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型微纳光纤生物传感器研究
本文选题:光纤生物传感器 + 核酸传感器 ; 参考:《西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近年来,光纤生物传感的研究在疾病诊断、环境监测、药物开发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为了拓宽生物传感检测的途径,探索新的传感机制、研制新型的传感器件变得迫在眉睫。随着新信息功能材料-光纤的引入,现代生物传感技术又有了新的途径。光纤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抗电磁干扰、安全性好、生物兼容性强等特点,成为近二十年来发展最迅速的传感技术之一。实现基于光纤传感的高灵敏度、免标记、高特异性的在体生物医学检测,并且发展更多功能化、集成化的光纤生物医学传感器件,已成为生物传感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本论文以准马赫-曾德尔干涉型微纳光纤和单锥型法布里-珀罗探针式微纳光纤传感器为生物传感的载体,光纤表功能化生物修饰膜为识别原件,通过微纳光纤高灵敏度折射率的感知,结合特异性敏感膜极高的识别能力,将待测生物的信息转化为可解调的光波信号,并通过光信号的变化实现生物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另外,利用法布里-珀罗干涉型微纳光纤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生物传感的温度补偿。与传统标记类的传感器相比,本文提出的两类干涉型微纳光纤生物传感器并没有复杂的预处理过程,直接通过强的倏逝光场效应来感应待测生物样品和环境温度。传感探针结构灵巧、体积小、可靠性强,为高分辨、免标记、在体检测的生物医学传感器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研究内容:(1)准马赫-曾德尔干涉型微纳光纤DNA杂交检测研究为了实现免标记DNA互补序列检测,我们提出并制备准马赫-曾德尔干涉型微纳光纤传感器进行DNA杂交检测研究。DNA互补序列检测是通过将已知序列的DNA样品与被测样品中未知的目标DNA链高特异性杂交的技术。在此部分中,首先成功制备了准马赫-曾德尔干涉型微纳光纤传感器,将一段20mm多模光纤两侧分别接单模光纤,并将多模光纤火焰拉锥,使其直径接近10μm,其后再将拉锥过的多模光纤用氢氟酸腐蚀1分钟左右,去除其包层。我们使用吸附法将多聚赖氨酸与探针DNA分子层层吸附在传感器表面,成功制备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准马赫-曾德尔干涉型微纳光纤生物探头,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该传感器件实现了 DNA特异性杂交过程。此生物探头可探测浓度低至1μμM的目标DNA溶液,而且测量结果重复可靠。之后,为了证明此检测结果,我们进行了非互补目标DNA分子的非特异性杂交。此传感器不但可用于DNA的特异性识别检测中,也能用到其他微量生物分子例如抗原/抗体、生物细胞等领域。(2)法布里-珀罗干涉型微纳光纤传感器的研究为了实现微小尺度、检测,我们提出并制备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型探针式微纳光纤传感器,并检测了其对温度及折射率的响应。我们在单模光纤端面通过腐蚀熔接的方法得到一个直径为15μm的空气腔,光在经过空气腔内壁时会发生反射,空气腔后段的单模光纤进行拉锥,得到了锥尖直径为2μm的锐锥度光纤单锥,锥尖端面处的反射光与空气腔反射的光相互耦合,成功制备法布里-珀罗干涉型探针式微纳光纤传感器,并测试了微纳光纤探针光谱漂移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此光纤探针可检测很小空间中温度的变化,为检测生物相互左右中温度的变化提供了基础。实验中我们测试了该传感器的折射率响应,相对于温度变化,折射率响应并不明显,利用此折射率不敏感的探针式微纳光纤传感器,我们可以对生物检测过程中折射率变化时温度的影响进行补偿。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 the research of optical fiber biosensor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disease diagnosis ,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drug development . In order to prove the detection result , we carried out non - specific hybridization of non - complementary target DNA molecules . The sensor not only can be used in the specific recognition and detection of DNA , but also can be used in other fields such as antigen / antibody , biological cell and so on .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2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雅鹏,杨军,苑立波;光纤干涉型传感器原理及其相位解调技术[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5年03期
2 解剑锋,陈林森,胡元,陆志伟,沈雁,汪振华;干涉型激光直写技术用于光盘防伪[J];激光杂志;2003年06期
3 孟庆尧,赵勇,郑明;干涉型光纤应变传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光电子技术;2005年03期
4 穆佳丽;赵丹;邹伟金;傅继武;;基于半导体激光器自混合干涉的光纤温度传感模型[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0年09期
5 施清平;刘彬彬;郑桂波;安雪岩;张敏;;干涉可见度波动对PGC解调传感器结果的影响分析[J];电子世界;2013年14期
6 宋微微;;基于Matlab/Simulink的干涉型光纤检测系统仿真[J];舰船电子对抗;2007年02期
7 李长春,骆飞,,陶宝琪;埋入式干涉型光纤应变传感器[J];中国仪器仪表;1995年03期
8 肖文,张春熹,王涛,杨国光;混合去偏干涉型光纤陀螺系统研究[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1997年04期
9 张友能;王大文;丁莉;;分布式干涉型光纤振动传感器实验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14年03期
10 王元熙;;干涉型光纤传感测温计[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198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猛;倪明;胡永明;;一种干涉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王一丁;钟宏杰;梁路光;吕天全;;光纤生物传感器[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2年
3 李亚军;范翊;马保亮;;糖脂功能化聚双炔Langmuir-Blodgett薄膜光纤生物传感器[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闫玉华;徐运华;李世普;;检测胆固醇用荧光式光纤生物传感器研制[A];第九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CBMS-9)论文集[C];2002年
5 郭海涛;王陆唐;阮颖;孟义朝;黄肇明;;偏振干涉型Interleaver的研究[A];2002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南雷;冯莹;邓立新;魏立安;张俊;曹毓;;光纤生物传感器系统中光纤连接器的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王深琪;李世普;俞耀庭;;一种新型的检测胆固醇含量的荧光光纤生物传感器研究[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8 邵云亮;徐抒平;郑先亮;徐蔚青;;消逝场激发型LSPR光纤生物传感器[A];第十五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蒋立辉;张阳;张菲;;Mach-Zehnder干涉型光纤围界系统信号提取方案[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许雪梅;李维;刘茜倩;吴爱军;叶俊华;王华;吴建好;;光纤生物传感器及其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媛;基于时延估计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定位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闵;微型光纤干涉型氢气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邓立新;基于倏逝场的光纤生物传感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汪歆;改善干涉型光纤微弱磁场传感器性能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袁军国;分布式马赫—泽德干涉仪的原理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杨欣;神经性有机磷毒剂及农药的荧光光纤生物传感器的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2年
7 焦斌亮;Sagnac干涉型光纤电流传感器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8 孙丹丹;光栅型与干涉型微纳光纤生物传感器[D];暨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恺晗;基于双M-Z干涉型光纤振动传感器及其PGC解调技术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闫旭;干涉型光纤传感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3 任乃奎;基于多模光纤模间干涉的传感与解调特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年
4 郎金鹏;用于海底地震监测的光纤干涉型传感器解调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5 丘小祥;光纤传感系统偏振控制与干涉臂补偿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6 董沛君;高分辨率干涉型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都智刚;干涉型光纤弱磁传感器解调系统稳定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谢莹;全光纤干涉型温度传感器的研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9 潘黎;基于3X3耦合器的干涉型光纤麦克风的系统设计[D];安徽大学;2011年
10 阙如月;光纤干涉腔的飞秒激光制备及超声传感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10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11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