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一种自适应的机器人曲面切削力控制算法

发布时间:2018-03-19 15:44

  本文选题:曲面切削 切入点:切削质量 出处:《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提高机器人复杂曲面的切削加工质量,对机器人切削状态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曲面切削力控制方法.首先探讨了机器人刚度和进给速度对切削质量的影响,建立了冲击和稳态切削状态的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切削形变与进给速度的关系,建立了基于模糊PID的力控制模型;最后通过传感器的力反馈计算出切削形变,实时调整进给速度实现切削质量控制.将文中方法与曲面切削开环控制和PID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开环控制和PID控制对比,基于模糊PID的曲面切削力控制方法能有效减小切削过程中刚冲击力幅度和稳定切削的力波动,实现有效的曲面切削力控制.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chining quality of robot's complex surface, the cutting state of robot is analyzed, and an adaptive control method of cutting force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influence of robot stiffness and feed speed on cutting quality is discussed. The dynamic model of impact and steady state cutting is established, and the force control model based on fuzzy PID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tting deformation and feed speed. Finally, the cutting deformation is calculated by force feedback of sensor. The method is compared with surface cutting open loop control and PID control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compared with open loop control and PID control. The surface cutting force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fuzzy PI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mplitude of rigid impact force and stable cutting force fluctuation in cutting process and realize effective surface cutting force control.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52ZX04005006)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B090921004,2015B010918002) 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项目(201505031617224)~~
【分类号】:TP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世界机器人最新统计数据[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0年01期

2 ;警卫和保洁两用机器人[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0年03期

3 ;案例分析之四 机器人码垛单元[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0年04期

4 李成桐;对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思考(之二) 未来之路[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0年05期

5 贾培发,王全福;团结奋斗努力实现中国机器人产业化[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0年06期

6 李开生,张慧慧,费仁元,宗光华;国外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动态和前景[J];制造业自动化;2000年06期

7 淑芳;机器人种菜[J];湖南农业;2000年09期

8 长路;机器人技术在发展[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年01期

9 贾一;机器人外科手术的必要技术条件[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2年04期

10 董瑞翔;人间协调共存型机器人[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春华;范勇;朱纪洪;孙增圻;;空中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陈卫东;;服务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及微特电机在其中的应用[A];第十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肖玉林;侍才洪;陈炜;李浩;张西正;;救援机器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郑亚青;吴建坡;;岸边集装箱宏-微起重机器人的机构、结构设计及运动仿真[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王静;边继东;张大慧;林峰华;张宏;;管道定量采样机器人系统设计[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二)[C];2009年

6 黄海明;杨雷;宋跃;赖思沅;;智能保安巡逻机器人[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二)[C];2009年

7 王明辉;马书根;李斌;;独立操作型可重构机器人群体的动态层次体系结构研究[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谭金林;刘明英;梁建民;;机器人硬件电路设计[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9 许家中;孔祥冰;尤波;李长峰;禹鑫q,

本文编号:1634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634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5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