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采摘机器人目标果实空间坐标获取方法的研究
本文选题:猕猴桃采摘机器人 + 图像处理 ; 参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猕猴桃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猕猴桃果实营养丰富,附加值高。但是目前猕猴桃果实主要依靠人工采摘,存在着采摘时间集中、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使用采摘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将成为可能。获取目标果实的空间坐标是采摘机器人采摘作业的先决条件,也是采摘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机器视觉系统的作用就是从包含枝叶等干扰物的图像中识别果实,实现对果实的精确定位,在此基础上指导执行机构对果实的采摘。相比于工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由于工作环境变化大、干扰因素多,因此对果实识别、空间坐标获取等作业内容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猕猴桃采摘机器人目标果实空间坐标的获取方法具有重要的生产实际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本文以棚架式栽培模式的簇生“海沃德”猕猴桃果实为研究对象,围绕着目标果实空间坐标的的获取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猕猴桃果实的识别。目标果实的准确识别是采摘机器人作业的先决条件,识别效果与识别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采摘机器人的形态与工作效率。本文实际调研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眉县猕猴桃试验站,分析了猕猴桃果树棚架式栽培模式和簇生“海沃德”果实颜色特征、生长特点,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了猕猴桃采摘机器人的总体方案与果实识别方法。从底部识别目标果实具有背景简单、干扰因素少,一次识别顺序采摘等优点。在此前提下通过对果实图像进行分析,确定了使用1.1R-G色差法分割图像,经过一系列的图像处理与特征提取,最终得到果实特征点像素坐标的图像处理方法。试验表明,该方法识别猕猴桃果实的成功率为89.5%。(2)人工补光方法的研究。为了满足猕猴桃采摘机器人全天候作业的需要,研究了夜间使用LED补光灯人工补光的方法。通过采集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果实图像,进行阈值化处理,与手工分割的图像对比,确定最佳的光照强度。通过试验分析,发现当光照强度在30-50 lux之间,1.1R-G色差法对夜间图像的分割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果实识别的成功率为92.2%。(3)研究坐标转换的数学模型。坐标转换是空间坐标获取的中间环节,连接着图像处理与Kinect传感器空间坐标。通过分析微软相机图像和Kinect传感器图像的像素坐标之间的关系,建立微软相机图像像素坐标转化为Kinect传感器图像像素坐标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猕猴桃果实特征点的空间坐标。试验证明,该数学模型能够精确的进行坐标转换。(4)空间坐标获取。目标果实空间坐标的获取是视觉系统的最终目标。为了完成该目标,首先分析了Kinect传感器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原理。然后使用Visual Studio 2010编写Kinect传感器坐标获取程序。最后进行了空间坐标精度获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空间坐标的误差小于3mm。(5)猕猴桃采摘机器人采摘评价试验。将研究结果结合已有的采摘机器人样机进行了日间和夜间果实采摘试验。两个采摘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研究的图像识别放方法能够准确的提取猕猴桃果实特征、得到果实特征点的像素坐标;空间坐标获取方法满足采摘机器人的作业需求;人工补光方法可以满足夜间图像识别和机器人夜间工作的需要。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ruit images ,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ethod of picking robot ' s spatial coordinates , which is a prerequisite for picking robot . It is also a key technique for picking robot . ( 4 ) The acquisition of spatial coordinates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visual system . In order to accomplish this goal , the working rang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Kinect sensor are analyzed firstly .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show that the error of spatial coordinates is less than 3mm .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225.93;TP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丽;郭艳玲;王迪;刘幻;;果蔬采摘机器人研究综述[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9年01期
2 夏天;以色列的温室采摘机器人[J];山东农机化;1997年11期
3 方建军;移动式采摘机器人研究现状与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4 周天娟;张铁中;;果蔬采摘机器人技术研究进展和分析[J];农业机械;2006年22期
5 宋健;张铁中;徐丽明;汤修映;;果蔬采摘机器人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机械学报;2006年05期
6 崔玉洁;张祖立;白晓虎;;采摘机器人的研究进展与现状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7年02期
7 田素博;邱立春;秦军伟;刘春芳;;国内外采摘机器人机械手结构比较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7年03期
8 吕宏明;姬长英;;视觉技术在农业采摘机器人中的应用及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02期
9 刘长林;张铁中;杨丽;;果蔬采摘机器人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10 赵鹏;赵德安;;双目立体视觉在果树采摘机器人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何蓓;刘刚;;果树采摘机器人研究综述[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赵德安;姬伟;张超;李占坤;;果树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3 赵德安;吕继东;姬伟;陈玉;张颖;;果树采摘机器人及控制系统研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石兴禄;邹湘军;卢俊;陈强;陈燕;王红军;刘天湖;;虚拟采摘机器人统一建模与三维动态仿真[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5 刘继展;李萍萍;李智国;倪齐;;番茄采摘机器人真空吸盘装置设计及试验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6 袁挺;李伟;谭豫之;杨庆华;高峰;任永新;;温室环境下黄瓜采摘机器人信息获取技术研究[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魏锡光;王库;;仿自然环境条件下番茄采摘机器人设计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段佳;果蔬采摘机器人有了三维视力[N];大众科技报;2009年
2 吕继东 赵德安 姬伟 陈玉;浅谈国内外采摘机器人[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玉宛;基于并行计算的苹果采摘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2 贾伟宽;基于智能优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目标识别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顾宝兴;智能移动式水果采摘机器人系统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4 吕继东;苹果采摘机器人视觉测量与避障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5 刘继展;番茄采摘机器人真空吸持系统分析与优化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6 黄铝文;苹果采摘机器人视觉识别与路径规划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7 纪超;温室果蔬采摘机器人视觉信息获取方法及样机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8 李智国;基于番茄生物力学特性的采摘机器人抓取损伤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9 吕强;柑橘采摘机器人工作场景信息感知技术与路径规划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10 戚利勇;黄瓜采摘机器人视觉关键技术及系统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亚平;自主采摘机器人竞赛平台系统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珈慧;苹果采摘机器人移动平台机械系统的设计及仿真[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贺橙林;基于机器视觉的气动采摘机器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李敏;果蔬快速采摘机器人柔性负载刚柔耦合建模与仿真[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5 田丽芳;基于纯滚动转向的采摘机器人轮式AGV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6 王滨;猕猴桃采摘机器人目标果实空间坐标获取方法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李占坤;果树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江苏大学;2010年
8 赵庆波;果树采摘机器人控制与避障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9 苏帅;猕猴桃采摘机器人信息感知的基础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0 陈天宏;双目采摘机器人路径优化设计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95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095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