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爆炸冲击条件下的加速度传感器结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9 20:21

  本文关键词: 冲击振动 结构响应 有限元分析 模态分析 加速度传感器 出处:《传感技术学报》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加速度传感器在爆炸与冲击测试中的应用,从理论与有限元仿真出发,分析传感器结构的静态响应与冲击响应。在15.4×10~4gn的静态载荷下,传感器结构最大应力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将会发生结构断裂。在静态载荷下,加速度传感器在15.4×10~4gn的冲击加速度载荷下结构最大应力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将会发生结构断裂。在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方向上施加幅值为15×10~4gn,半周期为5μs、10μs、20μs、30μs、40μs的半正弦加速度冲击载荷。在幅值为15×10~4gn、半周期为30μs的冲击载荷下,传感器的固定端处应力为334 MPa,将会使传感器断裂失效。在幅值为15×10~4gn、半周期为5μs、10μs、20μs的冲击载荷下,固定端处应力超过材料许用应力,将也会发生结构断裂。悬臂梁在半周期为5μs、10μs、20μs的冲击下,将会出现断裂。大体上,冲击载荷的周期越小,固定端的应力越大集中越严重。由于传感器固有周期为9.5μs,加速度传感器在半周期为10μs的冲击载荷下出现谐振,固定端处应力变大集中加剧。分析加速度传感器在冲击载荷下的结构响应为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与具体应用时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Abstract]:In 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accelerometer in explosion and shock measurement, the static and impact responses of the sensor structure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under the static load of 15.4 脳 10 ~ (4) gn. When the maximum stress of the sensor structure exceeds the allowable stress of the material, the structure will break. The maximum stress of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impact acceleration load of 15.4 脳 10 ~ (4) gn exceeds the allowable stress of the material. The amplitude of the accelerometer is 15 脳 10 ~ (4) gna and the half-period is 5 渭 s ~ 10 渭 s ~ (10 渭 s) ~ (20 渭 s) ~ (30 渭 s). The stress at the fixed end of the sensor is 334 MPa under the shock load of 15 脳 10 ~ 4 gna and 30 渭 s half period. The stress at the fixed end exceeds the allowable stress at the fixed end under the shock load of 15 脳 10 ~ 4 gna and 5 渭 s ~ 10 渭 s ~ 10 渭 s ~ (20 渭 s). There will also be structural fracture. The cantilever beam will fracture under the impact of 5 渭 s ~ 10 渭 s ~ (10 渭 s) ~ (20 渭 s). In general, the period of impact load is smaller. The greater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at the fixed end is, the more serious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is. Because the inherent period of the sensor is 9.5 渭 s, the acceleration sensor resonates under the shock load of 10 渭 s.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of acceleration sensor under impact loa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tructural design and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the sensor.
【作者单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科技创新基金项目(S20161102)
【分类号】:TP212
【正文快照】: 弹体在侵彻靶标时,弹体内部的电子组件、装药等会受到弹体过载和弹体结构振动所引起的冲击载荷。为了解分析电子组件、装药等的抗冲击特性,就必须测试弹体侵彻靶标过程中的冲击载荷。在实际的爆炸与冲击试验中,通常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来测量试验过程中的冲击力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录;李兴凯;单光宝;;微型硅加速度传感器[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3年04期

2 ;加速度传感器在便携式设备中的应用[J];世界电子元器件;2006年06期

3 王代华;袁刚;赵艳;侯向红;;一种六维加速度传感器原理的研究[J];微纳电子技术;2007年Z1期

4 石云波;祁晓瑾;刘俊;孟美玉;;微型高过载加速度传感器的加工与测试[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09期

5 ;加速度传感器[J];传感器世界;2009年03期

6 杜时英;;加速度传感器在嵌入式系统中的电路搭建及驱动的实现[J];计算机时代;2013年01期

7 ;加速度传感器推动地震检测技术发展[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年06期

8 于瑶;翁永志;袁同安;叶超;;气体加速度传感器的研制[J];物理实验;2013年09期

9 ;高温加速度传感器[J];仪器仪表通讯;1972年05期

10 费龙,,钟先信,温志渝,高扬;硅微加速度传感器的现状及研究方向[J];传感器技术;199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代华;袁刚;赵艳;侯向红;;一种六维加速度传感器原理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杨文硕;杨利娟;刘传洋;;高频微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研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茅盘松;孟军;;微硅加速度传感器的发展[A];2000全国力学量传感器及测试、计量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4 王达明;袁丽冬;;加速度传感器在倾斜测量中的应用[A];2000全国力学量传感器及测试、计量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孙景峰;杨庆新;张闯;杨文荣;刘福贵;;磁流体加速度传感器外围电路的研究与设计[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杨文荣;杨庆新;孟红芳;陈海燕;刘素贞;;磁流体加速度传感器磁场的分析与设计[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苏丽娜;董金明;赵琦;;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计步器系统[A];全国第二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刘国文;薛旭;张承亮;万蔡辛;刘雪松;李丹东;;一种“三明治”加速度传感器研究[A];微机电惯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惯性技术发展动态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C];2011年

9 彭泳卿;陈青松;邹江波;;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压膜阻尼分析与设计[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2)[C];2010年

10 钟秋海;张高明;李宪玉;;加速度作用下人体血容量数学模型辨识方法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寅虎;加速度传感器期待大市场[N];中国电子报;2004年

2 卢庆儒;应用广泛的3轴加速度传感器[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3 徐岩 编译;可靠性好的应变型加速度传感器[N];电子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赵艳秋;加速度传感器手机应用升温 特色应用带动技术升级[N];中国电子报;2010年

5 成都 温成宜 编译;加速度传感器用的驱动电源[N];电子报;2013年

6 ;MEMS为手机增添卖点[N];中国电子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荣;国投资产管理公司 拟转让联能科技9.68%股权[N];中国证券报;2011年

8 记者 邰举;机主跌倒手机可自动求救[N];科技日报;2007年

9 意法半导体大中国区模拟及传感器事业部技术市场经理 吴卫东;MEMS加速度传感器:市场持续增长业界期待双赢[N];中国电子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赵艳秋 冯晓伟 冯健;开发商借MEMS增势拓展加速度传感器组合新应用[N];中国电子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晶晶;基于冗余并联机构的压电式六维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李蕾;基于nc-Si:H TFTs的加速度传感器特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3 李东玲;真空微电子加速度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袁刚;六维加速度传感器的原理、系统及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张新;应变式三维加速度传感器设计及相关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6 汪延成;仿生蜘蛛振动感知的硅微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曾楠;光纤加速度传感器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王雷;数字智能三分量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9 张祖伟;基于声光效应的MEMS加速度传感器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10 张兆华;MOS环振式数字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娟;基于跑道型谐振腔固支梁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付芳艳;高速公路防连环撞预警装置设计[D];郑州大学;2015年

3 徐磊;基于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木材无损检测仪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4 姚雪庭;摆锤式加速度传感器冲击校准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罗配良;193nm激光制作的珐珀加速度传感器[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王坤;一种V型悬臂梁结构的光纤F-P加速度传感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7 赵源;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与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彭际群;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人体运动状态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9 李飞龙;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跌倒检测方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刘陶唐;基于ADXL345的动态人体姿势检测无线系统[D];黑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45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445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d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