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leinman迭代算法的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本文选题:非线性系统 切入点:Kleinman迭代算法 出处:《系统科学与数学》2017年09期
【摘要】:应用Kleinman迭代算法,研究了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在线自适应控制器设计问题.基于神经网络线性微分包含技术,对此类非线性系统进行建模描述.并在不利用系统后续参数矩阵的情况下,应用Kleinman迭代算法进行反复迭代,求解系统的Riccati方程.进而设计系统的自适应控制器,并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on-line adaptive controller design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systems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Kleinman iterative algorithm, which is based on the neural network linear differential inclusion technique. This kind of nonlinear system is modeled and described. The Kleinman iterative algorithm is used to solve the Riccati equation of the system without using the subsequent parameter matrix of the system, and then the adaptive controller of the system is designed. The convergence of the algorithm is proved.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lgorithm is verif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基金】:安徽省杰出青年基金(1608085J05)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重点项目(gxydZD201701) 安徽大学科研训练计划项目(ZLTS2015180)资助课题
【分类号】:TP2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钟俊,姚勇;非线性系统学[J];信息与控制;1987年05期
2 伏玉笋,田作华,施颂椒;非线性系统鲁棒耗散控制(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0年06期
3 胡钋,刘岚,韩进能;非线性系统等效的充分必要条件[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张凌波,吴敏,桂卫华;一类具有加法不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性分析[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5 郭宏;一种非线性系统相平面轨迹的生成算法[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6 范子彦,韩正之;一类非线性系统的监督控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冯巧玲,牛月兰,孙君曼,赵秀花;非线性系统的来源及奇异性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张友安,梁国强,关新平;非线性系统的递推设计[J];燕山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9 钱慧芳,陈增禄,冯智;一种非线性系统的线形定常控制方法仿真研究[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刘斌;张曾科;;一种三对角结构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应用[J];自动化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费树岷;高为炳;;临界非线性系统的局部渐近镇定[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2 王成红;韩兵欣;郑应平;;连续非线性系统游荡不存在条件[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刘士荣;俞金寿;;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模糊模型与模型鲁棒性研究及其应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彭晓华;屠兴汉;;求解模糊非线性系统[A];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模糊工程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韩存武;张竞新;顾兴源;;输入受限的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镇定[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6 费树岷;霍伟;;一类非线性系统的全局渐近跟踪[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7 吴方向;戴冠中;;奇异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问题[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8 楚天广;黄琳;;一类饱和非线性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性[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9 吴方向;史忠科;杨建军;戴冠中;;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系统之间的关系[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陈彭年;秦化淑;;非线性系统平稳分歧解的控制[A];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卫勇;几类前馈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调节[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杨飞飞;非线性系统基于模式的控制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池小波;基于模糊模型的非线性系统的网络化控制和滤波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4 赵丛然;几类随机、时滞非线性系统的镇定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雷;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与调节[D];浙江大学;2016年
6 苗保彬;不确定下三角非线性系统自适应控制及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7 李东;几类非线性系统的有限时间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常茹;Markovian跳变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输出跟踪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9 张玉洁;基于耗散理论的非线性跳跃系统的分析与综合[D];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6年
10 李圣涛;几类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器设计与应用[D];东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储后广;基于滑模观测器的非线性系统故障重构方法的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2 方立友;非线性系统的同步控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宋志宝;高阶时滞前馈非线性系统的镇定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庄莹菲;基于符号计算的非线性系统参数控制器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肖晓;非线性系统的智能故障诊断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苏玮南;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镇定[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张巍;一类非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D];青岛大学;2015年
8 殷晖;时滞非线性系统的滑模控制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4年
9 张舒;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滤波及控制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10 王炳萱;LM优化算法和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在非线性系统中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96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696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