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随机系统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抗干扰控制
本文选题:随机系统 切入点:自适应干扰观测器 出处:《控制与决策》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一类带有多源干扰的随机系统,研究其抗干扰控制问题.针对可以由未知参数的外源系统产生,代表频率、振幅和初相都未知的干扰,构建随机自适应干扰观测器对其进行估计.基于此,结合自适应控制和随机控制的方法,提出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抗干扰控制策略,保证复合系统的所有信号均为均方渐近有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Abstract]:For a class of stochastic systems with multi-source interference, the problem of anti-jamming control is studied, and the interference which can be generated by an external system with unknown parameters, representing the unknown frequency, amplitude and initial phase, is studied. A stochastic adaptive disturbance observer is constructed to estimate it. Based on this, an anti-interference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disturbance observer is proposed by combining adaptive control with stochastic control. All the signals of the composite system are guaranteed to be mean-square asymptotically bound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correct and effective.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374108)
【分类号】:TP2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腾香;;不确定时滞随机系统的鲁棒随机镇定[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张志方;《随机系统理论》评介[J];控制理论与应用;1988年02期
3 冯昭枢;刘永清;;多滞后随机系统的滞后无关均方稳定性[J];控制与决策;1992年04期
4 罗贵明;多步时滞随机系统的适应跟踪[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12期
5 陈雪波,Stankovic′SS;离散随机系统的包含原理[J];自动化学报;1997年01期
6 何纪;;一类具有输出时滞的随机系统的H_∞控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朱之辕,徐功仁;浑沌系统与随机系统的转换及其控制[J];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87年05期
8 田玉楚,徐功仁;随机系统的最小熵控制[J];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89年05期
9 吴森堂;分布参数随机系统的条件滤波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10 胡峰,孙国基;随机系统M型滤波的迭代算法及其收敛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维海;谭成;;复随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检测性[A];第24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郭锋卫;刘永清;冯昭枢;;离散随机系统的实用稳定性[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3 王子栋;冯缵刚;郭治;单甘霖;;离散随机系统的有限拍协方差配置控制[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4 徐爱平;吴臻;;状态约束下的一类正倒向随机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宫亚梅;沃松林;颜鹏;;时滞随机系统的H_∞ 保成本控制[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3)[C];2009年
6 马平;;随机系统稳健加权自适应最小方差控制[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7 王玲;韩志刚;;一类随机系统的稳定性分析[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蔡胤;刘飞;;不确定时滞切换随机系统分析及H_∞控制[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翰馥;张纪峰;;不稳定、非最小相位随机系统的适应镇定[A];1991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下)[C];1991年
10 臧文利;王远钢;郭治;;离散随机系统非脆弱满意估计器的设计[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三)[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阚秀;几类随机系统的估计问题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2 马立丰;一类非线性随机系统的满意控制与滤波[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戴喜生;无穷维随机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及其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沈波;基于不完全测量信息的非线性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D];东华大学;2011年
5 旷世芳;非线性与时滞随机系统的稳定性及数值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高文华;非线性与时滞不确定随机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与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包俊东;时滞随机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镇定与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8 魏国亮;几类非线性随机系统的多性能指标分析与综合[D];东华大学;2008年
9 孙希平;非线性连续系统和随机系统的镇定与辨识[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朱伏波;Markov切换随机系统的稳定性与镇定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凤彤;区间时滞随机系统的非脆弱保成本控制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徐文姝;区间时滞随机系统的鲁棒H_∞控制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熊晶;非高斯随机系统的故障诊断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絮晓;It?型随机系统的预测控制研究[D];鲁东大学;2016年
5 闫sメ,
本文编号:1572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572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