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配电自动化在博兴电网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6-09-05 09:33

  本文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在博兴电网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2年

配电自动化在博兴电网的应用

兰海  

【摘要】: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供应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配电自动化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是配电网发展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变化,博兴县供电公司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生产运行市场化、电力市场自由化。这场变革使博兴供电公司面临着新的挑战,不得不采取新的策略,新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转变经营理念,增强市场竞争能实力。 配电自动化是对配电网上的设备进行远方实时监视、协调及控制的一个集成系统,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和领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配电网监视与控制上的应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工业国家正在大力推广该技术,国内部分电力企业也在配电自动化领域开展了应用工作。配电自动化能够大大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效率,提高电能的供应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能力。因此,配电自动化对于电力用户和供电公司均能够带来可观的收益。 怎样提高配网环节的能源配置以及管理效率,是非常有必要重新思考的问题。为此,需要对已有电网进行改造并实现配电自动化,以提高配电网的管理水平,为广大电力用户提供不间断的优质的电能供应。本文结合博兴县供电公司的实际情况,遵循全面、适用、差异和前瞻性的原则进行配电自动化建设。通过信息集成平台和服务总线完成核心应用模块之间的集成,建立覆盖公司核心业务的协同统一、精益高效的营配调信息交互一体化平台。在博兴城市中心区域全部实现手拉手环网供电,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全覆盖。配电自动化实施后,城市中心区域配电系统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提升配电管理水平。本文以博兴县城区配电网作为实际研究对象,考察了博兴县目前城区10千伏电网的接线方式和电网的负荷情况,分析了博兴城区10千伏配网的自动化现状,总结了博兴城区10千伏配网自动化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满足博兴县城区供电可靠性要求以及面向智能电网发展等优化目标,提出了博兴城区10千伏配网的优化方向和建设方案,提出了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电网损耗、提高10千伏配电网效率、优化用户管理以及降低人工成本等的目标。结合博兴县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以及配网系统的现状分析,从信息系统的集成和规划、自动化系统的体系和结构、配电网主站的建设、配电网终端的建设、配电网开关的改造等方面探讨了博兴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的应用与实施,最后对博兴供电公司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M7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大伟;白银城区配电自动化建设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先第;;配网自动化建设运行与管理问题分析[J];电气应用;2006年07期

2 徐腊元;庞腊成;陈彩凤;;我国配电网自动化设备现状及发展[J];电力设备;2001年03期

3 ;徐丙垠教授谈配电自动化技术[J];电力设备;2004年01期

4 刘清瑞,高捷,罗宏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通信模式应用于配电网自动化的研究[J];电力设备;2005年04期

5 江道灼,张锋;特殊配电网接线故障定位和隔离的改进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21期

6 杜红卫,孙雅明,刘弘靖,董伟;基于遗传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定位和隔离[J];电网技术;2000年05期

7 张建功,杨子强,王建彬,刘东;配电自动化实用模式探讨[J];电网技术;2003年01期

8 林宇锋;钟金;吴复立;;智能电网技术体系探讨[J];电网技术;2009年12期

9 宋卫东;叶华艺;;浅谈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实效[J];广东电力;2005年12期

10 吉根林;遗传算法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钊;;一种新型配电网故障定位寻优算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陈祥生;梁栋;王会颖;;人工鱼群算法与遗传算法融合求解聚类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3 王仲民;戴怡;;A New Chaotic Genetic Hybrid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Mechanical Optimization Design[J];Journal of China Ordnance;2010年03期

4 许川佩;张结龙;任智新;;基于遗传算法的NoC互连测试研究[J];半导体技术;2012年07期

5 钱大琳,孙艳丰;离散非平衡公交网络优化模型及其求解算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杨尚达;李世平;;遗传算法研究[J];兵工自动化;2008年09期

7 王仲民;戴怡;赵辉;;混沌遗传混合算法及其在弹簧剪应力校核中的应用[J];兵工学报;2009年08期

8 王英勋,陈宗基;基于遗传算法(GA)的具有约束的飞行轨迹规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9 余有明;刘玉树;刘昆;陈云飞;;混沌伪并行遗传算法及其在火力分配优化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10 赵争鸣;邹高域;;大容量电力电子应用系统及其关键问题综述[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青峰;纪斌义;谢基龙;缪龙秀;;断裂力学裂纹扩展仿真技术-研究进展[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赵莹;;智能变电站技术研究综述[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3 李波;魏晓光;;公共GPRS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实际应用分析[A];200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全国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术交流暨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碧云;;基于遗传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A];广西电机工程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杨荣杰;程汉湘;;基于CDMA通信网路的配电监控的实现[A];第十九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桂卫华;黄泰松;阳春华;;一种改进遗传算法及其在原料采购优化中的应用[A];第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二)[C];2000年

7 彭世尼;冷婷婷;郑利平;李金良;刘土生;;基于遗传算法的城市燃气管网优化[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邹吉平;顾景文;李丽;;遗传算法在道路照明工程设计中的应用[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游雪肖;赵大方;;模式算法研究[A];第三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建岐;滕玲;丁慧霞;卢锟;;电力无源光网络设备标准研究与测试评估[A];2011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子冠;电网多数据源在线诊断方法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刘思华;电网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唐慧;区域电网智能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张亚刚;基于广域信息的电力系统故障元件定位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柯硕灏;配网故障自诊自愈新原理与新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彤;我国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救灾物资配送系统优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龙飞;基于WAMS的矿井电网参数关联保护系统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8 肖华锋;光伏发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马永杰;大型仓储系统的调度算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10 肖永豪;蜂群算法及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京京;城市给水管网改扩建优化设计模型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杨巍巍;网络考试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晓卫;基于暂态功率相关分析的配电网故障定位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杨平;仓储库位分配问题中的智能优化方法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何更雷;无线移动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高世刚;基于云遗传算法的软件项目资源调度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慧;复杂数据多属性指标的估计模型[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常靖宇;基于演化计算的多峰函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祥生;人工鱼群算法在聚类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徐长征;郓城城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健;史建成;;浅谈城市低压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及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29期

2 梁兴;;浅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J];电源技术应用;2013年02期

3 李一星,陈学宇;日本九州配电网自动化[J];吉林电力;2002年02期

4 韩志勇;;配电自动化中的数据通信系统研究[J];机电信息;2013年09期

5 黄伟,张建华,文俊,杨京燕;配电网络供电能力评估系统及方案设计[J];现代电力;2001年04期

6 王大为,李大伟;电力市场环境下配电自动化及管理系统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福拴,邱家驹,韩祯祥;只利用断路器信息诊断电力系统故障的高级遗传算法[J];电工技术学报;1996年02期

2 刘健,倪建立,杜宇;配电网故障区段判断和隔离的统一矩阵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01期

3 毕天姝,倪以信,杨奇逊;人工智能技术在输电网络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述评[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02期

4 陈竟成,徐德超,于尔铿;配电网故障恢复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04期

5 朱锡贵,国志宏,贾明泉;有信道馈线故障处理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10期

6 吴敏,朱锡贵,徐为纲,王俊江;无信道馈线故障处理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12期

7 朱发国,孙德胜,姚玉斌,陈学允;基于现场监控终端的线路故障定位优化矩阵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15期

8 林功平;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技术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07期

9 程干江;智能馈线自动化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09期

10 刘健,程红丽;面向配电自动化的配电网数据结构[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1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宪泽;贵阳市北城区配电自动化的通信方案[J];电力系统通信;2001年11期

2 徐金龙;基于有线电视网的配电自动化通信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07期

3 周晓兰,韩居华,李廷刚;配电自动化通信方式综述[J];电力情报;1996年03期

4 吴国良,张宪法,刘育新;配电自动化工程实施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年12期

5 阎鲁;配电自动化及分布智能控制的应用[J];江西电力;2000年04期

6 刘健,马钦国,蔺丽华,禹玉能,马继明,肖苏力,倪建立,陈波,殷永红;汉中市区配电自动化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08期

7 黄华标;对配电自动化发展趋势及其实现方法的初步探讨[J];广西节能;2003年03期

8 朱大萌,陈立伟;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系统研究[J];信息技术;2004年08期

9 路文梅;配电自动化通信方式的选择[J];农村电气化;2004年09期

10 ;配电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J];华北电业;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合肥市配电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特别致谢[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包旭;赵建村;蒋科君;;配电自动化实施研究与探讨[A];中国石油石化工程技术和物装手册(第二分册)[C];2003年

4 王晋根;;配电自动化市场分析[A];第五届全国智能化电器及应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史晓琳;李向;邵宇;;基于MC68360的配电自动化通信处理机的设计[A];中国自动化学会全国第九届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建中;;浅谈配电网馈线系统保护原理及分析[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姜吉平;陈广元;张瑞春;;成本—收益法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干体兵;;现场户外配电终端的可靠性设计[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张玲玲;刘常顺;刘名;;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烧结变电站的应用[A];2011年河北省冶金信息化自动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其莹;张洪霞;;配电网中实现小电流接地选线一种方案[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2年年会山东电机工程学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耀军 詹建荣;[N];国家电网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董爱军;[N];东北电力报;2011年

3 张胜军;[N];中国电力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刘启明;[N];中国电力报;2007年

5 记者金建;[N];华北电力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徐向阳;[N];中国工业报;2008年

7 张伟华 姚学恒;[N];华东电力报;2010年

8 唐瑾瑾 李鹏;[N];国家电网报;2011年

9 记者 张伟华 通讯员 姚学恒;[N];国家电网报;2010年

10 申银万国;[N];证券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苏胜新;电力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史燕琨;基于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自动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翁蓝天;基于链表的配电网供电中断型故障诊断方法[D];武汉大学;2010年

4 杨明海;配电系统协调供电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韩国政;基于IEC61850的配网自动化开放式通信体系[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春;北京地区配电自动化建设方案及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2 房牧;济南配电自动化试点区域建设方案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胡泊;配电自动化策略研究及其在大连地区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何卫斌;配电自动化改造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马金亮;潍坊城市核心区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兰海;配电自动化在博兴电网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7 单卫民;石家庄试点区域配电自动化建设方案及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迟震奎;配电自动化在包头九原农电电网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吴云鹏;湖州地区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络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10 柳闻鸣;杭州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在博兴电网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9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09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6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