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多机器人智能协同作业M2M2A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5 20:30
【摘要】:针对社会发展需求和当前技术现状,提出了一个在工业上能实现自适应环境、人机共融组织和智能决策的多机器人协同作业的M2M2A(man-or machine-to-machine to actuation)解决方案.首先设计了人、智能中心、机器人和传感器等所构成的多机器人作业系统的结构体系及其组织形式.设计了C/S(client/server)和P2P(peer-to-peer)混合式的M2M通信模型,由C/S模型实现人-机控制类和状态类信息的远程传输,由P2P模型实现机-机状态类信息的共享.研发了机器人自定位、作业环境感知、避障路径优化、轨迹规划和运动控制等智能模块,实现机器人自主作业的执行操作.数据流将通讯模块、智能决策及控制等各个模块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开放式、模块化的M2M2A系统.设计了一个典型的协同装配作业多机器人实验系统,通讯模块实现了作业环境信息、机器人位姿或位置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机器人智能模块可以根据作业环境的变化,自我协调各机器人的作业时序,自适应地重新规划各自的路径或作业轨迹,最优地完成下达的作业任务.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urrent technological situation, a M2M2A (man-or machine-to-machine to actuation) solution for multi-robot collaborative operation with adaptive environment, human-computer inclusive organization and intelligent decision making in industry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of multi-robot operating system composed of human, intelligent center, robot and sensor are designed. A hybrid M2m communication model of C / S (client/server) and P2P (peer-to-peer) is designed. The remote transmission of human-machine control class and state class information is realized by C / S model, and the sharing of machine-machine state information is realized by P2P model. Intelligent modules such as robot self-localization, environment perception, obstacle avoidance path optimization, trajectory planning and motion control are developed to implement autonomous operation of robot. The data stream combines the modules of communication, intelligent decision and control, and constructs an open and modular M2M2A system. A typical cooperative assembly multi-robot experiment system is designed. The communication module realizes the real-time transmission and sharing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the robot position, posture or position information. The robot intelligent module can be changed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Self-coordination of each robot's job sequence, adaptive re-planning of the respective path or job trajectory, the optimal completion of the task assigned to the task.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2014B090920001)
【分类号】:TP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振喜;焦国太;邓光明;梁聪聪;;室内清洁机器人协作技术研究[J];机械;2010年12期

2 陈阳舟;王文星;代桂平;;基于角度优先的多机器人围捕策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3 蒋新松;国外机器人的发展及我们的对策研究[J];机器人;1987年01期

4 沈慧娟;袖珍机器人别动队[J];国外科技动态;2004年02期

5 孟庆鑫,魏洪兴,王立权,杨青梅,王岚;基于蠕动原理拱泥机器人方案研究[J];中国造船;2001年01期

6 程远;机器人软件编程方法[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孟庆鑫,王茁,王殿君,王立权,屠治国;“穿地龙”机器人总体方案分析与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丁滢颍;何衍;蒋静坪;;基于个性演化的多机器人自组织[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3年02期

9 张汝波,王兢,孙世良;具有环境自适应能力的多机器人编队系统研究[J];机器人;2004年01期

10 张飞,陈卫东,席裕庚;多机器人协作探索的改进市场法[J];控制与决策;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为人;周伟;王楷;苏士娟;;家庭清洁机器人自主充电研究[A];2010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长松;孙国林;韩胜利;;机器人料箱取件形式及控制方法[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孟正大;戴先中;;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的机器人柔顺性控制[A];江苏省自动化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04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陈天皓;钱成;谈英姿;;类人足球仿真机器人快速起身方法的实现[A];2007年足球机器人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薛慧婷;罗熊;胡海东;游美玲;邱新涛;;基于颜色特征的漂浮机器人三点定位系统[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五分册)[东南大学学报(增刊)][C];2009年

6 胡海东;赵清杰;;机器人的惯性/视觉组合定位方法[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七分册)[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增刊)][C];2009年

7 顾新兴;孙燕朴;冯纯伯;;一种新的双机器人协调路径规划方法[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8 陶军;高翔;周全;李晓亚;;利用自学习算法为机器人选择最优目标点的决策设计[A];马斯特杯2003年中国机器人大赛及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大川;张辉;季秀才;郑志强;;救援环境下基于激光传感器的机器人环境建图以及自定位[A];2007年足球机器人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淑慧;吴立成;袁海文;;一种水上行走机器人的模糊控制[A];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克 军;小小机器人军团[N];大众科技报;2003年

2 卢家兴;中科院研制出能应付复杂地形的机器人[N];大众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丽;基于虚拟力的多机器人化学源定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张世隆;抛投机器人翻转越障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仲朝亮;受生物启发的移动机器人空间认知及其导航[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东科;空间绳系机器人目标抓捕及抓捕后稳定控制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魏明生;基于低频电磁信号的管道清堵机器人定位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王玲;未知环境中基于相对观测量的多机器人合作定位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王宏;煤矿机器人激光雷达与惯性传感器导航理论及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8 李飞;湍动气流主控环境下多机器人气味源定位[D];天津大学;2009年

9 仲宇;分布式强化学习理论及在多机器人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10 李吉功;室外时变气流环境下机器人气味源定位[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帅;服务型机器人设计与前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戚树腾;基于激光测距仪的果园移动机器人避障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广保;大型复杂曲面的机器人研抛技术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贤;基于超声波测距的多机器人室内定位导航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杨晓晓;室内机器人单目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研究与实现[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4年

6 周子希;基于构建地图的手势控制移动机器人[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7 田青;Mecanum轮式全向机器人位置精确控制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李文玉;智能仓库系统多机器人任务分配问题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6年

9 武涵;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群机器人精确定位与编队控制[D];南京大学;2016年

10 郝爱锋;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机器人编队控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04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204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a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