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功能表面内流减阻测试系统的研制
本文选题:工程仿生学 切入点:仿生功能表面 出处:《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测量与研究仿生功能表面在内流管道中的减阻性能,设计了基于压差测试原理的测试系统。针对内流流动的特点,设计的试验段可拆装并能够安装不同厚度的试样做为流场壁面。设计了基于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数据采集处理与控制系统,并对系统精度进行分析,得出了各流速点对应的均方差极限。利用该系统对弹性表面和弹性导热仿生表面减阻进行了测试与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内流流动中的各种仿生功能表面减阻性能进行测试并具有较高的精度。
[Abstract]:In order to measure and study the drag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bionic functional surfaces in inner flow pipes, a testing system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ressure difference testing is designed. The designed test section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can be fitted with samples of different thickness as the wall of the flow field. A data acquisition an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LC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and the precision of the system is analyzed. The RMS limit corresponding to each velocity point is obtained. The drag reduction on elastic surface and elastic thermal conduction bionic surface is tested and studied by the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be used to test the drag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various bionic surfaces in the flow and has a high accuracy.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5203)
【分类号】:O35;TB17;TP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海鹰,李惠萍,管民;减阻率室内环道测定及其影响因素[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年11期
2 李万平,杨新祥;柔性壁减阻的试验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1年S1期
3 蔡书鹏;唐川林;张凤华;;柔性管与紊流耦合的减阻特性[J];机械工程学报;2007年10期
4 陈瑞芳,江志东,吴嘉;高分子减阻流场湍流结构实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5 张军;郑捷庆;;拟塑性幂律流体的掺气管输减阻的数值模拟[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6年06期
6 王瑞;李昌烽;吴桂芬;胡自成;王迎慧;;壁面湍流流动中高分子减阻等效粘度模型的验证[J];力学季刊;2011年02期
7 徐中;赵军;吴正华;石彗荣;;凹坑形非光滑表面的减阻性能分析[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9年01期
8 王子延,庞俊国;细薄肋型减阻沟纹湍流减阻特性的实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11期
9 蔡书鹏;唐川林;;表面活性剂减阻水溶液在紊流边界层中的流动结构[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陈良勇;段钰锋;刘猛;赵长遂;;壁面滑移条件下水煤浆的流动阻力和减阻特性[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禹营;汪家道;陈大融;;超疏水表面在减阻中的应用[A];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6年
2 李操;刘磊;鲍青波;张翔;周芳德;;水平管两相流减阻率与单相流减阻率的基本关系[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3 于娴娴;王一伟;黄晨光;杜特专;;水下回转体边界层通气减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上册)[C];2012年
4 郑晨晖;赵文斌;李明义;禹燕飞;魏家星;李昌烽;;管道流中藻类多糖高聚物减阻特性的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任露泉;;地面机械脱附减阻仿生创新之路[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郑朝荣;张耀春;;吸气方法在高层建筑风荷载减阻中的应用[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7 姚世勇;管新蕾;姜楠;;高分子聚合物溶液减阻特性的TR-PIV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陈曦;吴哲;张志国;王先洲;冯大奎;;基于CFD的空腔几何结构对流动和减阻特性的影响研究[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9 禹燕飞;李明义;赵文斌;郑晨晖;李昌烽;;藻类多糖高聚物减阻特性的试验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吴桂芬;李昌烽;黄东升;赵作广;冯晓东;王瑞;;线性粘度分布模型引起的高分子溶液槽道湍流减阻[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庆萍;水—固界面系统二元仿生耦合减阻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葛铭纬;基于近壁相干结构的湍流减阻主动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守军;高超声速飞行器串联整流锥减阻的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于丽;定常流场下波壁管内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以及减阻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3 张继成;厢式货车空气动力减阻的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11年
4 曲超;微尺度下液体流动减阻的实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5 杨歌;主动凹坑变形湍流减阻控制方案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6 左加传;微管中液体流动减阻特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7 许亮;重型卡车非光滑车身气动减阻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8 赵作广;水平管气液两相高聚物减阻流动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9 黄海鹏;旋成体非光滑减阻表面设计理论及仿真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3年
10 左海宁;磨料水射流添加高分子聚合物的实验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36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63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