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模糊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

发布时间:2018-06-28 11:47

  本文选题:多传感器 + 模糊证据理论 ; 参考:《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7年10期


【摘要】:针对多传感器实时测量值的可靠性难以评价从而影响数据融合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首先将所有测量值构成的集合视为辨识框架,应用模糊数学原理引入隶属度函数,设计了多传感器之间互支持度计算的新方法,并借鉴信任分配思想将测量值转换为相应的证据,最终通过基于冲突分配的证据组合规则得到融合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有效,无需传感器先验信息条件下仍可获得较高的融合精度。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reliability of multi-sensor real-time measurement is difficult to evaluate and thus affect the accuracy of data fusion, a multi-sensor data fusion algorithm based on fuzzy evidence theory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set of all the measured values is regarded as the identification frame, and the membership function is introduced into the fuzzy mathematics principle, and a new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mutual support between sensors is designed. Using the idea of trust assignment, the measurement value is convert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evidence, and the fusion result is obtained by the rule of evidence combination based on conflict assignmen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simple and effective and can achieve high fusion accuracy without prior sensor inform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5097) 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工信部联装[2016]213号码) 贵州省重大基础研究(黔科合JZ字[2014]2001)
【分类号】:TP202;TP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斌,陈以,韩元杰;模糊证据理论综述[J];兵工自动化;2005年03期

2 陈增明;梁昌勇;蒋翠清;沈磊;;证据理论悖论消除的一种新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年11期

3 黄冠亚;赵全明;刘锋国;李玲玲;高朝晖;;D-S证据理论在综合评估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15期

4 易昆南;袁中萸;于菲菲;;D-S证据理论改进方法的应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 谭玮;宋维;;基于D-S证据理论的网络设备故障诊断算法[J];计算机仿真;2008年08期

6 邓三鹏;杨雪翠;苗德华;郭世杰;王创荣;;基于D-S证据理论的驾驶员疲劳监测方法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10年02期

7 曾元鉴;;D-S证据理论及其改进算法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10期

8 夏祖勋,刘同明,解洪成;关于证据理论中辨识框不同类型下的信息综合[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9 吴根秀;模糊证据理论[J];计算机与现代化;1998年02期

10 韩德强;杨艺;韩崇昭;;DS证据理论研究进展及相关问题探讨[J];控制与决策;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德玲;汤新蓓;方巍;王俊然;;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专家意见综合方法[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2 孙怀江;杨静宇;;证据理论的改进及其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潘巍;王阳生;;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情感辨识算法[A];第一届中国情感计算及智能交互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周凌柯;刘瑞兰;;对证据理论检测显著误差的研究[A];2005全国自动化新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三)[C];2005年

5 孔鹏程;周健;;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算法的研究[A];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马小平;汪永东;樊阳;;模糊证据理论的深入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朱靖;王晨熙;鄢茂林;郑义成;;D-S证据理论在多传感器身份融合中的改进[A];全国第一届信号处理学术会议暨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分会筹备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专刊[C];2007年

8 王波;吴华丽;王灿林;;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故障诊断[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9 吴晓平;叶清;秦艳琳;;基于改进的BP网络的D-S证据理论及其应用[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王娜;梁禹;;基于神经网络与D-S证据理论的故障诊断[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海生;基于证据理论的分类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肖建于;证据理论研究及其在矿井突水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3 缪燕子;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及在矿井瓦斯突出预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锁斌;基于证据理论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及其在可靠性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2年

5 苏晓燕;关联证据融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吴强;智能群体决策支持系统中若干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晓;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高速列车走行部故障诊断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王睿虹;基于广义证据理论的多模式智能推理与融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宋姝婷;基于Rough集、T-范数和证据理论的属性约简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郭威;基于证据理论的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研究与应用[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吴翠翠;D-S证据理论中基于BPA的决策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王霞;D-S证据理论在火电机组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7 刘雨岑;基于D-S证据理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8 刘晓光;基于D-S证据理论的推理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侯俊;证据理论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10 段林珊;基于证据理论的多源证据分析技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77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077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7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