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纤电流传感器中电流传感光纤的抗干扰研究
本文关键词: 光纤光学 传感器 电流传感光纤 抗干扰 磁光效应 偏振转换 出处:《光学学报》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带变螺距段传感光纤的全光纤电流传感器,提出两种抗干扰结构:基本结构,即将变螺距段与传感光纤一起成束并将反射镜置于变螺距段中点位置;"8"字型结构,将变螺距段绕成"8"字型。分析两种结构的抗干扰原理,实验检验电流导体在传感光纤环内、外不同位置时传感器读数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结构均可抗0.5m以上的1000A级别的外界电流干扰,但前者仅适用于电流导体与传感光纤环相对位置固定不变的应用场合,后者可适用于诸多电流导体与传感光纤环相对位置不固定的应用场合。在不同的应用场合下两种结构的抗干扰性能均具有实用性。
[Abstract]:For all fiber optic current sensor with variable pitch segment, two anti-interference structures are proposed: the basic structure is that the variable pitch section is bunched with the sensing fiber and the mirror is placed at the middle point of the variable pitch section; The "8" structure is formed by winding the variable pitch section into the "8" shape. The anti-interference principle of the two structures is analyzed, and the current conductor in the sensing fiber ring is tested experimental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structures can resist the external current interference of 1000A level above 0.5 m. However, the former is only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s where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current conductor and the sensing fiber ring is fixed. The latter can be used in many applications where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current conductor and the sensing fiber ring is not fixed, and the anti-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of the two structures is practical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s.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TP212
【正文快照】: 全光纤电流传感器(FOCS)是智能电网建设中重要的核心设备,具有传统式互感器无法比拟的优势,能真实再现电网的实时电流信息,绿色环保,无爆炸等安全隐患。作为全新一代的电子式电流传感器,它的出现为特高压输电及电力自动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将积极推动电力网的稳定实时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精确度电流传感器[J];半导体技术;2000年05期
2 ;光学电流传感器[J];应用科技;2000年04期
3 ;一种光学电流传感器[J];应用科技;2000年11期
4 娄凤伟;光学电流传感器的现状与发展[J];电工技术杂志;2002年06期
5 娄凤伟;光学电流传感器的现状与发展[J];四川水力发电;2004年S1期
6 徐柳娟;;集成一体化电流传感器的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6年06期
7 叶常生;陆庆;;新一代闭环电流传感器[J];电源世界;2007年03期
8 谭金玉;陈曙光;赖晖;;校准电流传感器时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J];电子质量;2013年08期
9 王润炎;李文忠;;模拟量电流传感器[J];焦作矿业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10 李荣武,黄吉胜;叉式电流传感器及其应用[J];电测与仪表;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玉田;刘国辉;王晓琳;;智能混合式光电电流传感器的设计[A];第十七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7)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徐启峰;;光学电流传感器测量模式的局限性[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李建中;李泽仁;邓向阳;王荣波;田建华;;光学电流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及小角近似误差[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杜淼青;;用于电流传感器调试的变频电流源[A];四川省电子学会传感技术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徐启峰;黄衍堂;;光学电流传感器测量模式的局限性[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嵇斗;王向军;;基于二次谐波分析的电流传感器设计研究[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7 马仪;周文俊;孙伟忠;喻剑辉;杨帅;盛博杰;;雷电流传感器的研制及性能测试[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8 嵇斗;王向军;;基于谐波分析的电流传感器设计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8年
9 邹琼;;小电流传感器测量原理及其抗干扰措施[A];四川省电子学会传感技术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曹少泳;程小华;;采用一个电流传感器驱动BLDCM的换向转矩脉动[A];第十一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成都 青化;印板安装型电流传感器[N];电子报;2008年
2 成都 青化 摘译;贴片式电流传感器[N];电子报;2008年
3 唐华淼 编译;伺服式交直流电流传感器[N];电子报;2010年
4 记者 曹祥汉;电流计量有了升级换代产品[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严冰;光推动PCB-Rogowski探头的光电式电流传感器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2 魏兵;干涉型光学电流传感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孙菲菲;GMM光纤电流传感器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年
4 李庆波;保偏膜式光学电流传感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王晓蔚;直流大电流传感器屏蔽问题的分析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程兴国;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的结构优化与应用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王晓忠;光源谱宽对光学玻璃电流传感器输出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赵本刚;基于MEMS的光学电流传感器与微纳安检流计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7年
9 刘晓瑜;ZF-7玻璃线性双折射对光学电流传感器输出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崇兴;GMM-FBG电流传感器的建模与优化算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张智;光纤电流传感器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鹏飞;再入式光纤电流传感器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李林林;全光纤电流传感器[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卢玉飞;基于磁流体的电流传感器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6 张信;永磁同步电机无电流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7 黄章挺;串联多通道环型腔结构的全光纤电流传感器[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8 杨群;温度自适应FBG-GMM电流传感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年
9 王隆伟;磁调制直流漏电流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10 徐洪亮;测量脉冲大电流的集成光波导电流传感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91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491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