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自愈式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研制
本文关键词:分布自愈式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研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安科技大学》 2012年
分布自愈式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研制
王博
【摘要】: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关系到千千万万用户的切身利益。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有力的提高了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水平。随着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IEC61850标准的正式颁布,基于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OOSE)的高速网络通信方式逐渐成熟,为实现具有迅速切除故障且不造成非故障区域停电功能的快速自愈式分布智能馈线自动化系统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本文以自愈式控制原理为理论依据,着重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制基于GOOSE的快速自愈式分布智能的新型配电自动化终端。 首先,对分布自愈式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原理进行阐述。以快速自愈的分布式智能馈线自动化系统原理为依据,利用GOOSE机制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实现能够快速定位故障区域、自动隔离故障区域,自动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对IEC61850标准体系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重点研究了配电自动化终端装置的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对GOOSE通信模型进行分析。 其次,对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模型进行深入研究,以SISCO-MMS Lite软件的IEC61850scl_srvr例程为基本框架,在其上添加代码,实现GOOSE通信,将保护数据与IEC61850数据关联,完成符合IEC61850标准的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设计。 最后,利用模拟断路器与ONLLY-A460微机测试仪,将配电自动化终端相互连接并模拟开环、闭环配电网各处发生故障,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进行测试。通过试验验证本文所设计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能够一次将故障隔离和恢复进行到位,显著加快了故障处理速度并有效避免了越级跳闸,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M7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清华;基于IEC61850的智能配电终端的研究和应用[D];山东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沐连顺;范建忠;李蓓;;IEC 61850标准中ACSI的原型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3期
2 刘健;贠保记;崔琪;何林泰;郑剑敏;;一种快速自愈的分布智能馈线自动化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0期
3 刘健;赵树仁;贠保记;崔琪;何林泰;郑剑敏;;分布智能型馈线自动化系统快速自愈技术及可靠性保障措施[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7期
4 罗四倍;黄润长;崔琪;贠保记;张小宁;张华;徐洪全;;基于IEC61850标准面向对象思想的IED建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年1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彬;配电网自动化FTU通信系统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2 曹景亮;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建勤;孙玉胜;;电流互感器误差的数字补偿法研究[J];变压器;2008年04期
2 秦华;游大海;;基于CT/ECT的变压器差动保护仿真与分析[J];变压器;2009年05期
3 马泽菊;罗建;黄益华;钟加勇;;智能变电站数据建模[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6期
4 彭文才;赵雪飞;王亦宁;相海明;;小容量机组保护监控一体化[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8年03期
5 闵峥;徐洁;王嘉乐;;基于IEC 61850的智能水电厂建模技术[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1年04期
6 武晋辉;刘刚;焦邵华;;基于CSPA-2000的智能水电厂解决方案[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2年01期
7 郭太圣;;高压电机应用变频器后的继电保护整定[J];电工技术;2008年08期
8 刘以军;;基于DSP的数字式异步电机保护装置研制[J];电工技术;2011年04期
9 张西利;王凯;徐光福;;变压器△侧小电阻接地方式对差动保护的影响[J];电工技术;2011年07期
10 贺元康;王杰;;基于EMTDC的三相变压器阻抗保护性能仿真[J];电气应用;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友;孙建华;;云南电网110kV线路使用接地距离Ⅲ段保护必要性探讨[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2 李国友;孙建华;;云南电网110kV线路使用接地距离Ⅲ段保护必要性探讨[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1年
3 徐强;尹项根;;数字式异步电动机保护装置的研制[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潘书燕;吕良君;陈莉;;距离保护元件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的特殊考虑[A];2007中国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金;唐成虹;黎强;;IEC61850日志功能的实现[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金启超;刘明辉;吉拥平;崔得志;王海兵;;比率差动保护的定值误差评价问题[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佳毅;;基于IEC61850的MMS通用服务器的研究[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曾旭;庞曙颖;吴猛;;变压器差动保护检验方法的改进[A];2007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凌行龙;王文;王丽芳;;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模式比较及优化[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杨川;;含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自动化与继电保护配合策略研究[A];海洋经济与电力发展——第十届长三角电机、电力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杰;新型换流变压器故障建模及保护原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郑涛;变压器数字仿真和数字式主保护新原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3 李斌;特高压输电线路过电压及保护与控制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高湛军;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数据建模和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易永辉;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王德文;基于IEC 61850和MMS的网络化电力远动通信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7 苏盛;数字化电力系统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陈波;电力系统不良数据辨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天友;智能配电网自愈功能及其效益评价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10 仉志华;基于UPFC的自愈配电环网及其潮流优化控制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焱麟;基于小波变换理论与比值分析法的变压器励磁涌流识别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维;基于ARM7的配电变电所和开闭所RTU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原子;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构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鹏;基于电参量的变压器绕组短路故障在线诊断研究与FPGA的工程实现[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关长余;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方案的比较分析与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李鹏;基于数字化变电站的继电保护集成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牛潇;一种基于DSP的矿用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改造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8 宋琳霞;煤矿井下供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监控系统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9 张海啸;超高压输电线路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樊浩;中低压变电站集中式继电保护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凌;馈线自动化技术方案研究[J];电力勘测设计;2003年04期
2 秦立军;刘麟;石峻峰;赵文广;任小勇;;IEC 61850体系下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J];电力设备;2007年12期
3 任雁铭,秦立军,杨奇逊;IEC61850通信协议体系介绍和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08期
4 周念成;贾延海;赵渊;;基于配电网系统保护的馈线终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08期
5 辛耀中;王永福;任雁铭;;中国IEC 61850研发及互操作试验情况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12期
6 王照;马文晓;高飞;;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实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6期
7 刘健;贠保记;崔琪;何林泰;郑剑敏;;一种快速自愈的分布智能馈线自动化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0期
8 刘健;赵树仁;贠保记;崔琪;何林泰;郑剑敏;;分布智能型馈线自动化系统快速自愈技术及可靠性保障措施[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7期
9 凌万水;刘东;陆一鸣;于文鹏;;基于IEC 61850的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6期
10 谭文恕;电力系统无缝通信系统体系[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国政;基于IEC61850的配网自动化开放式通信体系[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伟;基于DSP的馈线自动化装置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孙玲;配电网故障寻址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毅;陈轩恕;杜砚;尹婷;;超级电容器的应用与发展[J];电力设备;2008年01期
2 刘健,倪建立,杜宇;配电网故障区段判断和隔离的统一矩阵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01期
3 谭文恕;关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传输规约[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年16期
4 葛朝强,唐国庆,王磊;综合智能式的故障恢复专家系统——与故障恢复算法集相结合的自学习模糊专家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02期
5 颜萍,顾锦汶,张广;一种快速高效的配电网供电恢复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04期
6 朱发国,孙德胜,姚玉斌,陈学允;基于现场监控终端的线路故障定位优化矩阵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15期
7 张永忠,青志文,邱仕义,余先礼;湖南汉寿城区配电自动化工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08期
8 卫志农,何桦,郑玉平;配电网故障定位的一种新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14期
9 刘健,程红丽,董海鹏,蔡建新;配电网故障判断与负荷均衡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22期
10 吴福保,侯保永,李贵民,李延满,奚国富,朱金大,白义传,王业平;ON2000一体化配网综合调度自动化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2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远福;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系统通信规约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3年
2 谢大为;电力调度系统采用104规约进行网络访问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3 朱琛;湖南大学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湖南大学;2004年
4 郭柏;基于嵌入式Linux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范建忠;基于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监控系统数据模型的建立与通讯实现[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5年
6 张桦;配电自动化中的数据通信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王金亮;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终端装置核心的研制[D];山东大学;2005年
8 韩鹏;基于ARM-LINUX的路由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9 雷旭;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长安大学;2005年
10 汪治国;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装置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剑;停电不再长久─—配电自动化提高了可靠性[J];农村电气化;1997年07期
2 胡宪泽;贵阳市北城区配电自动化的通信方案[J];电力系统通信;2001年11期
3 徐金龙;基于有线电视网的配电自动化通信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07期
4 周晓兰,韩居华,李廷刚;配电自动化通信方式综述[J];电力情报;1996年03期
5 吴国良,张宪法,刘育新;配电自动化工程实施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年12期
6 阎鲁;配电自动化及分布智能控制的应用[J];江西电力;2000年04期
7 刘健,马钦国,蔺丽华,禹玉能,马继明,肖苏力,倪建立,陈波,殷永红;汉中市区配电自动化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08期
8 黄华标;对配电自动化发展趋势及其实现方法的初步探讨[J];广西节能;2003年03期
9 朱大萌,陈立伟;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系统研究[J];信息技术;2004年08期
10 路文梅;配电自动化通信方式的选择[J];农村电气化;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合肥市配电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特别致谢[A];2011年安徽省智能电网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包旭;赵建村;蒋科君;;配电自动化实施研究与探讨[A];中国石油石化工程技术和物装手册(第二分册)[C];2003年
4 王晋根;;配电自动化市场分析[A];第五届全国智能化电器及应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史晓琳;李向;邵宇;;基于MC68360的配电自动化通信处理机的设计[A];中国自动化学会全国第九届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建中;;浅谈配电网馈线系统保护原理及分析[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姜吉平;陈广元;张瑞春;;成本—收益法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8 干体兵;;现场户外配电终端的可靠性设计[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张玲玲;刘常顺;刘名;;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烧结变电站的应用[A];2011年河北省冶金信息化自动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其莹;张洪霞;;配电网中实现小电流接地选线一种方案[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2年年会山东电机工程学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耀军 詹建荣;[N];国家电网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董爱军;[N];东北电力报;2011年
3 张胜军;[N];中国电力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刘启明;[N];中国电力报;2007年
5 记者金建;[N];华北电力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徐向阳;[N];中国工业报;2008年
7 张伟华 姚学恒;[N];华东电力报;2010年
8 唐瑾瑾 李鹏;[N];国家电网报;2011年
9 记者 张伟华 通讯员 姚学恒;[N];国家电网报;2010年
10 申银万国;[N];证券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苏胜新;电力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史燕琨;基于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自动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翁蓝天;基于链表的配电网供电中断型故障诊断方法[D];武汉大学;2010年
4 杨明海;配电系统协调供电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韩国政;基于IEC61850的配网自动化开放式通信体系[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春;北京地区配电自动化建设方案及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2 房牧;济南配电自动化试点区域建设方案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胡泊;配电自动化策略研究及其在大连地区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何卫斌;配电自动化改造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马金亮;潍坊城市核心区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兰海;配电自动化在博兴电网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7 单卫民;石家庄试点区域配电自动化建设方案及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迟震奎;配电自动化在包头九原农电电网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吴云鹏;湖州地区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络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10 柳闻鸣;杭州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分布自愈式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研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6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56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