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的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1-13 10:06

  本文关键词: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的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出处:《分析科学学报》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 核酸适配体 分析检测 应用


【摘要】: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可以吸收近红外光并发射出可见光或紫外光,在生物传感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核酸适配体能高特异性和高亲和性地与靶标物结合,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疾病诊断等领域。将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与核酸适配体结合构建的检测体系,可实现对目标物灵敏、高选择性的检测。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核酸适配体功能化的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在生物小分子、蛋白质、核酸、病原微生物、细胞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在分析检测领域的发展前景。
[Abstract]:Rare earth up-conversion nanomaterials can absorb near-infrared light and emit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It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in the field of biosensor. Nucleic acid adaptations can bind to target with high specificity and high affinity. It is widely used in biosensor, disease diagnosis and other fields. The detection system which combines rare earth up-conversion nanomaterials with aptamer of nucleic acid can be sensitive to the target material. The application of rare earth up-conversion nanomaterials of aptamer in recent years in biological small molecule, protein, nucleic acid,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 cell and so on is introduced. The prospect of its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analysis and detection is also prospected.
【作者单位】: 教育部生物医学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422105)
【分类号】:TB383.1;TP212.3
【正文快照】: 1 前言 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长波长光并发射出短波长光的发光材料,它能连续吸收两个或多个低能量的光子,并通过系列非线性光学过程将其转换成一个高能量光子辐射出来[1-2]。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具有光学稳定性好、发射波长可调控、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3-5],更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广言;;新型红外变可见上转换薄膜问世[J];稀土信息;1993年03期

2 陈奇丹;杨生;;上转换材料的制备及发展[J];广东化工;2012年08期

3 ;纳米材料[J];新型建筑材料;2000年09期

4 杜仕国,施冬梅,邓辉;纳米材料的特异效应及其应用[J];自然杂志;2000年02期

5 ;纳米材料 新世纪的黄金材料[J];城市技术监督;2000年10期

6 ;什么是纳米材料[J];中国粉体技术;2000年05期

7 邹超贤;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J];广西化纤通讯;2000年01期

8 吴祖其;纳米材料[J];光源与照明;2000年03期

9 ;纳米材料的特性与应用方向[J];河北陶瓷;2000年04期

10 沈青;纳米材料的性能[J];江苏陶瓷;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少强;邱化玉;;纳米材料在造纸领域中的应用[A];'2006(第十三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宋云扬;余涛;李艳军;;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安全性研究进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4 钟家湘;葛雄章;刘景春;;纳米材料改造传统产业的实践与建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5 高善民;孙树声;;纳米材料的应用及科研开发[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1年

6 ;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1年

7 金一和;孙鹏;张颖花;;纳米材料的潜在性危害问题[A];中国毒理学通讯[C];2001年

8 张一方;吕毓松;任德华;陈永康;;纳米材料的二种制备方法及其特征[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古宏晨;;纳米材料产业化重大问题及共性问题[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10 马玉宝;任宪福;;纳米科技与纳米材料[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上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韦承金邋记者 冯国梧;纳米材料也可污染环境[N];科技日报;2008年

2 卢水平;院士建议开展纳米材料毒性研究[N];中国化工报;2009年

3 郭良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院士;纳米材料的环境应用与毒性效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实习生 高敏;纳米材料:小身材涵盖多领域[N];科技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李军;纳米材料加速传统行业升级[N];中国化工报;2013年

6 张小明;纳米材料市场前景广阔[N];中国电子报;2000年

7 东方;纳米材料走近纺织[N];中国纺织报;2000年

8 驻浙江记者 董波;浙江省纳米材料开发应用协会成立[N];中国建材报;2002年

9 通讯员 蒋宏 记者 何连弟;大面积纳米材料实现可操控排布[N];文汇报;2002年

10 韦东远;纳米材料与纳米科技的研究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菁菁;适配体功能化的荧光纳米探针用于蛋白和细胞传感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丁亚丹;红外上转换和吸收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与生物医学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浩;稀土上转换/硅基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岑瑶;基于上转换颗粒等新型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5 丛铁;局域环境对上转换纳米材料发光性能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殷泽;稀土上转换纳米晶发光的局域电磁场调控与应用探索[D];吉林大学;2017年

7 杨杨;功能化稀土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生物成像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8 王艳丽;基于氧化钛和氧化锡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能量存储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9 吴勇权;含铕稀土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0 曹仕秀;二硫化钨(WS_2)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与光吸收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云宇;基于纳米材料荧光检测生物分子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2 徐伟;基于复合纳米材料的抗生素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研究[D];济南大学;2015年

3 陈婷;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王静;细菌视紫红质—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生物纳米体系的构建及其红外光电响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梅勇;上转换纳米晶的制备、调控和发光过程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高方绮;离子掺杂NaGdF_4:Ho~(3+)纳米棒上转换荧光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杨扬;Er和Yb共掺杂稀土氧化物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8 张令娥;NaGdF_4基复合纳米载体制备及其肿瘤诊断与治疗应用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9 朱嘉诚;上转换纳米材料/石墨烯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龙倩;几种稀土上转换荧光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和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18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418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6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