军龙;王惠龄;毕冬梅;张恒兴;;低温温度测量与控制系统研究[J];低温工程;2010年06期
9 毕冬梅;陈焕新;王丽萍;田野;王惠龄;;低温下接触界面热阻的实验与模拟研究[J];低温工程;2011年05期
10 朱晓波,王惠龄,蒋朝晖,胡幼明,,黄良壁;用频谱分析法研究低温铜铁稀磁合金热电极的动态不均匀性[J];低温工程;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婷;仰叶;闫浩;;超导用低温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A];第九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进;低温固体界面传热过程计算机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李君;电流型超导储能变流器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罗平;快速全局优化算法及其在高温超导储能磁体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4 石零;低温固—固接触界面热传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戴陶珍;传导冷却高温超导储能磁体的电磁热综合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朱青;桥路型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及其限流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7 吴钢;直接冷却高温超导磁储能磁体热稳定性分析与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毕冬梅;低温真空下接触界面间传热特性实验与机理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毕冬梅;低温真空下接触界面间传热特性实验与机理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王建;高温超导直接冷却固体接触界面热输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萍;低温固体接触界面热阻分析与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张恒兴;调制光热法低温铜和不锈钢接触界面热阻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钊;低温铜和氮化铝接触界面热阻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徐征;AIN-Cu和Ar-Kr低温界面热阻的计算机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徐虹玲;高温超导磁储能直接冷却磁体热力分析与计算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周治国;激光光热法界面热阻测量系统研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崔晶晶;基于声子理论低温界面热阻计算机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史云鹏;超导储能系统用变流器控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杨雪婷;脉冲强磁场装置中双冷源样品腔动态传热过程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李卓敏;超导储能释放控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严陆光;八十年代超导应用的进展(一)[J];电工电能新技术;1992年03期
2 唐跃进,李敬东,叶妙元,王惠龄,程时杰,潘垣;未来电力系统中的超导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02期
3 周华锋,李敬东,唐跃进,潘垣;高温超导电力电缆的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08期
4 程德威,王惠龄,李嘉,朱玉群;超导电力科学技术与低温技术研究的现状与进展[J];低温工程;1999年05期
5 余运佳;超导储能电力应用的新进展[J];低温与超导;1995年02期
6 魏国柱,陈凌孚;二维磁性合金的RKKY耦合电阻[J];物理学报;198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建可;国产低温热电偶的磁场影响研究[J];低温与超导;1991年02期
2 周昌文;以铜—铁为一电极的低温热电偶[J];低温与超导;1975年02期
3 ;铜—康铜低温热电偶材料[J];上海有色金属;1979年01期
4 周昌文;低温热电偶[J];低温与超导;1980年04期
5 В.С.Николъский;吴景文;;关于低温热电偶的分度问题[J];国外计量;1990年04期
6 张鹏,伍宇烨,许煜雄,王如竹;低温热电偶的标定及标定过程中的非线性现象的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03年01期
7 胡幼明,PaulLuyeyeLuymas,王惠龄;NiCr-CuFe 低温热电偶的实验室分度方法[J];低温工程;1997年04期
8 傅明星,孙淑凤,蒋大宗,吴裕远;精密温控仪在低温技术中的应用[J];低温与超导;2000年02期
9 ;[J];;年期
本文编号:970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970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