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阴影下基于遗传蚁群算法对MPPT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局部阴影下基于遗传蚁群算法对MPPT的研究 出处:《可再生能源》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光伏发电系统 局部遮挡 最大功率点跟踪 遗传蚁群算法
【摘要】:针对光伏阵列局部遮挡时P-V特性曲线存在多个峰值的情况,以最大功率跟踪点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遗传蚁群算法的MPPT算法,该算法基于遗传算法的计算理念,通过引入蚁群算法中信息素累积的概念,将两种算法进行有效融合,解决了遗传算法寻优效率低的问题。文章对基于遗传蚁群算法的MPPT算法进行建模、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仿真计算中,与遗传算法相比,基于遗传蚁群算法的MPPT算法在收敛速度和精确性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与遗传算法相比,基于遗传蚁群算法的MPPT算法不仅可以稳定跟踪到最大功率点,而且跟踪用时缩减了80%。
[Abstract]:Aiming at the multi-peak value of P-V characteristic curve in local occlusion of photovoltaic array, the MPPT algorithm based on genetic ant colony algorithm is proposed, which takes the maximum power tracking poi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computational concept of genetic algorithm, the two algorithms are effectively fused b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pheromone accumulation in ant colony algorithm. In this paper, the MPPT algorithm based on genetic ant colony algorithm is modeled and simulat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compared with genetic algorithm. The convergence speed and accuracy of MPPT algorithm based on genetic ant colony algorithm are improved obviously. Compared with the genetic algorithm, the MPPT algorithm based on genetic ant colony algorithm can not only track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stably, but also reduce the tracking time by 80%.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11JK0875)
【分类号】:TM615;TP18
【正文快照】: 0引言最终会导致跟踪失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电力需求日益增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遗传蚁群强。对于传统发电工艺而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算法的MPPT算法,将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在不问题日趋严重。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逐渐成为各国同运算阶段的优点进行结合,优势互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梅花;范敏;陈军;钟沁宏;;双馈风力发电系统MPPT控制[J];电气传动;2014年03期
2 叶满园;;双馈风力发电系统MPPT控制技术的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张豪;邵国庆;邵松;;基于MPPT的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J];变频器世界;2011年10期
4 刘永军;万频;王东海;沈辉;詹宜巨;;自适应模糊算法在光伏系统MPPT中的应用[J];太阳能学报;2008年06期
5 施大发;张澧生;刘建林;陈小青;;基于单传感器的光伏系统MPPT算法研究[J];电源技术;2012年12期
6 肖俊明;祝海明;谭明;刘鹏程;杜迎虎;;自整定模糊PID算法在微电网MPPT中的应用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张方健;孙景;李晓堂;;通信基站MPPT型光电互补电源系统改造[J];电源世界;2010年12期
8 张潮海;倪武宁;吕锋;;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MPPT跟踪控制[J];通信电源技术;2012年01期
9 赵晶;;带有MPPT功能的光伏矩阵仿真模型[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沈玉梁,,蔡二南,娄志东;带有MPPT功能的光伏水泵专用逆变器[J];太阳能学报;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方健;孙景;李晓堂;;通信基站MPPT型光电互补电源系统改造[A];2012年中国通信能源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孙超;郭勇;陈新;高华丽;;具有MPPT功能的太阳能充电器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刘世超;黄军;;小行星探测器电源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12年
4 余南华;王建飞;;太阳能车一体化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设计[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修素朴;太阳能电池MPPT充电系统设计[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丁晓哲;MPPT实验装置设计与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刘飞;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MPPT及并网控制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4年
4 周华;独立光伏发电系统阵列模型和MPPT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王厦楠;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及其MPPT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连瑞娜;独立光伏发电系统MPPT的模糊PID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葛丽芳;基于固定电压法的太阳能电池MPPT控制芯片[D];浙江大学;2008年
8 赵靖;基于变步长增量电导法的光伏发电系统MPPT控制[D];重庆大学;2014年
9 袁志坚;考虑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系统MPPT控制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90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390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