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冗余空间机器人基座姿态无扰动路径规划

发布时间:2018-01-16 07:11

  本文关键词:冗余空间机器人基座姿态无扰动路径规划 出处:《机械与电子》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冗余空间机器人 基座姿态无扰动 奇异鲁棒算法 数值仿真系统


【摘要】:在研究冗余空间机器人基座姿态无扰动路径规划以实现在空间机器人末端进行连续路径跟踪的过程中基座姿态无扰动。提出一种具有奇异鲁棒特性的反作用零空间算法以完成冗余空间机器人关节运动与基座姿态扰动的解耦控制,其克服了传统基于反作用零空间算法中的算法奇异问题,且结合奇异鲁棒逆以及变阻尼系数克服动力学奇异,进而得到奇异鲁棒的空间机器人基座姿态无扰动路径规划算法。建立基于MATLAB/Simulink的空间机器人数值仿真系统以验证所提出算法的实用性以及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可行性。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studying the attitude unperturbed path planning of redundant space robot base in order to realize continuous path tracking at the end of space robot, a new kind of counteractive null space with singular robustness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ecoupling control between the joint motion of redundant space robot and the attitude disturbance of the base. It overcomes the singularity problem of the traditional zero space algorithm based on reaction, and combines the singular robust inverse and variable damping coefficient to overcome the dynamic singularity. Furthermore, a singular robust path planning algorithm for space robot base attitude without disturbance is obtained. A numerical simulation system of space robot based on MATLAB/Simulink is established to verify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Sex and reliabilit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feasible.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733103)
【分类号】:TP242
【正文快照】: 0引言空间机器人在完成诸如空间站的建造与维护、卫星的释放与回收等任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空间机器人的路径规划是空间机器人执行空间任务的前提。针对空间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算法,Vafa和Dybowsky提出自矫正运动法或周期运动法,即利用机械臂各个关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承;赵阳;田浩;;空间机器人捕获漂浮目标的抓取控制[J];航空学报;2010年03期

2 朱建军;黄攀峰;刘正雄;张斌;;空间机器人姿态稳定方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年07期

3 张文辉;叶晓平;季晓明;吴夏来;朱银法;王超;;国内外空间机器人技术发展综述[J];飞行力学;2013年03期

4 杨维垣;;日本空间机器人研究概况[J];航天器工程;1994年04期

5 土屋和雄;王存恩;;空间机器人用地面仿真器[J];控制工程;1995年01期

6 冯继民;在有障碍空间机器人行走路线的设计[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8期

7 ;空间机器人研究获重要成果[J];航天技术与民品;1996年04期

8 孙汉旭,王凤翔;加拿大、美国空间机器人研究情况[J];航天技术与民品;1999年04期

9 魏岳江;;空间机器人大战序幕开启[J];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2011年05期

10 孙增圻;;空间机器人将在太空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J];科学世界;200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英宏;;多臂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研究[A];第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贾东永;侯向阳;黄强;;空间机器人结构轻量化设计[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志煌;陈力;;漂浮基双臂空间机器人闭环运动的建模及控制[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霍伟;马保离;;带反作用轮空间机器人的变结构控制算法[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马保离;霍伟;高为炳;;双臂空间机器人抓物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吴立成;孙富春;孙增圻;;空间机器人建模、规划与控制研究现状分析[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陈力;郭益深;;双臂空间机器人障碍规避的分级非完整运动规划[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8 贾英宏;;无反作用力矩空间机器人概念及动力学与控制相关问题[A];第六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刘晓峰;蔡国平;王熙;;空间机器人抓取碰撞问题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董楸煌;陈力;;漂浮基空间机器人捕获卫星过程的碰撞动力学分析及鲁棒自适应镇定控制[A];第三届海峡两岸动力学、振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苏雷邋记者 郑野军;513所参与空间机器人研制[N];烟台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刘思燕;中国空间机器人梦在天上[N];中国航天报;2002年

3 王广飞邋吉星 记者 初霞;中德空间机器人实验室落户哈工大[N];哈尔滨日报;2008年

4 鲁光;明天到月球开房间[N];大众科技报;2002年

5 ;荷兰的航天技术[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6 刘培香 记者  高天赋;危险作业有了新帮“手”[N];黑龙江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楸煌;漂浮基单、双臂空间机器人捕获目标过程接触碰撞动力学分析与镇定控制[D];福州大学;2014年

2 梁捷;多重复杂工况下漂浮基空间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及动力学模拟仿真[D];福州大学;2013年

3 颜世佐;空间机器人协调控制与地面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郭胜鹏;空间机器人快速在轨抓捕动力学与控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高星;空间机器人软件错误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史也;空间机器人自主捕获目标的轨迹规划与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李适;空间机器人路径优化与鲁棒跟踪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谢箭;不确定性空间机器人轨迹规划及智能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张文辉;空间机器人神经网络轨迹跟踪控制及微重力模拟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徐文福;空间机器人目标捕获的路径规划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阳;面向非合作目标的空间机器人双目视觉伺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刘恋;空间机器人抓捕逼近段位姿耦合协同控制[D];吉林大学;2016年

3 元波;基座弹性影响下漂浮基空间机器人控制方案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4 周邦召;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自主抓捕目标的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杨永林;空间机器人软件容错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黄涣;空间机器人功能行为建模与飞行任务仿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李永明;面向目标获取的空间机器人模糊控制的研究及实现[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孙克新;空间机器人动力学分析与控制仿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谢国伟;空间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朱奎;空间机器人目标捕获的轨迹优化及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32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432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d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